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鲁国

第359章 精通鸟语的公冶长

鲁国 千里草人 3366 2024-07-09 16:55

  堂堂鲁国国君,居然沦落至此,不由令人唏嘘。

  但春秋走到了现在,或者说再走几十年,不用说鲁国国君的命运好不到哪里去,其他列国诸侯,如晋国、齐国、卫国、郑国等等这些曾经强势立足于春秋江湖的诸侯,甚至大周王朝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所谓礼已崩乐已坏,春秋时代,就是走向诸侯反了天子、大夫反了诸侯的历史。

  然后,是家臣反了大夫,到最后就是老百姓反了贵族。

  这叫什么?

  这就是到后来的秦末农民大起义!

  这些扯得有些远了,春秋时期貌似农民大起义这样的情景是不存在的。但家臣反了大夫这样的历史,很快就会到来。

  这里,我们得交待一下公冶。

  此时的公冶是鲁国一位大夫,从他的表现来看,可谓是忠君爱国,知礼守节,用当时的标准来讲,是一位好大夫,贤人。

  公冶源于季氏,据说季氏第一代宗主公子友的一个后代名为冶,即季冶。

  由于季氏源于鲁国公室,就以公冶自称,这就是那位公冶大夫。

  公元前544年5月,公冶奉季孙宿之命迎回了国君鲁襄公。

  但这趟差事让公冶对季孙宿彻底不满,回国后,他立即作出了将自己的食邑全部归还给季氏家族的决定!

  据说,公冶召集了自己的族人开会,在会上公冶慷慨激昂道:

  “欺骗国君,还要陷吾于不义,季氏这是在玩火自焚。走吧,大家从此不再是季氏的人!”

  不再是季氏家族的人了,那就自己另立炉灶吧。

  从此,鲁国就有了一个公冶氏。

  大夫公冶可不象鲁襄公那样活,人家都怕你季氏,老子偏不怕。

  据说,公冶虽然公开与季氏决裂,但他并未辞官,与季孙宿仍旧在同一朝堂共事。

  只不过,公事公办,公冶并未因此而忌惮什么,也不怕季孙宿会对自己有所报复。

  心底坦荡,魔鬼亦有何奈?

  但除了公事,公冶坚决做到绝口不提季氏!一直到老死,公冶始终不忘这个初心。

  公冶去世前,交待儿子道:“父亲生前,得到了国君卿大夫冕服之赐。

  但这并非是父亲凭着功劳与德行得来的,所以父亲一生都未曾使用。父亲死后,你们绝对不允许以此冕服来敛葬。

  对了,如果季氏家族有人来吊唁送葬,你们务必拒绝!

  无论生前,还是死后,父亲都不愿与季氏发生任何关系!”

  要知道,季氏家族可是当时鲁国最有权势的家族,在后来叔孙豹去世后,叔氏家族由于内乱而得到严重消弱,季氏家族的地位俨然代表了鲁国,谁敢捋其虎须?

  看看卞邑大夫,因不服季氏家族就惨遭灭族。

  但这就是春秋那个年代一些士大夫的风骨!

  据说,公冶氏家族后来出了一位大牛人,公冶长。

  这里用了据说,是因为公冶长这样的所谓大牛人,其故事真的很令人怀疑其真实性。

  公冶长,据说公元前519年出生,公元前470年去世,经历的是春秋末期,公冶氏,字子长,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被后人评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有人说公冶长是齐国人,也有人说是鲁国人,这个都有可能。

  因为公冶家族得罪了鲁国的季氏家族,在鲁国可能呆不下去,逃到了齐国。

  公冶长是鲁国人也好,是齐国人也好,可能现在的人们会争论,但好在齐鲁都是山东的,这样省级争论应该是可以避免了。

  让公冶长闻名天下的,首先是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二十篇章中的第五篇,就以《公冶长》为名。

  但通篇下来,也仅在首章有过关于公冶长的记录。

  原文是:“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意思就是孔子评价公冶长这个人,值得嫁女给他。因为他虽被投入大狱,但凭着自己的本事最终无罪获释。

  孔老夫子可不是随便评价公冶长的,因为他还真的把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这样一来,公冶长就成了孔子的女婿。

  公冶长为何能够逃过牢狱之灾?

