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鲁国

第594章 孔子赴蔡(5)

鲁国 千里草人 2902 2024-07-09 16:55

  按张三的意思,此时君臣两人分析孔子来蔡的意图,毕竟是主观分析而已,并无确切证据。万一冤枉了大名鼎鼎的孔子,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首先是要确定孔子来蔡国的目的。

  如果孔子只是来蔡国宣扬礼教招收弟子,那就让孔子在蔡国折腾就是。

  蔡国就礼遇孔子即可,国君甚至还可以象陈国国君那样,一旦有空就去向孔子讨教治国理政的道理。

  如果孔子主张蔡国应坚决站队同姓诸侯吴国,那定会有一番大道理,蔡国应立即重用孔子,用孔子的大道理统一全国上下思想,继续走先君蔡昭侯的路,坚定追随吴国。

  这不是不可能,毕竟吴国可是大周王朝天子始祖之后建立的姬姓国家。相比南蛮楚国,吴国在血缘上与大周王室更亲近一些。

  如果孔子主张蔡国应该归附楚国,那孔子此行的目的就昭然若揭。那蔡国就不能让孔子在蔡国兴风作浪,必须立即驱逐。

  至于如何驱逐,张三给出的计策是国家层面不出面。

  蔡成侯仍旧装病充愣,只要不召见孔子,就不会卷入亲吴亲楚选边站队的旋涡。

  国家层面不出面,那就由民间层面出面了。民间层面,则是通过流言、盗贼、断供等给予孔子各种压力,迫使孔子自己离开蔡国!

  蔡成侯大喜,对张三道:“爱卿办事,寡人放心。一切就全权交给爱卿了。”

  这天,孔子正与众弟子在驿馆研讨学问,突然得报有人来访。

  来访者正是张三。不过张三却未着官服,他向孔子行了礼后,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并向孔子请求谅解。

  “夫子,蔡国很复杂,寡君所受压力之大,也就是我等近侍可知。

  然夫子乃世间少有之大贤,寡君虽然一直抱恙,但对迟迟未召见夫子耿耿于怀。

  只是公族大夫有不少坚决反对国君见夫子,说夫子来敝国是替楚国当说客的。”张三诚恳对孔子道。

  仲由正欲说话,孔子用眼神制止了他。

  孔子向张三施了一礼,道:“丘此行赴贵国,部分原因确如大夫所言,有意为蔡侯分析天下时局。”

  张三大吃一惊,他没料到孔子居然如此坦诚。

  内心坦荡,是孔子所坚持的为人之本,“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天下局势就摆在那里,只是许多诸侯国君身在其中如陷迷宫,难以明确何去何从。

  君子,就应该为诸侯国君分忧。

  孔子继续道:“入蔡以来,丘与众弟子游历贵国。贵国多桀,陷于楚吴两强国之间苦苦求存,蔡侯之苦,丘自然理解。

  丘之所以为贵国而忧,既忧蔡侯身为天子宗亲,国家沦落至此而无良策;更忧蔡国百姓亦天子之民,然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贵国何以至此境地?绝非单纯亲楚或亲吴之故,实乃礼崩乐坏,不遵礼教之故矣。

  故丘有意见蔡侯,欲说服蔡侯推行仁政,广兴礼教。”

  张三听后大为感慨,但蔡国如今积贫积弱,在吴楚两大强国争霸夹缝中几难生存,你孔夫子所谓的仁政礼教至少在短期内无法使蔡国富国强兵,对蔡国而言乃遥不可攀,实在不可取。

  张三对孔子道:“仁政礼教乃治国之本,寡君亦知此道理。然敝国如今之状况,急需猛药救之。

  我虽不才,亦知寡君所忧乃亲楚或亲吴难以选择。无论何种选择,公卿大夫们必有分歧。

  敝国已经很乱了,寡君又不敢因亲吴或亲楚使敝国乱上加乱。

  故请夫子赐教,就眼下局势,敝国是亲吴有利还是亲楚有利?”

