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斗米教
东汉的道教以冀州张角的太平道和汉中张修的五斗米教为正统。
有人也许会说,这怎么与一些道家的说法不一样呀?
有些道家不是说张道陵张天师是道家正宗吗!
朋友,不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其实,太平道和五斗米教同出一门,都是道教正宗,只不过因为传教地域不同,传教方式略有差异,被世人分为了太平道和五斗米教。
五斗米教的创立者是张修,张角在冀州传播太平道的时候,张修在汉中一带传授道教,因为汉中一带民众生活比较穷困,张修给病人治好以后,大多数病人没有银两以及其它财物酬谢,只好用五斗米来酬谢张修,时间久了,大家就戏称张修传授的道教为“五斗米教”。
张角在邺城起义之后,张修便在汉中策应张角发动了起义,杀死了汉中的地方长官,占领了汉中。
后来张修又被汉中太守苏固赶出了汉中地区,被迫南下回到巴郡地区继续展开活动,于是,五斗米教又在巴郡传播开了。
再后来,益州牧刘焉见张修在巴郡的势力不断壮大,假以时日,必为祸患,便派兵前去剿抚,没想到反而被张修战败了,刘焉便趁机招降了张修,封张修为别部(即巴部)司马。
张鲁的祖父张陵(后人以为他是五斗米教创始人,称其为张道陵。),擅长巫术,曾在青城山一带“除鬼做妖”,并在青城山改造了“鬼城”,以“鬼道”治理当地民众。
张衡继承其父张陵衣钵之后,继续在青城山一带传播巫术“鬼道”。
张衡的妻子,不但擅长鬼道和养生保健之术,而且长得非常美艳,四十六岁了,长得就像十六岁的小姑娘一样,深得益州牧刘焉的信任和宠幸,经常出入刘焉府邸,关系非同一般。
张鲁因为其母亲的因素,自然也受益匪浅,受到刘焉的赏识。
后来,刘焉派人攻打汉中之时,便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派别部司马张修任统帅,张鲁作为副将,共同攻打汉中。
张修杀死汉中太守苏固,顺利夺取了汉中。
不久之后,张鲁设计将张修杀害,夺取了张修的军权,自己不但坐上了汉中之主的位置,还窃取了“五斗米教”的教主之位。
张鲁掌握汉中大权之后,便切断了通往益州和京畿的交通要道,还斩杀了汉朝使臣,刘张两家从此便决裂了。但当时刘焉并没有因此对张鲁的母亲和家人做出处置,而是借此机会与朝廷断绝了往来。
但刘焉去世后,刘璋继承刘焉之位,因为刘焉宠幸张鲁的母亲,疏远了原配夫人,刘璋对张鲁的母亲一直怀有怨气,再看看张鲁又不服从益州管控,便杀死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直接与张鲁开战了。
从此张刘两家从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变成了仇敌。
不过,张鲁能够在汉中站稳脚跟,并且运营了三十多年,靠的却是他自己手段和计谋。
张鲁割据汉中之后,根据自己祖传的“鬼道”巫教,修改了“五斗米教”的一些教义教规,后人称改革后的五斗米教派为天师道,天师道比原来的五斗米教更具有欺骗性和蛊惑性。
世人反而觉得天师道比原来的五斗米教更加完备了,张鲁深得教众敬仰,一些豪门士族等社会上层人士也纷纷加入,成为了天师道的信徒,于是一时间天师道教众倍增。
此后,张鲁称自己为“师君”,后人称其为“张天师”。
天师道要求,教会民众诚实不欺骗,让病患之人自己领会自己的过失;对罪犯从轻发落三次,若再度犯罪,则从重处罚;如果是轻微的过失,就应该修建道路长百步。
依照张鲁的律法,春天和夏天是万物生长之时,不允许对牲畜屠宰,也不能酗酒。他还建立了一些义屋,里面放了大量的公益大米和肉类,供行人取食。
后来刘备取代刘焉家族占领益州,准备攻取汉中,曹操也来争夺汉中,张鲁因为和刘家的旧怨,不愿投降刘备,于是高呼“宁为曹公马下奴,不为刘家座上宾”,携数万天师道教众北上投靠了曹操。
天师道因此得到曹魏政权的扶持,成为道教正统,慢慢的在中原一带传播传播开了。
只是,此后的天师道,就成了以驱邪做鬼为主的教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