  这个故事挺玄乎,因为将公冶长精通鸟语一事给传得神乎其神。

  这事笔者是不相信的,但流传了两千多年,值得我们讲一讲。

  据说,有一天公冶长从卫国返回鲁国。走到两国交界处时,听见几只鸟互相在招呼:“快点快点,去清溪去清溪,那里有死人肉可吃。”

  公冶长也不作多想,继续往前走,却见一位老妇正在路边哀哭。

  公冶长走上前去安慰她,问老妇为何如此伤心。

  老妇哭着答道:“儿子前日出门,至今未归。兵荒马乱,恐已不在人世。可怜的儿呐,如今去世了,作母亲的却不知他死在哪里。”

  公冶长想起刚才那几只鸟的话,就对老妇道:“老人家节哀顺变。你何不去清溪看看?”

  老妇立即赶往清溪,果然找到了儿子的尸体。

  老妇立即回到村里,请村长帮忙。村长张罗着帮老妇抬回儿子尸体,但全村人找了好几天都没找到老妇之子。

  如今突然找到,这事可疑,便问老妇事情经过。

  老妇将公冶长指点一事说了,村长认为这肯定是那书生杀了老妇儿子,否则怎么可能知道尸体在清溪?

  于是,村长就报了官,官府就缉拿了公冶长,将他下狱问罪。

  公冶长大声叫屈,对官差讲自己是因为懂鸟语才得知鸟要去清溪吃人肉,所以才告知了老妇。

  但这种话谁信?

  可怜的公冶长就被下了大狱,整整关了两个月。

  有一天,几只麻雀飞停在监狱外墙,正好对着公冶长监牢的窗。

  公冶长听得麻雀吱吱喳喳在商议着什么事,仔细一听,原来麻雀们互相在打招呼,说是白莲水边有装粮食的车翻了,拉车的牛受了伤,牛角也折断,粮食散落一地,麻雀兄弟们快去饱餐一顿吧。

  公冶长就立即将此事报告了狱卒,狱卒们一开始不信,但经不住公冶长再三恳求,其中一人就前去查看。

  果然如公冶长所言,白莲水边翻了一辆粮车,具体细节如公冶长所述。

  官府这才相信了公冶长精通鸟语之说,于是将公冶长带到林中,让他听鸟语,果然能听懂。

  公冶长又将那天遇见老妇一事详细对官府讲了,终于获得了释放。

  这个故事便是孔子说的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但真的有能听懂鸟的人?

  估计很多人是不信的。

  不少春秋相关史料记录了能听懂鸟语、兽语这样的奇人异士,难道真的有这样的特异功能人士存在?

  嘿嘿,故事而已,传说而已。最多公冶长会口技,擅长模仿鸟语而已吧。

  但孔子将女儿嫁给公冶长,绝对不会因为公冶长懂鸟语,孔子也没说公冶长懂鸟语。

  据说,公冶长贫贱出生,但能忍辱负重,勤俭节约。加上聪颖好学,师从孔子后,博通书礼,很快成为孔子得意门生之一。

  公冶长治学态度严谨,一生致力于学问。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后,他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儒门一代宗师级牛人。

  据说鲁国国君多次请他出仕为官,都被他拒绝了。

  这个鲁国国君是谁?鲁昭公、鲁定公还是鲁哀公?

  没有史料记载,估计也是传说而已。

  而且,这几个鲁国国君,哪还有资格去请人出山当官?

  鲁国大权都掌握在以季氏家族为首的三桓手里!

  好了,公冶氏的故事就讲到这里。鲁国的公冶后来就成了中华姓名库里公冶、公、冶这三个姓氏的渊源,请复姓公冶以及冶姓、公姓的朋友予以足够的尊重。

  对了,我们的鲁国风云故事,在接下来会有一些孔门弟子的故事穿插,这是因为自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圣人孔子出生后,如今已经七八岁了。

  孔子相关的故事,是我们这套鲁国风云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如果扎堆在一起讲,那估计也是索然无味的。

  所以我们就不断穿插讲述,当然也努力不打断鲁国的春秋历史脉络,敬请拨冗阅读此书的读者谅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