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幼时和尉澜一起长大的玩伴,他算得上是尉澜童年时期非常特殊的一个朋友,李铁两岁的时候跟随爸爸妈妈从江西来到东城,那时老家还有两个姐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爸爸收废品,妈妈是轻微的先天性精神病患者,能和人正常沟通,简单的操持一家三口的生活,但是脑子有时清醒,有时糊涂,倒是也不妨碍一家人正常的生活。这家人来到东城,无依无靠,花费三十元每月租了尉澜楼下拐角处一家原来做自行车修理铺,后来被荒废了的储藏室,三口人挤进不到十平方米的空间,外加收回的废品……
就这样,大家成了邻居。小区里住的,大部分是东城市政府下属的东城市政维护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房子也是单位分配的福利房,于是,看上去衣着光鲜、端着“铁饭碗”的国家公职人员,和在低矮潮湿的储藏室过着城里最不堪的近乎乞丐的生活的这一类人,自然衍生出了一条关乎生计优劣的歧视链条。
大多数邻居看不起这家人,不屑和他们说话,更谈何做朋友。尉澜和李铁同岁,但是生日比他小半年,住的也最近,从尉澜刚会走路那会,他们应该已经是最好的朋友,尉澜的妈妈不但没有嫌弃这家人,还经常把李铁带到自己家,给他喂饱饭,洗干净澡,再和尉澜一起下楼玩耍。李铁虽然身材高大,从小就满脸横肉,但是性格温顺、内向,再加上从小产生的自卑心理,他一直就喜欢这样低着头,慢吞吞地走路,慢吞吞地说话。
自从这家人住进来,尉澜的妈妈就从来没有卖过废品,家里的废旧报纸、纸箱、饮料瓶,随时收集,随时顺带扔到了李铁家专门存放垃圾的角落。李铁的爸爸,看在眼里,感激在心上,从小就教育李铁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护尉澜,再加上李铁从小就比一般人个头大,自然而然当了她的哥哥。到了李铁和尉澜上初中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他的妈妈傍晚的时候拎着一个破旧的化肥袋子,说是去买菜,从此就再也没回来,爷俩找遍了东城市所有的角落,报了警,贴了寻人启事,都无济于事,再后来,在东城市,就剩下李铁和爸爸两人相依为命。
等到尉澜上了高中,李铁就辍学在家,开始到处打工,慢慢地在工地磨炼了很多年,现在在东城最大的龙氏建筑集团站稳了脚跟,虽然也是每天十二小时在工地劳作,但是和公司签了劳动合同,享受了五险一金,就这样,前年还在工地媒人的撮合下,和同在龙氏建筑集团保洁部的大他两岁的玉妹结了婚,当时妈妈还借给他几万块积蓄,帮李铁在这个老小区付了一套小平方二手房的首付,让他体面地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