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苍山古卷

第52章 觐见磐皇

苍山古卷 面条团子 4620 2024-11-13 11:52

  十二月,卫城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流血事件。

  因为恐惧疫病,又不满禁卫军对卫城的封锁,城中的百姓爆发了动乱。

  随后,磐皇下旨镇压,军民死伤惨重。

  有持剑鬼使暗中护卫,阿树在这场死伤无数的动乱中毫发无伤。然而亲眼见到这城中的混乱和血光,阿树已经无法像过去一般,活在岚溪为他营造的祥和世界里。

  禁卫军的残忍让他心寒,面对手无寸铁的百姓,这些金甲护身,银刃在手的人,竟然毫无怜悯之心。那些已经求饶了的人,那些走不动的老者,那些还在母亲怀中的孩子,禁卫军们竟也能面不改色地挥下屠刀,而原因仅仅只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颗疑似脓疮的小小红疹。

  他也亲眼见到那些为了保护自己家人的可敬的勇士,他们是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还有女儿。为了不被杀掉,宁可献出自己的全部财产、乃至生命——但这些,都不抵不上禁卫军统领的一句话。

  这就是皇权,这就是力量,冰冷而强大,铁血又无情!

  在这国都之中,天子脚下,生命竟是这般的渺小,这般的不值一提!

  阿树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发生,一切结束,却什么也做不了。

  他阻止不了禁卫军的屠刀,阻止不了百姓们的反抗,阻止不了那一滴一滴的鲜血在这城中飞溅,染红了他眼前的一切。

  他满身是血地回到旧屋,从此以后,再无一语。

  皇宫禁地,黑瓦高墙。

  在宫人的带领下,凝海一身九珠凤云道袍正步履端端地穿过那条狭长而威严的步道。九十九级的龙纹石阶精致非凡,要见磐皇需得经过七道严密至极的搜查,验明正身。

  突发疾疫引发的政局动荡搅动着城中的暗流。

  圣上恐惧病魔入宫早已做好了牺牲全城的准备。

  山雨欲来风满楼。看着高坐殿上的磐皇,凝海心中想的,却是那些因为惧怕已经准备好了白绫,准备自己动手了结性命的百姓。

  “渊离派代掌门凝海,恭请圣安。”

  凝海双手相抱,举于胸前,对着正前方遥遥不定的人影,行了个站礼。

  按磐国的宫规,觐见人君,非重大场合,需遵循五阶九礼制,即:平民需叩拜九礼,七品以下则为七礼,至五品为五礼,至三品为三礼,三品以上的官员及直系皇族,则只需叩拜一礼。

  但这五阶九礼制却有例外,因仙凡有别,为了不冲撞天宫神祇,磐国亦有明文规定,若是觐见之人来自仙道,便可只行站礼,无需下跪。凝海如此,亦是在向磐国之君表明自己仙界的身份。

  果然,见他如此行礼,帘幕之后,便有一个苍老的声音沉沉传来,非但不责备,反倒有些欣喜的意味:“既是仙界高人,便无需拘礼了,赐座。”

  话音刚落,一旁的太监赶紧上前,引着凝海向右侧的金丝檀木椅走去。一杯温热的青萝茶也随即奉了上来。

  “渊离山,在何处?”

  苍老的声音从帘幕后缓缓传出。

  “回禀圣上,渊离山在这卫城以西三千里,位于七大奇峰之一的绝峰之巅。”凝海答道。

  “竟是来自绝峰的仙者么?”声音若有所思。

  “渊离派在绝峰的云海之上,自创派以来一直以祛除邪魔,守卫正道为务,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上千年……”皇帝的声音越来越缓慢,“如此说来,道长就是来自这山灵毓秀之处吗?”

