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道不远,三五反复,人世纷争,兴衰交融,乱世出英雄,浮华藏惊涛。
神州大地之上,自北朝一代天骄天启宗杨起过世后,太子杨毅继位前夜,身死宫中,严查之下,后宫秘闻东窗事发,天启宗杨起不能育子的消息得以证实,各地亲王举兵进京勤王,清污扫腻。
诸王领兵汇集京都永安,为争皇权,相互构陷,清剿党羽,以其中五位亲王最盛,引军祸乱于京,致使朝野震荡,人人自危。
眼见国将不国时,北朝隐卫天机阁挺身而出,一夜之间,永安城中刮起血雨腥风,五位亲王尽诛于九幽台上。
在阁主鬼无欢的力举下,一直未参与皇位之争的湘王杨刚,登基为帝,年号定安。
自此平息了两年之久的问鼎之乱,经此动乱北朝元气大伤,举国上下人心四异,四海之内波涛暗涌。
定安五年,辽东奏报,边关突发战事,详查之后,得知乃漠北游牧之民,因冬逢雪灾,人畜尽害,残存之人无奈之下越界夺食求生,不足千人,其中近半皆是妇孺,根本算不得战事。
奈何,就是这瘙痒之举,却像星火点燃山林,四海九州诸侯听闻此事,纷纷以平乱为由招兵买马,暗中割地自封,渐而相互讨伐,顷刻之间北朝烽烟四起。
皇帝杨刚天性软弱,面对举国烽烟,不敢出兵讨逆,命十万将士陈兵函谷,只求关中无战,保其自身,任其诸侯相互割据讨伐。
湘南守将李泰,在杨刚为湘王时,二人相识,见烽烟四起,主动请旨替君讨贼,不想受奸人构陷,请旨不成,反被以不臣之心问罪,为求自保,以匡扶天下之名,举兵起义,因军起湘南,故名南军。
李泰镇守湘南期间,赋有贤明,饱受割据战乱的英才闻此义举,纷纷前来相投。
天意使然下,李泰广纳英才,协长子李成,次子李陵,及义子李安,李天阳,义女李嫣等贤良之才,逐鹿九州。
几年征战间,先占荆襄,后平巴蜀,之后北上攻克中原,招降辽东、奇袭江北,于定安十二年,攻破关中,兵临皇城永安。
两军于城下对峙半月,陆炎坤孤身前往陇右,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关陇三世,举兵五万配合李泰围攻永安。
大兵围城时,李嫣率暗影卫潜入城中重创天机阁,北朝皇帝杨刚得知后,惶恐不可终日,准备开城请降,遭鬼无欢力阻,杨刚不敢一意孤行,按中写下血书派使出城请降。
降书尚未送出,李泰收到的湘南故里发来的噩耗,家中遭受仇家报复,族人尽灭,只有幼子李易幸免。
李泰认为是天机阁所为,愤怒之下,下令发起总攻。
鬼无欢独木难支,知大势已去,率阁中精锐,保护皇室逃出永安。
李泰命义子李安率军追剿,于甘凉大漠中,俘获杨刚及出逃的皇室族人,鬼无欢无奈带着阁中精锐,逃出玉门关外,蛰伏于西域。
皇帝杨刚及皇室族人,被带回永安后,尽诛于九幽台之上,自此北朝覆灭。
李泰以军号为国名,建立南国,定都永安,年号定疆,帝号南武。
景王李成晋封为太子,义女李嫣晋封为长宁公主,册封幼子李易为逐鹿王,永驻国都。
李易受封时不喜‘逐’字,求去‘逐’为鹿王,李泰怜爱,同其所请,举一国之力独宠,宫中宝物尽赐之,并赐其免死金令,于南城开设府邸,集文武高绝之士,教习守护。
李安因俘获杨刚有功被封为定西侯,执掌陇右兵马。建国次月,命太子李成同李天阳率军攻打江南。
定疆二年,平定江南,覆灭名满天下的天剑山庄,收神兵七星剑七把献与李泰,李天阳因平定江南有功,被晋封勇武侯,自此神州一统。
定疆五年,李泰命定西侯李安领兵西征,追讨余孽光复西域,李安兵至敦煌一带,李泰突然驾崩,寻猎西域之事就此搁置,领兵陈于玉门关,与西域诸国言和,西域诸国愿以属国自居岁岁朝贡,自此李安驻守边关,守护南国西北门户。
李泰死后景王李成继位登基,年号神武,誉称南景帝,晋封李天阳为上将军,统领九州军马。
当年攻打关中时,因陆炎坤以一己之力说服关陇三氏,合力攻破关中有功,被景帝封为丞相。
定西侯李安请求兵发西域,面对南国百废待兴,在陆炎坤的建议下,景帝下令止戈戍边,生息养民,兵戎一事暂且搁置。
因湘南故里劫难,景帝的妻子尽去,迎娶李泰义女李嫣为后,收编暗影卫,成立天狼府,赐名天狼卫,代天子视察天下。
在李泰过世之前,多次有意传位于幼子李易,却因李易的母亲曾沦落风尘,被视为出身不正,受到群臣反对,加之李易主动拒绝,此事方才作罢。
年岁相差三十的兄弟二人,也因此生出嫌隙,自景帝登基,鹿王李易渐失往日的恩宠,二人的关系变得极为特殊,彼此之间既不相亲,也不相害。
故事就要从这长大成人的鹿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