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宋朝最大地主
韩琦这么一提,赵构突然想到了一非常重要的问题。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朝土地都集中到了地主阶级。
但如果不算阶级,只是单单算一家的话,谁的土地最多?
千年世家程家?王家?
还是孔圣家?
都不是。
就是皇家。
皇家才是天下最大的地主。
有人可能觉得家天下,皇帝的土就是国家的地,国家的税就是皇帝的钱。
其实在家天下的封建时代,国库的管理和现在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除了国库,还有一个是皇帝的“小金库”,如果把国库称作“外库”,那么皇帝的小金库就称作“内库”。
别小看这两个库,它们的变化有时候决定着王朝的兴衰。
最典型的当属于明朝皇帝。
因为后期皇权被文臣集团绑架,从万历以后再没有哪个皇帝有能力跟文臣做对。
要知道宋和明的情况其实是非常相似的。
那就是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朝收不到什么农业税了,把目光放到商业税上。
不只是收税,自己还在汉朝盐铁专卖上加了许多项目。总之什么赚钱,我大宋都要干。
这才让宋朝的国库年收入可以过亿。
一个国家实力拼的就是综合国力,不管如何,宋朝的综合国力其实就是这个世界的第一。
可惜皇族懦弱。
到了明朝,皇帝是很刚强了,可惜也许是朱元璋本人出身太低,导致后世子孙的眼介都非常低。
全被士儒忽悠瘸了。
虽然朱元璋吸取了宋朝的教训,但是基本上属于一杆子全打翻。
宋朝取士太多,明朝官员就非常少。
宋朝公务员工资高,他就低。
宋朝无论王公还是贵族,爵位都不世袭。皇帝除外,还有孔家除外。
宋朝收商税,明朝就降,到后面基本就收不上来了。
还美其名曰不于民争利。
明末郑家收东南沿海保护费一年上千万两,大明崇祯家的国库都能跑老鼠了。
但就是不收商税,还是要收没有土地的老百姓税收。
明朝也有聪明的皇帝,他们发现文官不会帮自己的办事,于是就培养太监,让他们帮自己赚家,而这个钱是不进国库的。
那是私钱,内库。
山川林泽税、盐铁税、榷场税等,这路子就跟宋朝皇帝差不多了。
但是这是皇帝的私事,也管不了,最多只能骂骂。
所以明朝皇帝中不中用,就看他们怕不怕骂。
崇祯其实是最好面子的皇帝,最怕骂,所以一上台就把东厂撤了,同时失去的也是自己的钱袋子。
做这些只是为了博一个美名。
赵构当然不是崇祯。
而且宋朝皇家做生意已经成了惯例了。
这也怪赵光义开的好头。
因为他的大举开科,没多久,宋朝多土地就被地主兼并完了。
赵光义也发现税难收了。
所以他给官员的考核最主要的就是税收。
另外就是加重官营的比重。
比如汉朝时就流行的盐铁专营,他觉得不够,蚕丝,盐铁,茶叶,布匹那都是国家垄断专营。
有许多人喷过,赵光义的这个做法,说是丧心病狂到了极点。
赵光义“车神”可以说政治军事没有什么建树。
可是怪就怪在这点,明朝的皇帝一天天都在想着打仗,可是宋朝皇帝,天天就想着赚钱。
基因很强大。
赵光义成了一个机构,叫做‘博买务’。
干嘛用的呢?用于收购民间物产的机构,就是收购农民的农副产品,不准农民私人买卖交易,否则就是犯罪!
也不是不准私自经营,你扶持办理经营许可证就可以了。
而且类别还分的很细。
盐有盐引,茶有茶引,卖布有布引。
是不是感觉很眼熟?
没错‘博买务’已经具备了现代工商局的特性。
而且国家收购,提高了手工业才的积极性。
对于经营的管理也让宋朝能够更好的收到商税。
因为哪家做生意,那都是有营业执照的,你没有执照,那就是非法。
再加上大量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手工业不缺人手。
这不就是后世袁神农解放了大批农民,刚好又碰到了改革开放,这1+1的威力远远大于2.
而北宋也是如此,宋朝的GDP高到了什么地步呢?
大宋GDP占到了世界的60%以上!!!
当然还有更夸张的说达到了80%。
但就是60%,不要说辽国,就是辽、西夏、大理这些宋朝周边所有势力加起来按道理都不是宋朝的对手。
可就是一个都打不了,谁的问题,就是皇室的问题。
你看宋神宗,只是稍微奋发了一点,王安石就给他拿下了陇右,这可是近西夏一半的领土。
这也是宋神宗为什么庙号神宗,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
为什么宋朝那么多党争,皇室都会参与其中。
皇室才是最聪明的,无论新旧,哪方输了,他都有利。
比如王安石。
宋朝喜欢大赦天下,但封建王朝也最喜欢抄家。
这里就包括土地。
细看王安石变法就知道了,其实皇室才是最大的阻碍,因为皇室才是最大的地主,看看史书记载的。
说股反对力量得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神宗皇后的支持。
虽然没有提宋神宗,但是可以好好想想就知道了。
所以司马光才敢为了反对而对。
不管对错,这做法想到了谁?
秦桧!!!
是那么相似,都是做了皇帝的刀。
但又不甘心,所以就用了让人看起来很无脑的手法,什么“莫须有”这种罪名都能编出来。
明面上看是秦桧非要弄死岳飞,但实际秦桧是想表明,你看我这样陷害皇帝都不管,他是白痴吗?
不是,那么你们想不明白吗?就是皇帝要弄死岳飞。
这件他必须干,可是他又不敢明说,于是就用这种看起来愚蠢的方式。
像这样的做法清末的李鸿章可以说是代表人物。
清末许多卖国条件都是他签订的。
可是他在条约上签名只有一个字。这个字还是个繁体字连,估计连老中医都不认识。后来人们才得知,这个字是肃字。
李鸿章签订条约不是自己本愿,这一个字就可以表达出他的无奈。如果他用自己的名字签字,那么卖国就是他一个人的过错,但他不是自愿的,所以他用了自己封号中的肃字表达签订这个不平等条约是朝廷的意思,是与自己无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