  “正是,”凝海道,“弟子二十五岁被师父带上渊离,修习仙法仙道,距今也有一百七十余年了。”

  帘幕后的声音安静了。他停止了问话,像是在思索什么一般,久久都没有一丝声响。

  大殿内的声音过得极其缓慢,青萝茶汤上的白烟随着水温,越来越淡。

  就在凝海斟酌着是否主动引起话题之时,两名宫人突然小心而快速地朝着帘幕步了过去。

  素手纤纤,柔若流水。侍女们以极轻柔的手法撩开珠帘。灯火映入,一个头发花白、身着黄袍的老者被太监搀扶着,缓缓步出。

  凝海一怔,起身相迎。

  此代的磐皇三十五岁便已即位,短短二十载,竟已苍老成这般模样了么?

  苍老的皇帝长久地打量着凝海。

  “一百七十余年的时光,竟未在道长身上留下丝毫痕迹。”他意味深长地说道。

  “仙法无量。”

  “来人啊,赏。”

  他的话说得极慢,拖得极长。一字一顿,显得疲惫又无力。

  话音刚落,便见一位侍女在太监的引领下,托着一枚檀香木托盘走了过来。

  那托盘上似乎放着一个长柄之物,蒙着素色的青玄锦布,显得十分庄重。

  “谢陛下。”

  凝海正要施礼,却听磐皇又道,“不知道长今日前来,所谓何事?”

  凝海微微一顿,抬起身来,直视着上方。

  “回禀圣上,贫道今日来,乃是有一上吉之兆要禀告圣上。”

  “吉兆?”

  似乎并不意外,磐皇苍老的面上一丝神色也无。

  凝海点了点头。

  “太白、犀木两星环月而行,三星连珠,已成双星抱月之相,主大兴。”

  “双星抱月?”

  磐皇略略一顿,依旧无喜无怒。

  只不过这片刻的犹疑,一旁近侍的太监已经凑了过去:“陛下,十三年前慧妃有孕时,这‘双星抱月’便曾现世。”

  “慧……妃?”

  苍老的皇帝顿时陷入了一场遥远而又晦暗的回忆。

  “就是蔓阙宮那位。”

  “哦……”

  他似乎终于找回了些记忆:多少年前,那个早早就殒命了的妃子。

  浑浊的眼珠转向凝海:“不过是普通的星象,为何道长称之为大吉?”

  凝海微微一笑:“圣上博闻广识,贫道不敢欺瞒。双星抱月确实只是普通的吉兆,不过,此次的抱月来得极是艰难,能有今日之星象,实属难得,确实可称得‘上吉’。”

  “哦?”

  “圣上可知,星辰运转,折射的是这人世之境。常人看这万千星辰,只觉其运行轨迹变化莫测,但若与人世种种一一对照,便不难看出其流转明暗的因由。而万物星运,相生相辅,星辰轨迹能从万物死生中看出因由,也能预示对应的命轨将会遇上怎样的境遇。”

  磐皇点点头,浑浊的眼珠终于有了一丝光芒:“道长所言不错,昔日先祖被万民拥戴,平定江山,上天便有启示,以九星连珠示我大磐必能成功。而当日文启太子突发急症,暴毙身亡,我大磐一时无后继之君时,主东宫的紫薇早已衰微了数月,直到先皇平定水患回朝时,才又重新熠熠生辉。”

  凝海颔首:“星辰轨迹与天定之人的命运从来都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那道长所说,本次星象来得艰难,可是为何?”

  “太白主气运,犀木主土木,两颗星辰之间,自古以来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曾多次相互映衬,与两者之间的那轮明月连成一线。而正因为双星抱月的星象出现得较九星连珠等更加频繁,因此,在我道中人看来,这虽未吉兆,却并非罕有。”凝海道,“然,本次的双星抱月却极为不同。贫道观天象已许久,见这太白星多次要与犀木成犄角之势,但这犀木星却多有回避之意。数月之前,这犀木星终于进入了三星连珠的轨道,而这太白之星却又游离于轨道之外,反复数次,波折颇多。”

  “那道长的意思……是这朝中还有其他力量滞阻?”

