第六章 家
原本李念是准备在吃完晚饭后,等到锻炼结束再洗澡。
无奈拗不过陈信的坚持,他只得先去冲了个澡,这才被允许坐上了饭桌。
“米价又涨了,涨了三分,现在是两毛八了。”陈信一边扒拉着碗里的米饭,一边闷声说道。
“又涨了?”李念听了,不由微微皱眉。
两毛八的米价看似一点都不贵,但实际上在外城区,绝大部分普通人一个月的收入不会超过30元。
并且现在这个年代,工作岗位稀缺,想找一份工作非常困难,许多家庭都只能靠一个人工作养活。
一般的三口之家,一个月差不多要吃三十斤左右的米,以现在这个米价换算,每个月在吃饭这一项上就要支出三分之一的收入。
而像他这样的武道生,饭量更是比普通人大许多,如果没有学校针对武道生的补贴,一般家庭甚至都养不起一个武道生。
不过让李念皱眉的不是这两毛八的米价。
以他现在的能力在吃饭这方面还是有保障的,这点从饭桌上还有肉就能看出来了。
他真正皱眉的是涨价这个情况。
这是自入夏以来,米价第四次上涨了。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从原来的一毛五,一路涨到如今的两毛八。
大米作为最基础的粮食,和一般的货物有着本质的区别,现在却出现如此频繁的上涨,这种情况极不正常。
“嗯。”陈信抿了口勺子里的汤,“我今天走了几家超市,几家超市全都涨价,涨得最厉害的一家直接涨了四分。”
尽管比李念还要小两岁,但今年已经16岁的陈信并不在上学。
因为她从小就患有一种罕见的怪症,情绪波动过大或者运动量稍微大一点都会导致昏厥。
就比如看电影因为悲情桥段哭了,就会哭着哭着就昏过去;再比如参加百米冲刺,跑不了几步就会倒在跑道上。
养父母带她去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医生,但都对这个怪症束手无策。
唯一知道的是她这个怪症属于贫血症,但远比一般的贫血症要复杂得多,无从治疗。
另外因为这个怪症的原因,陈信还对紫外线过敏,所以除了阴雨天气,她平时从不出门,也因此皮肤显得异常苍白。
“家里还有多少米?”
李念打算做些准备,以防某些意外发生。
这个世界太过危险,每一天都有各种意外发生,必须多做准备。
“喏,就那么多。”
陈信咬着汤勺,抬了抬头,用勺柄指向一个角落。
角落里放着一个米袋,里面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大米了。
“还有五斤左右。”李念估算了一下大概的斤两。
他每次买都是买二十斤一袋的米,所以很好估算。
“晚上我去弄几袋米回来。”
“好。”
陈信点了点头。
因为她身体的原因,买米这种体力活从来都是李念来做的。
“对了,记得帮我买下电池。”陈信挥了挥右手腕,手腕上戴着一个表,“回来才看到,又没电了。”
这是心率表,时刻显示她的心率。
当心率达到一百的时候,就会发出警告,提醒她停止运动。
而一旦心率达到一百四,她就会病发晕厥。
“行。”李念应下,记在心里。
“今天还遇到四楼的张婶了。”陈信用勺子在碗里搅拌着汤和米饭,“她又拉着我想让我入那个教,还要给你介绍对象。”
“不是告诉过你吗,看到张婶就躲远点儿。”
李念听到张婶这两个字,顿时就有些头疼。
陈信给了他个白眼,说道:“我脑袋后面又没长眼睛,哪能看到她从后面过来……”
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聊的都是一些没营养的家长里短,邻里琐事,还有李念在学校的一些事。
原本这个家里有四名成员,李念、陈信和他们的父母。
但在两年前,情况发生了变化。
两年前的一个晚上,也就是李念十六岁那年,养父母一起为他植入了那枚生物芯片。
而在植入后的第三天,两人就忽然消失不见,再也没有出现在过李念他们的面前,甚至连一丝消息都没有。
就像从这个世界上蒸发了一样。
对于养父母的感觉,李念除了感激之外,剩下的就全是好奇。
尽管养父母一直试图将他们自己伪装成一对普通夫妻,但李念从第一次遇到养父母的时候开始起,他就从两人偶尔不同寻常的行为举止中看出他们绝不是普通人。
两年前的那个夜晚,他们突然拿出了生物芯片这种东西,彻底印证了李念的猜测。
生物芯片这种堪称划时代的顶尖科技产物,怎么可能是普通人能够拿出来的。
李念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带着陈信来到这个偏远小城市,还选择外城区这种地方定居下来。
