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朕,就是亡国之君!

2、张恒俭

  想要拯救大周,首先搞清楚朝中的状况。

  虽然现在危机四伏,但还没有到必死之局。

  当然了,若不是怕留下骂名,周正朗早就学大明朝崇祯皇帝那样随便找个地方吊死了。

  这是最开始的想法,可却不敢真的这么做。

  仔细梳理了一番,将朝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写了下来:

  现在朝中文物百官分为三派。

  一则是由一品大臣刘尽忠为核心的江南派系。

  另一个则是由王安石为核心的淮西派。

  还有一个则是由内阁杨奇为核心的中立派。

  如果前两个是派系的话,最后面的只能算上左右逢源的可怜人罢了。

  现在朝野中,两个派系斗得水深火热,双方都彼此不对眼。

  当然了,这样的结果可能是所有皇帝都想看到的。

  毕竟,朝廷之中是这样的环境,也算是可以掌控的。

  两方争斗,总比一方独大要好上许多。

  这或许便是江南之事任由发展的主要原因。

  说起来也是可笑。

  想当初永文皇帝周洪康,竟然搞出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甚至对文臣们随意打压武将的事情不闻不问。

  还令锦衣卫制造各种冤假错案。

  永文十八年来,因为贪污军饷、欺压百姓等等理由被斩首、罢官的将军不下二十多人,武勋们被抄家灭族的更不在少数。

  一个武勋的后代,竟然行起了弃武从文之事来,这是何其的荒唐!

  而原主的父亲周仁寿,之所以从南方千里迢迢的把齐王调过来也是因为此事,就是因为朝中无一可用之将!

  大周之所以变成这个样子,和原主的爷爷的国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治理国家是靠文臣,这点没错,但是你首先得有着完全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来保证,这样你的国家才不会乱,才能保证你对这个国家的绝对掌控。

  由尤其是在外各地还有着许多藩王,若是他们造反你又该如何应对?

  总不能靠朝中的那帮子文臣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去感化他们吧?

  当然了,就朝中的这些个文臣们,你让他们耍耍嘴皮子还可以,真要让他们干点正事…

  呵呵。

  当然了,他们还有一个本事—要钱。

  永乐二年,浙江等地大水,当地官员们向朝廷求援。

  永乐四年,胡人入侵边疆,甘肃等地的官员也是要钱。

  一是安抚受害的百姓,二是组织构建防御力量。

  这个防御力量打永乐第二年就开始要构建了,建了三年银子没少给,就是一个胡人都没防住。

  这也是通过记忆得知,他们曾经给过这样的军报:

  胡人,善于骑马,来之不晓追又恐埋伏,索性城内并无多少伤亡,也只是抢了些粮食。

  也难过周仁寿要御驾亲征,刚到了平凉就杀了这么多人。

  估计他就怕齐王放不开手脚,才会一同前往的吧。

  还打着为原主扫平一切障碍的口号,这还真是父爱如山啊…

  杨奇。

  看到这个名字周正朗陷入了沉思。

  能作为三朝元老,而且被周仁寿指定为首辅,定不是一般的人。

  只可惜这个家伙大多数的时候也都是左右逢源,并不算的上是皇家的人。

  或许,局势能在他身上打开也不一定。

  就在他陷入沉思之际,门外的小太监推开门前来禀告。

  “太子殿下,北镇抚司指挥使张恒俭到了。”

  周正朗闻言后点了点头说道:“让他进来吧。”

  “是。”

  小太监闻声后走出殿中,看着张恒俭说道:“张大人,进去吧。”

  张恒俭闻言向他点了点头笑道:“辛苦小公公了。”

  张恒俭迈进殿内,在距离他六七不时停下跪在地上道:“臣锦衣卫指挥使张恒俭拜见太子殿下。”

  周正朗闻言后点了点头说道:“起来吧。”

  “谢太子殿下。”

  张恒俭闻言后起身,望着周正朗不说话。

  周正朗也在打量这个身高约一米七八左右长相也倒清秀的汉子。

  本来听见太子的招呼,张恒俭内心就一直在犯嘀咕,不知道叫他所谓何事。

  眼瞅着进了殿中看到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一直在打量着自己不说话,内心则是有些慌乱。

  “你锦衣卫平日里都在做什么?”

  打量完以后,便是看向他淡淡的问道。

  张恒俭听到这话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太子殿下为什么这么问?是不是对我们锦衣卫不满了?

  这该怎么说?

  我们锦衣卫平常没啥事,就是在外瞎逛,维护维护治安啥的。

  这也不能怪我啊。

  最开始锦衣卫指挥使设立是纠察文武百官,搜集罪证,基本上把文官都得罪光了。到了永文年间,帝皇又让搜查武将,这下又把所以的武将给得罪光了。

  直到永乐皇帝上位后,又似乎有意抬高武将的地位,对锦衣卫却是不管不问。

  这可就难办了。

  文臣有势不好监视,武将得势又不能得罪,也就只能摆烂了。

  所以他平日里在朝内也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哪一方。

  周正朗看着他不说话,内心很是纳闷。

  是不是我问错话了?

  “你们锦衣卫还有多少人啊?”

  听到这里,张恒俭不敢在沉默下去便是开口说道:“锦衣卫,京城有名为一百三十八人,暗卫四十八人,各省州县共两万八千七百四十三人,暗卫共五千七百六十于人。”

  这个回答属实让周正朗一惊。因为他一直以为锦衣卫只是在京城之中有,不曾想全国各地也都有锦衣卫。

  想想也是,这锦衣卫就跟他那个世界的纪检部门差不多,各地都有也不足为奇。

  周正朗看着他问道:“你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对锦衣卫掌握多少?”

  张恒俭闻言后先是一愣。

  这他么就更没法回答了啊。

  因为早在永文七年,内阁大臣刘尽忠就把他的女婿安排到了锦衣卫之中,如今已经成了锦衣卫副指挥使。

  而且平日里自己也是不怎么过问锦衣卫的事,这大小事务基本上都是他管。

  可这要我怎么回啊?

  周正朗看着他又不说话便是脸色不太好看。

  问他三句两句不回,这个人有问题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