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山野奇遇(一)
戏近尾声,重量级人物开始粉墨登场,“冠军十八骑”这边“枪骑”亮相,“赤县十八骑”的探花郎、单父(今山东HZ市单县)人“追风枪”吕泽闪亮登场。
“枪骑”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剑弓,号称无惧无畏敢斗士,更是王贲倚重的得力干将。
剑弓是七星骁将之一,战功卓著,晋封中更。
吕泽家学渊源,家族功夫博大精深。吕泽父亲吕文精通堪舆、青乌、青囊等玄术,没有继承吕家武学。
然而,吕泽没有走父亲的路,而是拿起了枪。由于得不到父亲的指点,故而当肃潇邀请吕家人去东北肃慎参加肃桦继位典礼时,吕泽毅然跟随前往、进入江湖磨练。
结果,此行获益良多,吕泽将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
附王炎《吕待制所居八咏·半隐》一首:
举世竞宠利,嗜进无肯休。
山林槁项辈,又乏经济谋。
朅来半隐寮,再拜瞻吕侯。
袖手辞富贵,结庐清且幽。
我从为儿时,久矣闻风流。
父老数时贤,若人真少俦。
已覆金瓯名,姑作绿野游。
四海望霖雨,争欲挽之留。
向来钓璜老,一出扶宗周。
廊庙方侧席,公肯幡然不。
附刘克庄《送赵司理归永嘉》一首:
终岁闭柴荆,于君面尚生。
客谈花判健,民道李官清。
方喜片言折,忽因微罪行。
吕侯今秉钺,羔雁必来迎。
枪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但是刀刃锐长,还未脱离矛头形式。枪谱载:西方有武吃氏,民以勇悍,不论男女都娴熟武艺,艺精者王,群众慴服,莫敢有违;其族尤以长枪法著称,枪长七尺至八尺,金其锋而以木为柄,舞动时寒星点点、银光皪皪、泼水不能入,用以临敌矢石所不能摧,此有枪法之始也。
由此看来,枪疑似传自西域羌戎。枪的用法主要有: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等。
一代新人换旧人,吕泽三枪击败剑弓。吕鸿见识过吕泽枪法,这次对它有新的感悟,不禁叫好道:“好,好,好枪法啊!”
借李咸用《边城听角》记录这场枪战道:
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
细引云成阵,高催雁著行。
唤回边将梦,吹薄晓蟾光。
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
第十七场压轴戏由“冠军十八骑”的“矛骑”主演,配角是“赤县十八骑”榜眼、六县(今安徽六安)人“丈八蛇矛”英布。
“矛骑”名唤休牧,通武侯儿时玩伴,有王贲“右臂”之称,更兼“气吞山河秦川勇士”的美誉。
休牧是七星骁将之一,战功卓著,晋封右更。
英布父亲、皋城守英帛就是武将出身,尤其擅长矛技。英布受父亲影响,再加生长的魁梧力大,自然而然地走上了操矛练武之途。
幸运的是,英布除了得到英帛的耐心指点外,又结识了冶炼师陶安公。后者不仅为英布量身定制了丈八蛇矛,还传授了一套矛法。
英布没有辜负英帛、陶安公的悉心栽培,终于将丈八蛇矛练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附苏泂《晨起长哦后山秋怀十诗饮水一杯清寒彻心》一首:
长哦十秋怀,清韵绕屋梁。
曲逆有饿死,英布刑而王。
向来为长公,甘受三径荒。
一身讵无馀,百年信难量。
附周昙《前汉门薛公》一首:
黥布称兵孰敢当,薛公三计为斟量。
上中良策知非用,南取长沙是死乡。
矛至迟始于周代,为兵刃中最长之物,故有丈八蛇矛之称。蛇矛通体铁制,由矛头、矛柄、矛鐏三部分组成;矛头长二尺余,扁平,弯曲如蛇形,两面有刃,故称蛇矛。
从战国晚期开始,较多使用钢铁矛头,矛头的形体加大并更加锐利。主要架式为刺、挑、戮、划等。
即使休牧这样厉害的角色仍然奈何不了英布,两招就败给了“丈八蛇矛”。
用释原秒《偈颂六十七首其一》警醒这场矛战道:
指天指地展戈矛,直至如今战不休。
假使群灵都杀尽,一身还有一身愁。
附陆游《对酒》隐喻道:
温如春色爽如秋,一榼灯前自献酬。
百万愁魔降未得,故应用尔作戈矛。
最后,“冠军十八骑”由“戟骑”收尾,“赤县十八骑”状元公、十五岁的下相人“十字双戈戟”项籍来奏绝响。
“戟骑”实名祝成,自幼追随王贲,有王贲“左臂”之称,战场上所向披靡、杀人如麻,被誉为秦军英雄,晋封少上造。
特别一提的是,祝成作为七星骁将之首,应对许济、许日、靳寨、魏杨等人发起的荥泽突袭战方法得当,保护王贲有功。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匹敌万人的本事。”
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直到遇到一位真人,成就了项籍的盖世戟法。
陆游《项羽》描述道: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张耒《项羽》描述道:
沛公百万保咸阳,自古柔仁伏暴强。
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
李新《项羽庙》写道:
平生虎力鼎可扛,愤气不作咸阳降。
江东子弟累千百,谁知国士元无双。
一夕楚歌四面起,伯图未就人怀邦。
自古功业有再举,何不隐忍过乌江。
戟为古兵器之一,创于弓箭之后,形与戈略同,皆横刃也。实际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它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
因此,戟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戟的出现推动了战国时期的到来。
英雄也有垂暮时,祝成刚一亮相,一招就被“十字双戈戟”扫落马下。
用诗经国风《秦风•无衣》留念这场戟战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附杜牧《赤壁》陪衬道: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总之,用杨维桢《寄小蓬莱主者闻梅涧并简沈元方宇文仲美贤主》赞赏“赤县十八骑”道:
罗浮主者是仙才,东老诸孙亦俊哉。
风雨春城花落尽,江山故国燕归来。
酒盟自有乌巾在,笑口应随皓齿开。
十八仙人重会处,劫灰不到小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