  磐皇的语气依旧疲惫而缓慢,但周围诸人听来,却皆是寒毛一竖。

  “这个……”

  凝海并未回答,只是端起茶杯,看着杯中茶汤幽碧,默默不语。

  近侍的太监见状,赶紧上前,低声在磐皇耳边道:“陛下,仙长乃世外高人,向来不理俗世,并不知情。”

  磐皇面色阴沉,沉默了许久,才终于对着一旁的侍从招了招手。

  “宣右丞、左丞,尚书令!”

  尖锐却又故作低沉的声音在殿中响起,如骨牌一般,点燃了内殿外、外殿外,甚至更远的声音。

  不过片刻,殿外的走廊上便响起了一串急促的脚步声。

  三位重臣携风而入,跪在殿下,按近侍太监所宣,将最近半年的国政仔细梳理了一遍。凝海则端坐一旁静待召唤。

  不过一盏茶的时间,与星象契合的两件国事便在三位重臣的商议下有了结果,“太白”和“犀木”两星所指已然明确。

  一是与云皋族的和谈,一是修筑卫城城墙之事。两者看似不太相关,但细细考量,却的确是相互契合之事。但自立秋时分开始,两者之间却的确多次出现各种反复,直到数日前,两者才都有了新的进展。

  “只是,如今出了暴民闹事之事,修筑城墙之事已经停工。”就听左丞补充道。

  磐皇眼中闪过一道冷光,“那和谈呢?”

  “尚未受到影响。”

  磐皇冷哼了一声:“果然,这些暴民是绝留不得了。”

  正要下旨,却见凝海放下了茶杯,起身阻道:“陛下且慢。”

  “道长有话要说?”

  “陛下可知,犀木星因是主土木,故而最忌疾疫?”

  “当真?”

  “医家有云,要去其症,先断其根。星象也是如此。其实我来卫都已有数日,见这城中疫症流行,心中便已明了双星抱月之相再现反复的因由。况且,”凝海又顿了顿,道,“这太白之星不仅主国运,也主君运,若是君上在此时贸然沾染上鲜血,恐怕……”

  话音刚落,便见近侍的太监刷地变了脸色,就连跪在殿前的三位重臣,身子也是不由地一僵。

  “道长可是在诅咒孤?”

  苍老的声音第一次有了变化——透着冷笑,令人不寒而栗。

  “凝海不敢。”凝海上前施了一礼,不卑不亢。

  “道长此行,原来是来劝孤放过那些暴民的性命。”

  洞察过千万人的眼睛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早在他进入大殿的那一刻起,君王便已看穿了他的心思。

  “星象、国运、君运、民生,皆为一体。”凝海唇边也扬起一丝笑意。

  磐皇陷入了沉思,周边的大臣、太监皆是面色惨白,不敢多说半个字。

  象征时间的沙漏极细极轻的漏沙声在殿内持续不停地响着。

  大殿上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无人说话,无人敢说,死一般的寂静将整个内殿渲染得既冰冷,又灰暗。

  终于,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忽然极为疲惫地叹了口气,道,“罢了,既是如此,便多留那些暴民几日的性命。”说着,扶着两旁的侍女,拖着一副苍老的身躯又回到了帘幕背后。

  在场众人皆是长出了一口气,凝海正要坐下,却又听得皇帝苍老的声音从帘幕后幽幽传来:“这城中的疫症,道长可有法子化解?”

  “请陛下给贫道三日时间,三日之后,贫道定能控制住这城中的病症。”

  “三日么?”

  “是。”

  “若是三日之后,疫症仍如今日这般呢?”

  声音虽然平淡,言语之中的杀伐之意却丝毫不弱。

  “若疫症仍无缓解之相,贫道愿意以命祭天,用我仙道精魂为陛下扭转这星运。”

  “很好,”苍老的声音笑了起来,“那孤便在这王座之上,静待道长的喜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