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如果你还没开始想这些,我建议你们现在开始想
唱完诗,苏老师开始介绍嵇康的生平。
嵇康(公元224年-263年,一作公元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他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然不注重打扮。后迎娶魏武帝曹操之子沛王曹林的孙女长乐亭主为妻,育有一儿一女,因而获拜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氏掌权后,隐居山林打铁拒绝出仕。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而遭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死前,嵇康在刑场上要来焦尾琴,当众弹奏千古绝唱《广陵散》,曲毕,他把琴放下,叹息道:“从前袁孝尼(袁准)曾跟我学习《广陵散》,我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广陵散》现在要失传了。”说完后从容就戮。
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名列“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遇对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
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又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今有《嵇康集》传世。
……
在古典文学史上嵇康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出生低微,凭才名而晋升社会权贵之列,但在那个社会结构剧烈变动、波诡云谲的时代,他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和成就、特立独行的人格因难以与时代兼容,盛名之下危如累卵,即便归隐山林不问世事也不能避开世俗的叨扰,最终英年早逝。
说着说着苏老师忽然落下泪来,叹息道:每一个动荡的时代,各行各业都会涌现出领冠当时的人物,他们是极致的探索者、新事物的建设者,他们忘我地追求,不舍昼夜,成就斐然,但与此相应的是,他们往往因为自己创建的新事物过于超前、受时代普遍的环境所限不能为世俗所接纳,所以我们看到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怀才不遇,在现实中屡受磨难,比如老子骑青牛出关,孔子周游列国,屈原投江,嵇康就戮,李白遨游四海,杜甫大半生逃难,辛弃疾半生不能仕,苏东坡一生被贬……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也是最神奇的地方。这些人纵然一生困顿,有的甚至饱受打击,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倒下,反而因为苦难而深入民间,对天下苍生和宇宙运行的规律有了更直观、平实、深层的感悟和悲悯。这些感受沉淀到他们的生活中,灌注到他们的作品中,变成一部部绝美的作品,经世人传播散入平常百姓家。
通过这些作品,他们高绝的才华和品格构筑了这个民族最底层的文化基因被传唱至今,到今天仍在规范和激发我们的行为和思想,常见常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这就是艺术的价值!
说到这儿,苏老师不落泪了。他合上扇子又迅速啪地一声打开,双目炯炯有神、神采飞扬地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开始总结陈词:虽然史上也不乏能够实现艺术和现实理想高度合一的人,但这样的天才并不多见。如果你们中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也不反对,而且会与有荣焉,但人的时间和能力毕竟有限,大多数人都是俗人,所以无论哪个时代,嵇康和与他类似的那些人都是大多数。他们的人生至少说明了一点:艺术的生活和生活的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我希望你们在座的每个人都能够细心地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如果你听懂了,我不枉此行,如果你没听懂,说明还需要更多时间和经历去懂得这些。生活和理想是在座每个人——包括我——毕生的课题,这两者的融合很复杂,但其实也很简单,越简单越好,如果你还没开始想这些,我建议你们现在开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