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初定桐心

第12章 渐熟5 身世

初定桐心 静玥残影 4018 2024-11-12 23:00

  段季桐和郑林鑫的采访约在滑板公园附近的咖啡店里。从店里,可以远远地看到滑板公园里,很多滑手在畅快地享受滑板的乐趣。

  “我大概十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滑板,到现在差不多16年了。滑板带给我的乐趣,一点都没有减少。”

  “你想过要做职业滑手吗?”

  “当然。只要是真心地喜欢这个运动,都想将它作为职业。我曾经也以这个为理想。但是现实是,家人更希望我走传统的初中、高中、大学、就业的人生道路。我还记得,那时候为了不让父母反对我玩滑板,我每天非常努力地学习,让成绩始终保持在前列。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滑板运动更多地被视为街头文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动。尤其是,在中国没有滑板文化的历史沉淀,很多家长对这项运动抱有抵制的态度。而且想要以滑板作为职业,生活太难了!即便我有一腔热血,也抵不过现实残酷。”

  “我知道你现在还有滑滑板,对你来说,滑板是什么?意味着什么?”

  “对我来说,滑板是一个梦想,不能实现的、有些遗憾的梦想。要说滑板对我意味着什么,我觉得是一种精神,坚持的精神。那些高考前备考的日子、创业期间艰辛的时光,包括现在偶尔的不如意,都有滑板陪着我。每次滑起来,我就可以将所有的烦恼都忘却,然后脑子里只记得自己是怎么样坚持玩滑板到现在的!摔过,受伤过,灰心过,但是我都坚持过来了。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会去通过滑滑板,让自己走出低谷。”

  “你对国家滑板运动的环境,以及滑板产业怎么看待?”

  “坦白说,近年来,滑板运动逐渐被接受,年轻的家长也不像以前那样排斥孩子学习,但是整体来说系统地培训、教学还是比较欠缺的。还有就是,我提到的,作为职业,生活压力太大。至于产业嘛,整个羊城又有几家家专业的滑板店呢?我自己买滑板,大都是买进口的部件,然后自己组装的。”

  采访结束后,段季桐和郑林鑫聊了一些别的话题。

  “对了,听说段记者也玩滑板?”

  “听说?听谁说的?”

  “哦,偶尔听吕小姐提起过。”

  段季桐点点头,这两人还真是经常“偶尔”。“是呀,不过我滑得一般。”

  “你是自己学吗?”

  很平常的一句话,却让段季桐愣住了,直到郑林鑫叫了她几声才回头神来:“啊,我以前跟着朋友学的。时间不早了,我就先走了,耽误您时间了。”

  “没事,希望能帮得上忙。”

  离开咖啡厅后,段季桐联系了郭燕,得知她那边采访也很顺利。“回头我把这部分整理好,由你来主笔吧。”

  段季桐完成了关于郑林鑫的采访,将内容交给郭燕后,就没有再管后续的事情。

  5月31日,吕诗佳回到家里,就看到段季桐坐在客厅的地上,趴在茶几上忙碌着。

  “桐桐,你干嘛呢?”

  “你回来了!我没做饭,凑合着煮泡面吧。”段季桐头也不抬地继续忙碌着。

  “哦,不打紧。”吕诗佳走进段季桐,看到她正在埋头写明信片,“对哦,明天六一了。”

  “是啊。我跟主编请了假了,明天就不回去公司了。”

  “你还真是……从认识你到现在,每年都会去。从来没有落下过。”

  “我平时忙,去看他们的机会也不多。六一,毕竟是他们的节日。”

  6月1日,儿童节。一大早7点不到,段季桐拎着装着明信片和小礼品的袋子,便出门了。搭地铁、换公交,辗转了差不多2个小时后,段季桐终于站在了羊城临市下辖县的一家名为“天使之心”的儿童福利院门前。

  这世界上,有一种缘分叫做在不应该会碰到的地方见到。此刻,伍定初的心里就是如此。

  原本,他一直在剧组拍戏。就在两周前,廉城突然打电话说是品牌方在六一节当天要到福利院去看望孩子,捐善款、捐物资。希望作为代言人的伍定初能够配合。恰好同剧组的好几个演员都在这一天都看望儿童的安排,伍定初就同意了。

  距离捐赠仪式还有一段时间,伍定初就在福利院里转转,了解下情况。没成想,他不过在走廊里随便走走,居然就看到了户外的广场上,段季桐陪着一群小孩子在玩滑板、跳皮筋、踢毽子。

  “伍先生,您在这里呀!仪式快开始了,我们回去吧。”说话的是刚刚与伍定初见过面的刘副院长,是专门来找伍定初的。

  “刘副院长,那位是你们的护工或者志愿者吗?”伍定初指的正是段季桐。

  顺着伍定初的手,刘副院长看到了段季桐,她笑着摇摇头:“那是桐桐,算是志愿者吧。”

  “算是?”伍定初诧异地挑眉,什么叫算是?