但他可以猜测到,养父母两人的突然消失,一定也和来到这里的原因脱不开关系。
这两年来,李念一直在尝试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寻找养父母两人的下落,但一直都毫无所获。
……
晚饭过后,陈信帮忙收拾完碗筷后,就趴在客厅的沙发上看起了书。
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陈信并不是一字都不识的文盲,在养父母的努力下,她的知识储备并不弱于同龄人。
李念则在厨房洗着锅碗。
因为有一次被陈信抱怨他什么家务都不干,就知道压榨未成年劳力,所以洗碗这差事从此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将厨房清理干净后,李念提起从学校带回来的背包,前往楼顶天台进行日常的锻炼。
来到天台上,李念随处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将背包扔在地上。
一直以来,他都是在天台上锻炼,因为家里空间实在有限。
外面的雨早已停了,也因为刚下过雨,此刻的天台上格外凉快。
简单做了几个基础的热身运动后,李念开始练习锻体十三式。
虽然是国家免费推广的基础武功,但并不意味着这套武功廉价和劣质,相反,很多人对锻体十三式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譬如周伟年就是其中之一。
用周伟年的话来讲,锻体十三式这套武功的动作极其简练,却能锻炼到人体近九成的身体部位,甚至能锻炼到内腑,简直匪夷所思。
能够创造出这种高度的武功,创造者在武道上的造诣已经达到难以想象的极高程度。
李念虽然已经将锻体十三式练到了大成,继续练也很难再有什么收获,但练武这件事从来都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武功一旦放下,身体素质很快就会倒退。
所以为了让身体一直都维持在最佳状态,他每天依然会练习锻体十三式。
正如它的名字,锻体十三式这套武功只有十三套动作,可谓非常简单,李念早已将这些动作记得滚瓜烂熟,练起来更是行云流水,顺畅自然。
要是有其他什么人站在这里看他练功,就会发现他的这些动作和如今中小学的第七套广播体操极其相似。
而实际上,国家为了推广锻体十三式,振兴武道,早就将各个中小学的广播体操替换成了锻体十三式。
不过成效却非常一般,只要上过学的人都知道,没有几个人会把广播体操做得多么标准,动作做得多稀奇古怪的人都有,要是这样都能练出什么效果来,那也太不讲道理了。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缺少师资力量,没有武道老师的帮助,没有几个人能自学成才。
李念一直练到全身都出现燥热感,才停止了锻体十三式的练习,接着从背包里拿出两个杠铃,开始锻炼起了双臂的力量。
就在这种枯燥的锻炼中,时间很快过去。
直到设置的闹铃声响了起来,全身大汗的李念才结束了锻炼,而这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
从不到六点半,一直练到八点半,除去休息的时间,总共锻炼了近两个小时。
这便是他的日常。
……
锻炼完一身汗的李念回到家,自然又是被陈信一阵嫌弃。
李念也早就习惯这丫头的态度了,完全不以为意。
去卫生间简单冲了下澡,换好一身衣服,向玄关处走去的他对陈信道:“我出去了。”
“别忘了我的电池。”
陈信还在沙发上看书,头也不抬地说道。
“知道,自己在家注意安全,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我又不是小孩子,用不着每次出门都说。”
陈信撇了撇嘴。
等到李念关上防盗门后,她才抬起头看了防盗门一眼,然后合上那本书,从沙发上慢慢爬了起来,穿上自己的小拖鞋,吧嗒吧嗒地来到了卫生间。
“臭死了。”
陈信一脸嫌弃地看着李念换下来的衣服,随即打开水龙头,拿出洗衣粉,最后再搬出小凳子。
就这样,卫生间里响起了搓洗衣服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