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一问,欲除陪葬陋习!
直播画面中。
夏彤和武则天的对话进入到新的氛围中。
两人虽然实际上只相见了片刻,但谈论的却是彼此心中思虑数年的问题,武则天权倾天下,同时也意味着不再有知心人。
大殿四周的烛台上明灯长燃。
书架上的几百本古籍散发出纸张特有的年代味。
自从得知武周事迹长载史书,后世仍在流传。
武则天看夏彤的目光就显得更加复杂起来,谁也不能猜测这位古今难得一遇的女皇帝思考谋划着什么惊世之事。
“朕知天命,近月已有所得。狄相曾进言,将庐陵王李显召回神都。此刻,你代天命来往......”
“不知有何进言?”
夏彤再次向女帝行礼,回答道:
“陛下欲知何事,晚辈只要知晓,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闻言,武则天轻露慈容:
“善!”
而此时,夏彤听到大殿外一路脚步声慢慢走近。
夏彤蓦然神情紧张起来,转身紧盯着门口,猜测她停留太久,此刻或是带刀护卫前来。
“小女莫惊。来人无妨。”
一步两步三步。
来人身影面貌走出木窗遮蔽。
是女子。
“陛下万安。卑职前来觐见!”
女子低着头前行,一边行女官礼,一边口颂圣安。
“内舍人所来正好,今日异人来访,朕欲开一场文会。”
在弹幕的提醒下,夏彤已经知道眼前这个女子就是上官婉儿,学识渊博,才高智捷。
武则天当政期间极受宠爱,担任梳理百官奏章、起草诏书圣旨的职责,被称为“巾帼宰相”,是皇宫内的一等宠臣。
不过夏彤此刻心领神会,武后既然有意促成一场茶话会,她也就不必担心闹出意外。
毕竟此时武则天才是天下最有权势的人,皇帝一言九鼎,民心归顺,百官服绝,无人可违逆。
于是三人转行到屏风一侧的小隔间,此处有茶案有木椅,是午间品茶进食之处。
上官婉儿正在一旁泡茶,心中对眼前的异人女子惊诧万分,自己随侍武后二十四年,从未见到出身如此怪异的女子。
但是武后已经发话,上官婉儿只能闭嘴,只等从只言片语中了解其人。
片刻之后,上官婉儿将热茶奉上,静侍一旁。
夏彤在武则天的注视下,端起茶杯,品了一口:
“陛下此茶甚好,不弱于晚辈曾喝过的天山泉龙井茶。”
武则天略显好奇:
“你等异人,何处饮茶?”
夏彤道:“晚辈所在,都是从行商处购置。”
武则天再问:
“女子出行,无所约束?”
夏彤道:“托陛下之福。本朝改制,女子满十八即可一人出行。”
武则天转望别处,凝神静思:
“朕......有三问。”
说完此句,武则天端起茶杯,夏彤也听得出武则天语气中的犹豫。
武则天此时遥望大殿外的宫城,直播间的七万多观众也仿佛跟随镜头穿透了上千年的时光,直面武后的凝视。
“武后居然也有问题想问后世人,这心思好灵活啊,马上就理解现代人了。想问什么就快问啊。”
“这个反问环节真的是出乎意料!武则天的表演太精彩了。女皇果然是才智超人啊,立马就反转攻势了。”
“武后要是活在现代,那一定也是一代领袖。她对百官百姓人心的把握真是无比透彻!”
直播间的观众们此前从来没有看过这样大投入的直播节目,穿越历史一般都是大投资的电影才会出现的画面和故事,没想到能把逼真的皇室景气搬到线上直播中来。
武则天沉吟过后,终于下定决心,目光专注,重新看向夏彤:
“第一问,朕问后世女子如你等异人,是否国泰民安,是否还有婚嫁强娶,与女子陪葬之俗?”
第一问问出,肉眼可见的看到武则天松了一口气。
夏彤知道,此问显然也是她真心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且不仅仅是停留在提问含义表面,或许还与治国安民有更深入的关联。
此刻夏彤脑袋中也头脑风暴一般转出几十种回答角度,但夏彤觉得还不妥,她要把最内核的华夏民生回答出来。
夏彤凝神思考着。
在镜头之外,武则天脸上的表情变化,从犹豫到狐疑,再到坦然,都被特写画面描绘了出来。
直播间的观众齐齐发出啊——的惊叹声。
原因无他,超高清拍摄之下,女皇的眼神流转,一撇一笑,都太美啦!
观众困惑于女皇的第一个问题有何深意。
“这武后问的是什么意思啊?强娶强嫁,生人陪葬,我觉得这些陋习在现代应该没有了吧。”
“我觉得没那么简单。武后不可能想不到,但她依旧问了,以一个皇帝的身份,我们都没当过皇帝,考虑不到她的想法吧。”
御书房里,上官婉儿内心一片惊涛骇浪,自己因诗才获得武后赏识,掌权十多年来,也只是起风闻凑事之能,不敢干政。
她自己就因为两次涉嫌干政而被罢黜,险些被杀,自此之后,她就知道自己的风头是由武后施舍而来的,百官称她为内相都是脆弱的。
可是现在,她居然见到唯我独尊的武后问策于一个年轻女子!
这样一个女子,长年幽闭宅中,不事农桑,不掌钱粮,又能懂什么治国之策呢。
武后问策,向来重视农桑,重视女训,重视臣子的忠心,有功则赏,有过则罚,选贤任能,唯才是举。
刚才问句中谈及百姓女子自由之身,已经十分异常!
世间女子,都收到父母养育,嫁娶一事,也受父母一言而定。似上官家这种才女,似武后这般圣女,绝非百年能遇。
掌帝相之权,更是千万人中无一!
所以凡俗女子性命,难以属于自己。独身异人,不出两日就会横遭鲁掠。
“陛下慎思,以烦劳忧。”
此时能做的只是尽责劝谏,但上官婉儿也知道,武后心怀万民,气魄远非专于一人。
况且,史书撰写专权于男子,世间女子受尽胁迫,无法习字读书,即便一朝掌权也后继无人,而被污名删改。
如果有武后声张仁义,实在是万众期盼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