  孔子心下犹豫,他本不想在见到蔡成侯之前亮明观点。但很显然,此人乃蔡侯心腹,受蔡侯指使前来探听虚实。

  如果自己不亮明观点,那又将在蔡国空耗时日。

  孔子轻叹连连,只好正色道:“亲吴亦或亲楚,并非丘为贵国所谋断。丘只想问大夫,不知贵国大夫们是否真正替国君想过,如何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推行礼教?

  如果选择亲吴,可以推行礼教,那就亲吴;如果选择亲楚可以推行礼教,那就亲楚。此等选择,在丘看来极易,贵国国君又何必纠结?”

  张三心中一凛,孔子的话几乎很直白了!

  虽然孔子并未建议蔡国亲楚,但吴国与楚国这两大强国在整个列国诸侯世界里,给人的感觉是楚国从原来的一介南蛮小国不断追求向中原靠近,不断接受华夏礼仪文化。

  尤其是近数十年来,楚国所奉行的礼仪,简直就是要比齐、晋、郑、卫等传统大国还要正宗的周礼!

  相反,那个所谓的大周王朝宗邦诸侯吴国,却将东夷野蛮文化演绎到了极致!吴国,几乎将周礼给完全抛弃了!

  数十年来,吴国发生了多少次弑君夺位?发动了多少次以烧杀抢掠为目的的残暴战争?

  蔡国如果追随吴国,哪怕能使国家免于一时之灾,也必将随着周礼完全被抛弃而使国家越来越乱,最终消亡于春秋江湖!

  孔老夫子的观点已经很直白了,蔡国的唯一出路,在紧紧依靠楚国!

  这个道理实在太高大上了,但你孔老夫子的真正目的,却又定然是为了获得楚王七百里封地!

  唉,这世道呐!

  张三在心里叹着气,亲楚,当然是接下来蔡国的不二选择,正如孔子所言,唯有追随楚国,才使蔡国既可以在眼下获得楚国的保护,更为将来通过推行礼教而使国家长治久安!

  但蔡国必须黄了孔子获得楚王封地这事!

  也就是说,蔡国选择追随楚国,并非是你孔子的建议,而是蔡国人民自己的选择。

  这样一来,你孔子就没能为楚国立过什么功,楚王又凭什么给予你孔子封地?

  只要楚王不分封七百里地给孔子,那蔡国就可以保有这些封地与人口!

  张三心中大定,他故意叹着气对孔子道:“不瞒夫子,寡君正是此意。只是不少大夫明里暗里阻挠,故寡君积忧成疾。

  由于前番迁国,国内人心不稳,地方治理更是乱成一团,故敝国盗贼四起。夫子在敝国,务必注意安全呐。”

  这位张三,也敢情是位奥斯卡金像奖级别的人物,此番面见孔子,不显山不露水,却探得了孔子真实心意,还偏偏强调亲楚正是蔡国国君的选择,与你孔子无干。

  “寡君正是此意”,一句话,就将孔子欲向蔡国国君建言之路给堵死喽!

  见张三离去的背影,孔子默然无语,随即长叹一声,对众弟子道:“看来,蔡国已非我等可居之地了。”

  仲由心中不忿,嘴里嘟囔道:“这蔡侯在搞什么飞机?”

  颜回拉了拉仲由的袖子,将他扯到一边,提醒道:“子路就别给夫子添堵了吧,且听夫子安排。”

  最后,孔子决定再等三天,三天之内,如果蔡侯再不召见,那大家就走人。

  当然,蔡成侯是不可能见召见孔子了。

  不但蔡成侯一直没召见孔子,而且连驿馆的服务也开始跟不上了。

  据说,负责驿馆的蔡国官吏摊上了事被下狱,驿馆上下受到牵连,一时人心惶惶,谁还来管孔子等人的食宿?

  那就走吧,去楚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