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首先向参会的其中一个诸侯开了刀,邾国。
这次邾国挨齐国的揍,除了邾国积极参加断道盟会外,齐国还真正搞了场师出有名。
因为邾国自认为已经加入了晋国为首的中原诸侯联盟,苦胆顿时肥了几两,公然向有着矛盾的邻国鄫国发起进攻。
鄫国国君指挥军民奋勇抵抗侵略,怎奈实力不如人,在武装到牙齿的邾国侵略者面前,鄫军被击败,鄫国国君战死殉国!
中原的事务,由你晋国在,寡人不敢多管。但山东这片土地,几时轮到你邾国横行了?
齐顷公一声令下,打着替鄫国复仇的口号,亲自组织齐军杀奔邾国。
如果说,邾国在鄫国面前算是母老虎,那在齐国面前就是纸老虎。
在齐军的打击下,邾国被打得北斗转南,遍体鳞伤。
鲁宣公吓得小心脏都快崩出来了,这个时候如果齐军乘胜侵犯鲁国,鲁国哪什么来抵抗?
说起鲁国的军事实力,本来算是有三军,但根据周朝礼制,你设三军得向周王室进献三军的贡奉。
再说,养着三军,需要多少银子?
鲁国由于连年遭受灾害,国穷民贫,无力供养三军,就裁撤成了两军。
而且这个两军的战斗力,完全不能跟鲁隐公、鲁庄公、鲁桓公时代的鲁军战斗力相比。
从军事力量上讲,鲁国完全是三流诸侯,与曹国不相上下。
但与周边的几个大点诸侯比,如郑国、宋国、卫国完全不在同一个档次。
如果跟强大的齐国相比,那根本就是小鸡与老鹰的比较。
既然没法抵抗,那得快找强援!
鲁宣公一边命令鲁军赶快从杞国撤军,一边紧急召开君前会议。
这世界上也就两个国家可与齐国一战,那自然是晋国与楚国。
围绕着如何应付可能到来的国家危机,鲁国朝堂分成了两种意见。
一种是以季孙行父、仲孙蔑、叔孙侨如为代表的三桓意见,继续向晋国求援。
第二种意见当然是向楚国求援。
这也是公孙归父见季孙行父提议向晋国求援后,故意与季孙行父唱的一出反调,而且也是相当有道理的。
只见公孙归父振振有词,对鲁宣公道:“主公,晋国刚刚与齐国在阳谷实现了和解,晋军刚撤回国,此时求晋国,求个毛线啊?
臣请求出使楚国,定搬得楚国救兵!”
鲁宣公想想也是,立即命公孙归父出使楚国。
公孙归父洋洋得意,确实,这一次自己为代表的鲁国公室,强压了你季氏!
季孙行父、仲孙蔑等人面面相觑,大家都无话可说。确实,公孙归父这一次占理。
公元前591年夏,鲁国卿大夫公孙归父兴冲冲出使楚国。
公孙归父信心满满,比起晋国来,楚国的实力貌似更强劲一些,前几年更是直接在泌地之役中击溃了晋军。
别看你晋国组织起了新的中原诸侯联盟,但这个联盟脆弱到了极点,才几个诸侯参与?
自己更是在那次晋楚泌地之役中,代表鲁国慰问过楚军,深得楚王的肯定。
这一次自己出使楚国,楚王听说有机会可以再次北上中原,那还不出兵?
只要自己这一次搬来楚国救兵,再一举击溃齐国,那就是为鲁国立下不世功勋!
哈哈,说不定老子这次出差回国不久,就可以取代你季氏成为执政上卿!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公孙归父刚到楚国,就得到了楚王病重的消息。
公孙归父心急如焚,楚王病重,那还会来管你鲁国什么破事?
就这样,公孙归父无功而返。
但齐国的威胁还在!
齐国虽然不可能明目张胆地以你鲁国参加了断道会盟为理由攻打鲁国,但拿着鲁国无来由地侵略杞国这事,完全可以作为齐国为维持山东这片土地的列国诸侯秩序,出大兵讨伐!
公孙归父回到鲁国,鲁宣公听说楚国那边没有希望,顿时就急了。
这段日子以来,鲁宣公可谓是天天活在紧张烦恼中,天天担惊害怕。脑海里总浮现出齐国大兵大举进攻鲁国,然后鲁国国破家灭,自己也被齐国人抓起来问罪这样的景象。
忧思过虑,鲁宣公的身子骨越来越虚弱。
但国家危难的隐患必须排除,这可等不得。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晋国身上了,虽然晋国与齐国达成了和解,但不管如何也要去试一试。
权且算是死马当活马医吧。
公元前591年秋,刚从楚国回来的公孙归父又奉命出使晋国。
这下,季孙行父、仲孙蔑、叔孙侨如这三大家族的卿大夫宗主真的火大了。
季孙行父眼看着国君刻意扶持公孙归父,一旦这小子取代自己的执政上卿地位,说不定会拿自己的季氏家族开刀。
看着国君鲁宣公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的样子,季孙行父暗自向上苍祈祷,希望老天快点让国君离开这个令他感到无望的世界。
只是,季孙行父所不知道的是,鲁宣公也知道自己对公孙归父过于关照,已经引起了其他各公卿大夫的不满。
执政的季孙行父虽然不说,但连一向老成稳重的大司寇臧孙许都有了意见。
这样下去,一旦自己以国君之命,强行将季孙行父的上卿之位给了公孙归父,估计会立即引发鲁国的内乱。
单靠自己和东门氏的力量还不行,那就引进外部力量。
这个外部力量当然是指晋国,只要晋国能够支持自己,那就早点改变鲁国政坛态势吧。
不管如何,公孙归父是代表公室的。
于是,在公孙归父出使晋国前,鲁宣公给了他密令,让公孙归父多带些财物,与晋国各卿大夫加强联系,让晋国在适当时候,干涉一下鲁国内政。
公孙归父大喜过望,他暗自向老天祈祷,希望老天能够保佑他顺利达成出使晋国的使命。
还有,早日让自己代替季孙行父,成为鲁国执政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