  “桐桐就是我们的孩子,经常回来。跟其他有组织的志愿者不一样。”

  “你们的孩子?回来?”伍定初感觉自己似乎开启了不得了的盒子。

  “是呀,桐桐是我们福利院的孩子。她从小就在这里,高中之后开始住校的。像桐桐这样,经常回来看看孩子们,还每个月给福利院转账捐款的孩子,真的不多!很多从我们这里离开的孩子,之后就都不联系了。当然,我们也没想过孩子们一定要回报之类的,毕竟我们也是国家设立的公益性福利院……”

  刘副院长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伍定初的耳朵里却只剩下那句“桐桐是我们福利院的孩子,她从小就在这里”。定定地看着与孩子玩乐的段季桐,伍定初很难想象她居然是孤儿,在福利院长大。

  “刘副院长,你们这里有个叫裴俊的孩子吗?今年大概30岁左右。”

  “没有。我们福利院成立时间都不到30年呢。最大的孩子就比桐桐大2岁,今年也才26岁。”

  “哦,是吗?”伍定初发现段季桐身上的秘密还挺多,先是裴俊,现在又是孤儿。

  “伍先生,我们走吧,快开始了。”

  “好。”再回头看了眼段季桐,伍定初才跟着刘副院长去参加活动。

  段季桐完全不知道伍定初看到了她,一心一意陪孩子在广场上玩耍,直到护理员过来说热心企业代表捐赠仪式后,会去参观孩子们的宿舍,让孩子们都先回去。

  “桐桐,最近怎么样?”说话的是福利院的护理部长,张蕊。

  “还行,跟平常差不多,不算忙。”虽然孩子们都跟着护理员离开,段季桐还是笑盈盈的,“每次来这里看着孩子们快乐的生活,我就觉得心情特别好。”

  “也就是你了,这么多年,还记得常回来看看。说起来,福利院对你其实做的并不算多。”

  “蕊姨,你说什么呢?要不是福利院,我怎么活到现在,还有机会上学、有份好工作呢?知恩图报,人之常情而已。”

  “可是你不要太辛苦,你知道……”

  “我知道的,您就不要担心了。今天怕是会有很多热心人士来福利院吧,我就不多待了。”

  “好。那你路上小心。”

  “嗯。帮我跟院长妈妈问好。”

  段季桐走到“天使之心”大门口的时候,远远地看到一群人在福利院里参观,周围跟着不少记者。隔着老远,都听得到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声音。虽然对这种在节日才做的面子工程不太恭维,但段季桐到底还是感激还有人惦记着这里的孩子,让他们不至于从小就只感受到孤独和寂寞。

  六一之后没几天,关注新闻推出了滑板专题报道。不知道是否得益于伍定初的人气,亦或者郑林鑫这个IT界后起之秀,总之专题报道阅读量非常好,同时推出的副刊销量也非常可观。

  “小段,我去给孟先生送一下样刊。郑总那边就交给你了。”郭燕在副刊推出后,提出了要去送给采访对象的建议。

  “好啊。”段季桐原本想自己去送,奈何主编交给她写全市体育发展进程的专稿任务,实在抽不出空。连郑林鑫的样刊她都交给吕诗佳去送了。

  在查资料、跑采访,头发都快被段季桐抓掉一大把的时候,终于完成了专稿的任务。而一看日历,端午节又快到了。

  “桐桐,端午假有安排么?要加班么?”

  好不容易完成了工作,累成狗的段季桐一进门就看到吕诗佳笑容满面,只看得她全身发毛:“你干嘛笑得这么…恶心?”

  “什么嘛?人家是关心你。”吕诗佳不满地推了段季桐一下。

  段季桐夸张地抱了下胳膊,表示感觉恶寒:“你这么说更加……唔唔……”话未说完,就被吕诗佳捂住了嘴。

  “你还说!”

  “好了好了。”闹够了,段季桐拉开吕诗佳的手,“我没安排,也不加班。”

  “那正好,我们一起去欢乐世界度假区吧。”

  “欢乐世界?那么奢侈!门票好几百,不住一晚又对不起去一趟。住一晚得一两千吧。我们俩去玩一趟,还不得三四千呀!”

  “不是呀,不用花钱的。”吕诗佳说出这句话后,停了一会儿,才磨磨唧唧地继续,“因为有人请我们去。”

  “请我们?谁这么大方呀?”

  “那个…郑…郑林鑫!”

  “哦……”段季桐的表情和语气颇为意味深长地,“原来是这样呀!不过,人家是邀请你吧,我去当电灯泡呀!”

  “什么电灯泡呀?他也不是只邀请我,他说我可以带你一起去的。”

  “哈?”这下轮到段季桐惊讶了,“他说可以带我去?这什么操作?为了让你放心答应去,还是想曲线救国?”

  “你说什么呢?乱七八糟的。到底去不去?”

  “你想去么?你想去就去,你不想去就不去。”

  “端午那天一早7点出发,他开车来接我们。在那边住一晚,记得带换洗衣服。”吕诗佳吧啦吧啦说完,扔下一句“我去洗澡”,就逃进了浴室。

  段季桐摇摇头,总算得空在沙发上上休息下了。郑林鑫会让吕诗佳带上她,大抵是怕吕诗佳拒绝吧。“也好,多考察下也不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