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以后,“蒸汽机”引发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现代性变革。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除外资企业和官办企业外,民族工业逐渐壮大。1911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投资设厂的热情空前高涨,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而这个时代带来的资本涨落也映射了部分资本家族的兴衰。故事的发生的初始地就在民国的上海,而主人公就是人物莫令家族的莫令风,莫令琼两“兄妹”。
在这个群魔乱舞的时代画面聚焦在公和祥码头:英国邮轮拉着长长的汽笛声缓缓驶进码头,半刻钟左右,船上的大部分已经下船并熙熙攘攘的汇集在邮轮泊岸,而在泊岸外有一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和其差不多年龄的女娃娃在远眺找着什么。
“在那里,我看到他们了”女娃娃高兴的指着舷梯说。
小伙子放眼望去,只见一位身着西装、头戴礼帽的男子和一身着宽袖连衣长裙、腕跨提包且同样头戴礼帽的女子先后踏舷梯而下,感叹此二人在众人间是如此的跳脱。此二人便是莫令风、莫令琼兄妹。
小伙子和女娃娃顺势迎到泊岸,女娃娃抢先说道“风哥哥,琼姐姐可把你们盼回来了。”小伙子也高兴的说到“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们盼回来了”,顺势将手中的大衣递给了眼前这对兄妹。此时12月份的上海是寒气袭人的。
“哟,几年不见二位小娃娃长成大娃娃了”莫令风转身到小伙子和女娃娃身后,分别用左右手拍了拍小伙子和女娃娃的肩膀道。话说莫令风口中的两个小娃娃,小伙子叫莫令知智,女娃娃叫莫令知慧,是莫令老爷和夫人从人贩买来的,当时这两个孩子还小根本不知道本名,所以也就随了莫令姓,就这样养大了,也没当外人。
四人去托运处取了行李,就乘上了不远处的一辆福特轿车,由知智驾驶开往回家的路。
莫令家族,分支有四,分别为长兄莫令自清、其妹莫令自迷、堂兄莫令自灵、堂弟莫令自利,分别掌控着莫令家族的主要产业,而莫令家族掌控着上海近1/3的产业,而这一部分也得利于莫令自迷当军阀的丈夫。小说的主人公就属于莫令自清这一分支。
四人到家,此时家中以准备了接风宴,莫令风兄妹见过长辈便回屋换装洗尘准备参宴,二刻钟后二人来到宴前且看这二人,莫令风:西裤、皮鞋、身着白衬衫,高挑的身材将服装驾驭的毫无瑕疵,短发侧分头,天庭饱满,一双剑眉下的金黄色眼仁亦迷亦幻,鼻梁高挺,唇红齿白,用古话形容就是面如冠玉,貌比潘安。莫令琼:橙色高跟皮鞋、身着胸系腰间绣有梅花的乳黄色旗袍,真是多一份嫌胖,少一分嫌瘦,头披卷发,天庭丰满,眉峰上挑,眉角上翘,眼角尖尖,长长却不十分浓密的睫毛下嵌着黑亮的眸子时闪时动,明眸欲语,唇间含樱,古话形容就是面若桃花,沉鱼落雁。
话说莫令家的这双儿女为何生的如此这般好?其实莫令风,莫令琼并非莫令自清和其夫人朱语婵的孩子。莫令自清,商贾家子弟;朱语婵追根揭底其身世应该算是反清复明之流之明朝公主,然今清朝亡了,明朝也没回去……,朱语蝉在所谓的“清明”斗争中被毒箭伤过无法生育,而莫令自清对朱语婵不离不弃,后在婚后几年便万里挑一的挑了这双儿女回来抚养。先是在蓬莱看中了襁褓中莫令风,后一个月后又辗转在西湖挑选了襁褓中莫令琼,清朝末年,政府割地赔款,外有列强侵略,内有贪官污吏,百姓水深火热,丢儿丢女,买儿卖女如家常便饭,这襁褓中的莫令风莫令琼未被卖入黑帮、风尘已是万幸。至于这兄妹两谁大还真说不清,也就先来为长了。
“哥哥,姐姐真是可人!”一个不到10岁的孩童拍手叫道。此孩童是谁?是莫令自清和朱语婵的亲儿子莫令歌!朱语婵不是不能生育吗怎会?时代答案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他们把这双非亲生兄妹培养的这么好,善有善报,上天赐个他们个亲子。而以现代人眼光看来应该是朱语婵在锦衣玉食的滋养下其病不医自愈了……
“歌儿真乖”樱桃小嘴向上微翘届时增添了几分妩媚,“下次夸姐姐就好了”莫令琼抚摸着莫令歌的头道,听到夸赞女孩子反应是最快的。莫令风给了莫令琼个小白眼,然后笑盈盈的落座,而这一坐显露出其几分儒雅之气,后莫令琼也彬彬有礼的落座。
“好好好,吾儿们今日学成归来,可喜可贺”随即扫了妻儿一眼,笑吟吟的道“吾有妻儿如此,夫复何求呀,来为吾儿们接风洗尘,满饮此杯!”说着举起酒杯面众人,众人也随之举杯,即后觥筹交错,众人尽兴而归。
夜半,莫令府邸佣人家丁也陆陆续续忙完了,今日夜前“鸡飞蛋打”、“热火朝天”的后厨也被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安安静静的在那里与月光相伴,突然墙上贴的一张红纸被风一吹便从墙上飘浮于空中,并顺着风吹的方向飘出窗外,飘出墙外,如同神助畅游于天地间。纸张就这样飘着落到一棚户区的一个脏兮兮的小孩的身上,小孩一手拿着捡来的馒头,一手拿起纸张,他盯着纸张看着,上面写着什么却不认识。
而那张纸上从左至右写着:四鲜果四干榛四冷荤高汤水角红烧鱼翅杨桃茶烤肥鸭糖醋鱼尾芙蓉鸡片清炸胗肝干贝丸子汤白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