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蚺帝墓(4)
▽▽▽▽
此前,那些年,在清心观生活的时候,九小寒也曾经在师父无为子的那间藏书阁里,看过很多有关于奇门异术的记载。
其中的一些内容,就是阐述古人墓穴机关是如何设计而成的。甚至,还有十分详尽的图样。
而眼下,在这一条上圆下方的拱形墓道里,并没有隐藏着什么能够超出九小寒已知范围的特殊机关。
第一道机关:
其实,就是在九小寒先于良子玉一步、拉着他的手刚刚迈进蚺帝墓石门的时候,她一不小心地就踩踏上到了一块埋在地砖之下不知已经有多少年了的暗道装置。
原本呐,这个机关的原理,是当地面上产生了垂直向下足够大的压力之后,沿着下面的装置,能够传导到藏在墓道石门内侧之后,便即可触发两边岩壁孔里面的六只箭头带毒的长箭。
然而,这一来呐,由于九小寒的体重,本身就相对于成年的男子,还是偏轻了很多很多,她踩踏在上面的力量,十分有限;
这二来,当九小寒在第一时间感觉到了自己的脚尖已经意外触发到了那个机关的时候,便没有完全实实惠儿惠儿地就此落下自己的后脚掌,反而是登时便提足了全身的一口气,将其直接顶上到自己的上牙膛;随后,紧接着,她那只脚尖轻轻一点,就速速离开了机关踏板所在的位置。
以九小寒的夜视异能,她可以清晰地看到,地上那个原本可以活动的脚踏板式岩石砖块,又自动上升起来,恢复成了最初平整的样子。
当然,与此同时,不光是耳目极度敏锐的九小寒,就连与她一门之隔、一臂距离、只跨进来半只脚的皇甫翊,也是可以隐约听得出来的。
墙洞暗处藏着的那几支长箭,似乎已经在“咔咔咔”地准备就位了,似乎马上就要从他们身体两侧的岩石箭道机关口处射出来了。
但是,随着九小寒脚下的那块岩石砖块安然无恙地恢复样貌,那些毒箭,又“咔咔咔”地落回到了它们原本安好无损的储备位置去了。
总之,还是万幸的,毒箭尚未发挥出任何作用。
这刚一开头足以能够令他们二人“一箭锁喉”、“一箭毙命”的险关,算是一半巧妙、一半蒙混着地,就躲过了这“千钧一发”、“命悬一线”的第一关障碍。
尽管如此,九小寒的冷汗也是冒了一额头的。
而且,其实,皇甫翊的心刚才也是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了;只是,不得不说,他的演技实力当属上上乘的水平。
居然,能让九小寒一星半点儿的疑心,都没有生发出来。
另外,九小寒的敏睿果敢和随机应变,也着实令皇甫翊不得不在心底,对她再次产生了些许的佩服,以及在对她原有的信任之上,也又增加了一两成。
▽▽▽▽
这个时候,九小寒向甬道的深处定睛看了过去。
在两侧墓道的石壁上方,每隔半丈左右的位置,都会嵌入一盏铜制的烛灯台。
对面的两盏,并不是在隔空对称的位置,而是,交错的。
只不过,这种非对称式的设计,在普通的传统古墓里,应该是极其不常见的。
此外,从其表面的色泽上看,九小寒推测:
这些铜烛台,约莫着,怎么也得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再结合,已经流淌在盏台上的、还有凝固在四周的蜡汁,以及,在墓道中弥漫着的、一股股忽浓忽淡的蜡油味儿,加以从蜡汁积累的厚度来看,九小寒基本可以判断:
这里,不只是曾经灯火通明过;很有可能,还多日彻夜地长明不灭过!
