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学识渊博秦爷爷
跳远测试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直到半小时后,方才完全结束。
最终,秦安东看着跳远成绩列表,感觉能算得上有跳远天赋的只有寥寥五人。
苏烈,6.85米。
赵冲,6.18米。
吴云东,6.02米。
李华,5.49米。
铁世雄,5.25米。
秦安东稍稍一回忆,便发现这五人的名单有些眼熟,不正是先前进行百米二轮测试的五人嘛!
苏烈是跳远天赋卓绝之人,百米速度极快,跳远成绩得第一倒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至于赵冲和吴云东,这二人是体校出来的,本身百米速度也还不错,多半也接受过系统的跳远训练,能跳出6米以上的成绩倒是并未让秦安东感到吃惊。
李华和铁世雄这二人的跳远成绩才是一个百米不错的素人应该有的正常实力。
抛开跳远技术不谈,跳远成绩与百米成绩有显著相关性。
这排名很符合现代运动学理论。
至于其他学生嘛……
在跳远运动方面,都是天资平平之人,跟苏烈这五人一比,差了许多,最远的也才跳了4.7米而已,完全被碾压,甚至还有几人干脆是踩着踏板就直接冲进沙坑,连起跳都没能做到。
秦安东只是略一思索,便看穿跳远成绩排名背后的原理,随后照着跳远成绩表大声宣布:
“苏烈,跳远成绩6.85米,排名第一,达国家二级水平。”
“赵冲,跳远成绩6.18米,排名第二。”
“吴云东,跳远成绩6.02米,排名第三。”
“以上三人,在此次暑期试训过程中暂时以百米短跑为主项,以跳远为兼项,若在后续测试中测出其他更卓越的专项运动天赋,则可修改兼项。”
“其余学生若是想以跳远为主项,则必须在跳远专项上击败这三人。”
“大家现在有什么疑惑或者质疑都可以随便提,关于百米和跳远的都行。我会当面为大家一一解答。”
秦安东能明显感觉到学生们经过两项测试之后,似乎显得有些疲惫,不再适合继续进行后续的测试,便决定现场答疑,增加小伙子们对竞技运动的认知。
答疑时间到了。
此话一出,倒是让苏烈这群学生精神一震。
事实上,即便是经常跑5000米的苏烈也感觉先前的百米和跳远测试有些消耗体力和精神,让他的竞技状态有所下滑,一听到秦老爷子要现场为大家解答疑惑,心头顿时松了一口气。
还好!
接下来应该没什么测试了!
可以好好歇一歇!
就在苏烈松了口气,往地上一坐时,突然看到一个学生从人群中跳了出来,大声向秦安东询问:
“秦老师!我是李华!我心头一直有个疑惑,就是刚才在跑百米的时候,那位喊口令的王涛老师一直在喊‘各就位’,‘预备’,然后鸣枪。”
“可我的初中体育老师一直都是喊的‘各就各位’,‘预备’,最后鸣枪。”
“这二者谁对?谁错?”
李华当然要跳出来问,就因为刚才连续两次都听到与初中完全不同的口令,导致他百米起跑的时候始终慢了一拍,没能跑进前三名,最终连把百米当做主项训练的资格都没拿到手。
他心头自然有些不服气,觉得不是自己的硬实力不够,而是被喊口令的王涛老师给耽搁了发挥。
十五六岁的少年,心有不平气,一旦抓住机会,自然要宣泄一番。
说话之时,李华正用一种锐利的眼神看着秦安东,仿佛对方说不出个所以然,他便要发难似的。
人群中,有好几个学生听到李华问出的问题都是眼神一亮,显然,他们也有相同的疑惑。
秦安东看着李华,心头略有所思。
这个小家伙!
看起来好像很不服气的样子!
不过,他问出的问题倒是挺典型的!
似乎也有不少其他学生对此感到疑惑。
这个问题,必须要给出正面回答才行!
随即,秦安东回忆了一下自己以往看过的文献,微微构思一番,笑着解释:
“实际上,‘各就位’与‘各就各位’是无所谓对与错的,只是规范和不规范的区别。”
“因为‘各就位’和‘各就各位’两种口令都是从英语‘on your marks’翻译而来,表达了同一个意思。”
“只是我们华夏田协历年来发布的《田径竞赛规则》一般采用‘各就位’口令,在国家级,省市级等正式比赛中一般也使用‘各就位’口令。”
“与之相对,非体育相关专业人士所编撰的多种中小学体育教材反倒喜欢采用‘各就各位’口令,这就使得‘各就各位’口令在国内非体育专业出身的中小学体育老师口中传播甚广。”
“进而导致‘各就各位’口令多见于中小学校运会,校际联赛等级别相对较低的非正式田径赛事。”
“除此之外,现在中小学体育老师群体中有体育专业出身的,也有非体育专业出身的,甚至不少中小学体育老师是直接由班主任充当,从而造成中小学范围内,‘各就位’和‘各就各位’口令并存的现状。”
“这也是为什么不同学校毕业的中小学生印象中的百米起跑口令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而我们友谊中学全体体育老师都是采用华夏田协最新发布在1998版《田径竞赛规则》书籍上的正式口令。”
“李华同学!秦老师这么解释,你能够理解吗?”
