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依旧是冷的,寒风依旧能冻得人瑟瑟发抖。
曾老牛把老伴叫进房中,许久未出来,过了许久把大儿子叫进去,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只看见曾大传从房内出来后一言不发,经抽起烟来。
曾家大儿媳妇生了个丫头的事情早就传开了,乡里乡亲遇到也都做出恭喜状。吴秀娥看着这个面目白净,浓眉大眼的女儿,还是没想好名字。
曾大传在屋内来不停踱步,这时听到有人说话,大步走出,只见一对年轻夫妻一脸喜悦说“这是给孩子娘拿的两只黑脚公鸡和,补补身子,还有一些现银,你们拿着,孩子放心交给我们吧”,话巴,曾大传的母亲进屋,“秀啊,远房亲戚来看看你和孩子,你身子虚弱,还需要静养不宜吵闹,孩子我抱孩子出去给他们看看”。秀娥道“那娘你慢些,不要让孩子见了风”。于是,曾大传母亲便把孩子抱出去,给了前来的小夫妻。这对夫妻成亲多年,未曾有一子半女,看到娃娃长的好看的很,笑的合不拢嘴,用棉被包好娃娃,便转身离去了……寒风呼啸着,曾大传站在门外抽着烟。
曾老牛和老伴对视一眼,便催促“你去看集市是看看,有没有要石头”,曾大传的母亲转身拉起满身是泥的曾小七,“真是七岁八岁狗也烦,这个家有那么多没用的人等着吃饭,你可给我省点心”
躺在床上的在吴秀娥一直不见女儿,便起身下了床,小阿吴和妹妹小二正玩着,见母亲下床,跑快来“娘,你要拿什么,阿无给娘拿”,秀娥道“妹妹被婆婆许久,你去看看,让婆婆送过来”,阿无跑到婆婆面前奶声奶气说,“婆婆,妹妹呢。娘在找妹妹”,婆婆可怜道“我可怜的孩子,你的妹妹,被你父亲送人了。你去告诉你母亲,不好太难过,孩子可还可以再有。”接下来几天,就吴秀娥不吃不喝无声的反抗,但这家人的血都是冷的,最后终究是不了了之。
后里村虽然不算富裕,但民风淳朴,男女都可以入学堂读书写字,考取功名。再阿无的三妹妹出生的当年,她也已经满5岁,秀娥决定把5岁的阿无送入学堂。
三月渐暖,秀儿生产后的身子也将养一二了,遂一大早带着五岁的阿无到学堂见先生,先生是个胡子花白的爷爷,阿无一见便呆呆得盯着呼嘘看,根本没听到母亲和先生在说什么,只知道母亲求了好久,先生才同意5岁的小阿无入学。
日后的一个月阿无就和同村的姑娘一起去学堂,这些姑娘大多七八岁的样子,大多大阿无几岁,所以自然也都照顾她一些。不像阿无的小叔叔曾小七,年七岁还只知道大打架偷吃,全不知疼着两个小侄女,不只曾小七!
阿无还有两个姑姑没有嫁人,最小的四姑巧姐13,三姑莲姐,15,二姑翠姐19,大姑红姐22,也就是阿无出生时去请产婆那个,三年前就嫁人了,婆家就在三里地外的周庄,一有委屈三天两头回娘家哭诉,回家也没见买什么吃的,全然空着手来的。却从不见秀娥回娘家诉苦,反而还要补贴娘家哥哥。秀娥虽好强,却很是无能,在这个曾家仿佛秀娥和两个女儿一直被忽视,但好在她们有自己的事情做,母亲刺绣裁衣,阿无和妹妹在一旁嬉戏玩耍,玩累了就缠着母亲要点心,甚是调皮可爱。
但好日子不长,也就一个月的时间,曾老牛一次收到了在宁城的亲戚来信,信中说到近两年做了生意,赚了一一些银子,让曾老牛有需要可找他们帮助。
曾老牛一看别人发了财,便觉得宁城是个好地方,于是安排曾大牛去宁城,让秀娥也跟着一起。秀娥说“我孩儿一个5岁,一个三岁,哪能离得了娘”曾老牛反驳道“小二三岁,年龄尚小,你婆母身体欠安,再加上小七还小又要照顾那么所人,所以你把她送到娘家母亲哪里养着,阿无已5岁便让她在家”,“爹,我娘要照顾大哥家两个孙儿,弟弟家两个孙女,没有精力顾小二”,老牛强势道“我就不信照顾不了一个三岁娃娃,我去你娘家说,你现在就去收拾小二行李,随我去你娘家”。
秀娥不敢忤逆,便收拾行李跟着去了码头娘家,到了码头娘家,秀娥父亲,红岩出来迎接,已红岩已是年近七十,待外人素来宽容,了解了老牛的来意后,便把小二留下了,然后只见一位和蔼可亲的婆婆从屋内走来,从秀娥手中接过了小二,小二素来与姥姥亲近,开心得抱着姥姥一直亲,秀娥跟着进屋说道“公爹让大传远门做生意,我婆母你知道的,平时我公爹都是捧在手心里的,只能回来求着母亲帮我照顾几个月,几个月便回来”母女俩简单聊了几句,秀娥便随着老牛回去了。三日后,曾大传便携妻南下,前往宁城。
这可把阿无哭坏,母亲天不亮就走了,阿无醒来不见母亲,便哭着闹着要母亲,老牛道“你爹娘出去挣钱给你们花,别哭”,婆婆道“哭哭哭,就知道哭,烦死了”曾小七在旁边呆呆看着,仿佛看不懂阿无为什么哭,大哥大嫂为什么走了。
还是三姑莲姐心细,抱起阿无,一边抱一边哄“阿无不哭阿,阿无乖,姑姑在呢,姑姑晚上搂阿无睡觉好不好”,这样才安抚下来,阿无一边抽泣慢慢睡着了,晌午饭都没有吃,也没有去学堂,阿无醒来,想起早上母亲不在家的事实,一个呆呆想着,也不觉肚子饿,就觉得从此无可依靠。
莲姐来看阿无,发现阿无醒了,抱起给阿无洗了脸,便哄孩子把饭吃了,阿无盯着这个三姑一直看,说到“姑姑你真好”,便主动依偎在莲姐怀中,此时此刻,仿佛就在母亲的怀中。莲姑在接下来两年里都是承担着母亲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弥补阿无对母亲的需要。但这两年除了这个姑姑,七岁的阿无看清楚一些人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