而,更耐人寻味的是:
每一个铜制的烛台灯盏的下方,都悬挂着一块镶金边的铜牌。每个牌子上刻印着的字,也是不同的。
九小寒挽着良子玉,一步接着一步,谨慎地向前走着。
同时,她在心里,也将那些牌子上面的字逐个记了下来……
它们联在一起,是这样的一段话:
携古之道用以御今,江山如画爱民不尽,怎奈孤王容颜易泯,只叹难填欲壑胜心。
越往墓穴里面走,九小寒越能发现一个规律:
在甬道两侧的岩壁上、地面上,每隔一段距离,这种距离有长有短,都会刻有同一种古兽的异形浮雕。
而,要是仔细过去查看的话,尽管,图案不一,但,好像就是同一种蚺身人面像,只是,姿势多样、表情丰富,而已。
但是,看得多了、注视地久了,九小寒又会觉得:
新看到的一些图案,似乎,和先前所看到的那些,不一样了。
这种感觉,就犹如是,一个人反反复复地在写同一个字,可是,只要是写的数量足够多,反而,会变得,有些不认识这个字的感觉了。
九小寒深知:
在视力方面产生的错觉,最容易让人陷入某种沉浸式的幻境;而且,这种幻境,一时半会儿,还很难以自拔、从中摆脱;甚至,一些神志薄弱之人,很有可能,会因此而丧命。
故而,九小寒开始逐渐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视线,尽量避开那些诱人致幻、图腾式的古兽浮雕。
与此同时,由于,有了刚才进入墓室第一道地面石板暗箭机关的前车之鉴,九小寒决定继续带着良子玉、沿着正中间的甬道往前走。
她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向思考方式,再一次成功地救了他们二人,躲过了左右两边地面突然出现的同时塌陷。
良子玉看不见塌陷之下是什么,九小寒却分辨得清楚,地宫的下一层树立着密密麻麻的倒刺。
任凭他们二人中的哪一个,失了足掉下去,恐怕是,都得落个“万刺穿身”、血溅当场的无救结果。
第一道机关,或许会让后来再跟进来的人,误以为中间的步道不会安全,会下意识地躲到靠近墙壁的位置去。
比如,可能会改为背部贴着左、右两侧的墙壁,向前侧行。
但,关键的问题是,究竟是左边石壁附近更安全呢?还是右边石壁附近更安全呢?
这个答案,应该只有机关的设计者才能够准确地回答出来。
因此,对于任何一个闯入者,两边隐藏的毙命风险,是一半一半的。
与其呐,去和老天爷“赌”一次正反面,倒不如,继续按部就班地继续走中间呢。
从这一点来看,九小寒是极其智慧、机敏的。
与常人不同的灰眸蓝瞳,且具有超凡的夜视、远视异能,以及,熟能生巧的“平步青云”之法,助益了她不少!
但是,这眼下,他们二人,正在身临其境、却不觉不知的第三道机关,貌似,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皇甫翊自始至终都在,按照“良子玉”应该表现出来的模样,毫无纰漏地表现着:
他,紧紧地挽着九小寒的胳膊。
一会儿微微倾侧、跟在她身后半步之遥的位置;一会儿又主动往前蹭了蹭身子,挨向了她的肩膀。
只不过,让他感到有些疑惑的是:
此刻自己的身体距离九小寒如此之近,却没有出现先前那种心跳急促、气血混乱、燥热难耐的情况。
与此同时,不仅仅是他越来越觉得不太对劲儿,就连九小寒也很快地发现,她自己的身子也跟着有些异常起来了。
只见,他们两个人,都在无法自控地越走越慢。
渐渐地,也越来越能够感觉到,自己周身乏力、呼吸不畅、头脑昏沉、唇齿麻木;直至最后,彼此都说不出来半个字了。
就在还继续往前迈步的途中,九小寒和良子玉几乎是不约而同地、不知不觉着,便瘫软倒地,全身再也动弹不得了。
对于,在这座历经千余年的古墓道穴里,在此种地下密闭而阴腐气息浓重的环境之中,残留着些许的蜡油味道,九小寒本以为,这是很正常的。
甚至,凭借着自己足够极其灵敏的嗅觉,九小寒完全可以区别出来:
除了天然的硫磺岩石、浮雕染料、铜制灯台、残烛蜡油挥发出来的气味之外,还有,发霉生菌、铁器湿锈、运棺朽木、陪葬杂物……等等多种味道。
然而,只可惜,这一回,她既没有闻到,此前曾在蚺池附近闻到过的那一股股刺鼻的黏酸味儿;她也没有闻到,以上那些墓穴里应该有的气味之外的异常气味。
可是,殊不知,这种无色无味、早已失传了数百年的稀有毒料,竟然,被不知是什么人掺在了那些铜灯台的蜡烛之中。
又不知是什么原因,此时此刻,这种毒料又会随着未燃尽的蜡尾和蜡油,淡淡地挥发而出、散布在了这条墓道里。
所有,的的确确,是九小寒疏忽大意了。
而至于,这些毒料,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是为了防范那些恶意闯入的盗墓贼,还是另有他用呢?