“若是你内心还有疑惑,老师我可以借你一本1998年华夏田协发布的《田径竞赛规则》书籍,那里面有具体的百米起跑口令,相信你一定大有收获。”
原来如此!
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
李华在听完秦安东的解释之后,似乎完全解开了自己内心的疑惑,对着秦安东大声道谢之后,又转身回到学生群中,将自己伪装成小透明,一点儿都不突出。
苏烈在一旁听的倒是兴致盎然,觉得刚才秦安东老爷子的解释十分有趣。
原来有些初中和小学的体育老师是由班主任直接充当的呀!
这倒是让苏烈涨了些许见识。
除此之外,苏烈对于秦安东老爷子提到的那本1998版《田径竞赛规则》产生了一丝丝兴趣,或许可以抽空找秦老爷子借来看看。
对了!
我自己不是还有跳远仰角相关的问题要问嘛!
差点儿就给忘了!
想到这里,苏烈立马从地上跳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大声向秦安东请教:
“秦爷爷!先前跳远的时候,我曾在脑海中将跳远运动的轨迹看做是一条斜抛线,发现只需要我起跳时的仰角在45度,便能跳出当前身体条件下最远的距离。”
“可是,我在上次试跳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起跳仰角最多也只有20来度,离45度相去甚远。”
“您能否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秦安东一听,脸上露出一丝讶然,显然对于苏烈问出这个问题感到颇为吃惊,他没想到眼前的小家伙才刚刚练跳远,便开始思考如此深奥的问题。
这小子!
果然是个跳远天才!
问的问题都与众不同!
这问题可不是谁都能问出来的!
一般只有系统训练很长一段时间的体育生或者体校生才会有此疑惑。
显然!
苏烈这小家伙走在了其他同龄人前面!
秦安东心头闪过一丝喜悦,随后用力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才语重心长道:
“小苏啊!这个问题有些难度!目前单是研究这个问题的论文便有无数篇,现在我就是从头到尾解释给你听,你也完全听不懂!”
“不过!我可以先简单解释个大概!”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跳远的确是一种典型的斜抛运动!该运动的水平射程就是运动员的跳远成绩,它等于运动员自身的水平分速度与飞行时间,也就是滞空时间的乘积。”
“然而!现实情况中,运动员的水平分速度与飞行时间是相互制约的!”
“力学计算表明,当运动员起跳角度为45度,的确能跳得最远,但那也只能是存在于理论中,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一种理想状态。”
“即便是一个高明的跳远运动员在踏板上起跳的时候,若是想要达到45度理想起跳角也必须保证其自身垂直向上的分速度与水平分速度完全相等,然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跳远运动员助跑的水平速度高达10米/秒以上,垂直向上的分速度却怎么也达不到这个数值。”
“倘若一个运动员想要利用牺牲水平速度的办法强行提高垂直向上的速度,以达到所谓的45度理想起跳角,就有些得不偿失了,那样他可能会跳很高,但绝对跳不远。”
“一般来讲,一个人想要跳很远,就必须充分利用助跑获得较大的水平速度,同时,他起跳的水平速度往往比垂直速度大一倍左右,起跳角度差不多在17度到25度之间。”
“每一位跳远运动员因其自身最大水平速度不同,从而导致他的最佳起跳角度也不尽相同,并且最佳起跳角度会随着他训练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并非一成不变。”
“这也是每一位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要持续进行系统训练的重要原因。”
“小苏!我这么讲你能听懂不?”
“若是听不懂,也不要紧,以后多跳一跳,多尝试尝试,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最佳起跳角度。”
呃……
秦爷爷!
我听倒是能听懂!
简单来讲就是一句话,跳远运动员在踏板处起跳瞬间的水平分速度远大于垂直向上的分速度,进而导致运动员的最佳起跳角不是45度,而是随着水平分速度和垂直向上分速度数值的变化发生相应变化。
就是您老人家这解释明显有些让人费脑细胞啊!
按照您老人家所讲,这还是简化版的运动学理论解释,真不知道那完整版的运动学理论解释会是什么样子。
只是稍微放开一想,苏烈便感觉头皮发麻,不敢继续深思。
随即,他转身向四周看了看,发现其他学生都是一脸茫然的看着秦安东,显然刚才老爷子的一番解释让这些人一头雾水。
这一刻,学识渊博秦爷爷的形象深深印在了苏烈脑海中,同时也印在了其他学生的脑海中,让大家对于眼前这个老头打心底里生出一丝敬畏。
那是少年人对科学运动体系的敬畏。
这一点!
非常重要!
这也是秦安东为什么要当着所有人现场解答疑难问题的根本原因。
他骨子里本就是个爱讲科学,讲道理的老顽童,思想相当开明,时常翻阅国内外最新田径训练理论,用以完善自己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而且,
秦安东并不打算靠着田径队主教练的身份压服所有人。
他要高举科学运动理论体系的旗帜,用科学指导运动训练,带着眼前这群小家伙奋勇向前,一步步提升运动水平,争取在未来数年内培养出一两个能走出亚洲的世界级田径运动员。
这是他一生的执念,一生的追求,也是他到了60岁仍然活跃在一线的根本原因!
甩了甩脑袋,秦安东从沉思中醒来,对着一群学生继续询问:
“大家还有没有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