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世上还是冤家多
接下来的日子,若再遇见清凝,阿弱不知会如何应对。但她并非蠢货,在下界闯荡时便已经学会了识时务的本领,幸得有一双腿,斗不过就逃,逃不了就求饶,活着最要紧。
原来打算早些寻到素涓,彼此也算有个照应。可问过不少弟子,皆是摇头查无此人。后来仔细一琢磨,昆仑山上,单单是玉衡殿就弟子过万,素涓自有可能不在玉衡殿中。
重楼西边的内务阁,阿弱和众弟子们领了两身崭新的弟子服。
这是按老人家自己的品味精心设计的弟子服,全身以渥丹色倾染,寓意着热情似火,朝气蓬勃,正是他对门下弟子的美好祝愿。胸口纹着名义上是云豹的花纹,寓意着迅捷和高贵,实则纹得像只病恹恹的猫。
阿弱起先穿着一身绯衣,与渥丹色颜色相近,恰恰与巽宁仙君的理念不谋而合。他心中大喜,立即不假思索,草率地任命阿弱,做了门下的首席弟子。
首席弟子必是门下最出类拔萃者,样样精通,更是为师者的颜面。
这个首席弟子阿弱当得有些懵,论修为,她在这一众弟子中堪称是垫底。若是论资质和潜力,阿弱对自己的资质有几斤几两还是摸得清楚的,否则荼靡海里的那位刻薄师尊也不会对自己绝望透顶。
单以穿着定高下,师尊,你这…是不是也太草率了些?
紧接着的时间是分配舍间,领了各舍间的玉钥,便正式入住到玉衡殿的重楼中。
跟随负责接引的女弟子在前面领路,复道七弯八拐,柱头屋檐无数,一向不擅长辨识方位的阿弱早已茫然。
拜在巽宁仙君门下,本以为这是此生做过最错误的决定,如今却蓦然发现颇有些好处。至少辈分颇高,让人油然而生一种优越感。接引弟子一路徐行,面含微笑,不时恭敬道:“师叔们,请随我来。”
巽宁仙君是后摇上神门下的“明”字辈弟子,阿弱是巽宁门下的“和”字辈弟子,而这位女弟子显然是再往下的“景”字辈弟子。
同门其余弟子依次被送至安排好的舍间,人渐渐稀少,到最后只余下阿弱一人。阿弱稍稍有些纳闷,旋即便释然了,她觉着,既是师尊的首席弟子,身份尊贵,住的地方自然和他们不能同日而语。
果然,女师侄领着她,在重楼边缘的一座九层楼阁前停下,匾额上书“予华苑”三个大字。
进到楼阁中,廊道宽敞明亮,构建极为精巧,堪称奢华。
接引弟子在第四层的一间房前停下来,伸手示意道:“师叔,请。”
阿弱看着门上刻着“四丁”,想来,这间房便是她到了昆仑山上、玉衡殿里的第一个立锥之地。
“日后有事师叔尽管吩咐。”女弟子仍是恭敬无比,躬身缓缓退下,生怕懈有所怠。
“多谢。”阿弱回了一礼,施施然走进了房间。
女弟子并未直接离开,而是确认四下无人后,走到了廊道拐角的一旁,一位黄衣女子早已等在这里。
“执事师叔,都按你的意思,安排妥当了。”
黄衣女子极满意的点点头,脸上带着阴冷的笑,盼着一出即将上演的好戏,自言自语道:“几百年没人敢招惹,如今来了个愣头青,我倒要看看你还能不能威风得起来。”
清凝凭借着背景,几百年来在玉衡殿中肆意妄为,旁人虽敢怒不敢言,但她暗中树敌颇多,黄衣女子正是其中一位。
昨日清凝在一袭绯衣的小姑娘面前吃瘪,她正好路过,全程目睹,看到最后甚至暗自拍手叫好,可算是狠狠出了一口恶气。如今将这对冤家特意安排住一间房,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她只管在暗中看戏,坐收渔利。
这间房宽敞,推开窗扉望下望去,是茫茫的冰雪和云海。
阿弱将包袱行李放在空铺上,猛然瞥见对面床榻上的一片废墟。
被褥凌乱,枕头掉在地上沾上泥灰,书卷随意散乱搁置。
她自是没有料到,堂堂昆仑山上的仙家,下界人人心向往之的仙舍中,居然还有人和自己如此气味相投。先前还想着,若是收拾不当,恐遭人嫌弃,这样一看,这种担心显然很多余。
阿弱顿时有一种到了自己家的感觉,先前的拘谨和不安通通一扫而空,看着满屋狼藉,觉着颇为温馨。打开包袱,将里面的东西一件件摆开在床上,擦了擦桌凳的灰尘。而后,决定换上那身渥丹色的弟子服。
对着铜镜一照,发现这身衣衫有些偏大,与玉衡殿中主流的偏深偏暗的弟子服相比,颜色太过鲜艳,太过招摇。尤其是胸口纹的病猫图案,恨不得把这身红衣扯下来当抹脚布。
忽然听见门开的声音,想来是与自己同住一间房的舍友回来了。
阿弱转过身来,想热情似火地打声招呼,正巧对上一双惊愕的目光。
以后要朝夕相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窗,居然是昨日已经结下梁子的清凝。
湖色长衫的少女面露愠色,电光石火间,拔出轻剑,比在阿弱的脖颈,冷冷道:“我上昆仑山整整六百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像你这样找死的人。”
阿弱白了她一眼,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反讽到:“那你就杀了我呗。”
“擅闯他人舍间盗窃财物者,按律,可就地格杀!”
冷语一出,清凝的剑往前挪近一寸,冰凉的剑锋轻轻落在锁骨上,只稍稍一用力,锋刃便能没入血肉。
在浮觞山的洞府里散尽修为,没有半点灵力护持的心脉,此时的阿弱,在清凝的面前无异于脚底下的蝼蚁,轻轻一碾,即破灭成灰。
她却握紧剑柄,迟迟没有动手。
在她犹豫的片刻,阿弱将一块玉扬在面前,玉质中间刻着“予·四·丁”的字样,予华苑四层丁屋,这便是这舍间锁上后用以开门的玉钥。
清凝收剑入鞘,冷哼一声,禁不住一笑:“果然不是冤家不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