已经中招、昏倒在了良子玉臂弯里的九小寒,此刻,根本来不及再思考这些问题了。
▽▽▽▽
当然了,从另一角度来说,皇甫翊同样没有任何提前的防备,也是情有可原的。
毕竟,当初,十年前来这里的时候,他可是活生生地被他亲爹捆绑在棺材里、由八个五大三粗的哑巴死侍给抬进来的。
就算是,那个时候,在这条甬道中,早已经充满了这种释放出来的毒料;由于受到了外面那层厚厚的棺材板的防护,哪怕是上面还有个非常小的通气孔,皇甫翊也并没有吸入什么那种无色无味的致命气体。
只不过,抬着他那副棺材进入这座蚺帝墓的八位死侍,就,再也没有出去过。
而且,甚至,直到现在,皇甫翊也都不太清楚:那八个人,后来,究竟去哪儿了。
但是,对于这条甬道的印象,皇甫翊却还是大致记得一些:
那个时候,他被抬进墓穴之后,从那个通气的小孔里,躺在棺材里他能够隐约看到这一路上影影绰绰、忽明忽暗的烛光。
换句话说,在皇甫若舟、那些死侍以及装着皇甫翊的那口破棺材进来之前,应该是,早就已经有人提前为他们布置好了里面的这些器具的。
此外,那些机关,也自然是,早就被人提前都先给卸掉了的。
“那人”或者是“那些人”,他或者他们,居然,能够对这座千年古墓如此了如指掌,想必,能力都不一般呐。
对比一下,十年前后,这蚺帝墓可能存在的变化,皇甫翊的初步推断,是这样的——
第一种可能,就是:
无色无味的毒料或毒气,本就很不常见;那么,倘若是,在十年前,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也是极为可能的。
说不定,就是几千年前,这位叫做“蚺帝”的墓主人,生前担心被后世人挖坟偷盗,故意让墓道设计师这样设计的。
但是,想要保证上千年的毒,一直不失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后来,他自己皇甫翊,他亲生父亲皇甫若舟,他同父异母的亲弟弟皇甫安,都曾经在这蚺帝墓里出入过。
那么,他们仨为什么都没事儿呢?!
最有可能,十年前,那一次,这墓穴里是没毒的;此刻,这一次,被人提前放了毒。
不过,确实,还有,这第二种可能,那就是:
这种毒料,一直都在。
只不过,是需要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或者,必须要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作用下,毒性才会被化解掉。
比如,和蜡烛一同燃烧的时候。
再比如,被光源照射的情况下。
除此之外,还有,最太不可能发生的第三种情况,皇甫翊也想到了,尽管,这听起来,实在有些天方夜谭:
墓道里,自始至终都没有毒。
说不定,恰恰就是九小寒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极其吸引妖性的奇香,和这墓穴之中所特有的一些气味混合在了一起,才产生了此种致毒的效果。
比如,那硫岩石壁、浮雕染料、铜制灯台、残烛蜡油……
再比如,霉苔菌藓、铁器湿锈、运棺朽木、陪葬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