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许国的求救,楚国知道跟晋国的交锋是避免不了了,不过楚国并没有选择正面跟晋国交锋,而是学晋襄公的样子找了一个出气筒。
陈国和蔡国,在楚国看来,他们亲附晋国的样子也真的很欠打。
比起许国,陈国和蔡国的忠诚度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在面对楚国的时候,他们没有像许国一样在对手的步步紧逼之下报出大哥的名字,而是直接就求和了。
有这样窝囊的小弟,晋国也是很无奈的,不过随着陈国和蔡国成了楚国的新小弟,麻烦反而也来到了楚国这边。
于是与晋国争锋的思路也要重新整理一下了,毕竟自己的小弟肯定是不能乱动的。
楚国要重新整理思路,但是晋襄公可不会解除对许国的包围以留时间给楚国进行思考,所以要用什么办法才能解除晋国对许国的包围就成了楚国最头疼的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还在紧紧的抱着晋国大腿的郑国就出现在了楚国的脑海中。
打完陈国的主意打蔡国的主意,打完蔡国的主意打郑国的主意,如果这是一场比赛,就目前而言晋国已经落后楚国好几分了。
不过晋襄公并没有因为陈国和蔡国的反戈就准备放弃自己的目的,所以,怎么重新规划与楚国争锋的思路,这也成了晋襄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快这个问题就找到了答案。
看到陈国和蔡国的反戈后,晋襄公决定暂时解除许国的包围转而向刚刚还在和自己亲昵现在却躺在楚国怀抱里的蔡国进攻。
进攻蔡国,晋襄公只是改变了对象并没有改变方针,用的还是拿小弟出气那一套。而楚国一看刚亲附自己的蔡国又被晋国包围了,也很无奈,他表示已经厌倦了这样的方式,所以这一次他决定不再到处去找出气筒了,而是选择强硬的跟晋国正面一较高低。
楚国既然有这个想法,晋国当然也不会躲躲闪闪,于是两强正面争霸的架势就此拉开。
晋军和楚军相隔一条河两军对垒,晋国领军的是晋襄公的老师晋国大夫阳处父,楚国领军的是令尹子上。
大战一触即发,阳处父却不着急于进攻,而是找人给子上带去了一句话:“咱都是文明人,动手前先把话讲清楚了。我带着这么多人在外面,也挺辛苦的,粮食吃了不少,钱也用了不少,人也累了。你要是真想打,那我就先后退三十里,缓口气,你可以渡过河来,把军队的阵型布好,什么时候打、怎么打,都由你说了算,好吧。”
话传到了子上这边,阳处父就安静的坐在车上等着,但是子上这边却开始闹分歧了。听到阳处父话后,子上没有过多的考虑就要渡过河去和阳处父打,但是前令尹子玉的儿子大心却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父亲战败城濮的阴影还未散去,在他的内心一直充满着对晋国的恐惧,大心把他的忧虑说给了子上听:“晋国人从来不会讲信用,我们要是真听他的渡过河去跟他们打,谁敢保证晋国人不会在我们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向我们发起进攻,到时候楚国要是全军覆没于水底谁能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确实,大心承担不起,子上也承担不起,这样的失败让整个楚国都承担不起。
听完大心的话,子上很快也就冷静下来了。
但是不能渡过河去打,那也不能就这样一直耗着吧,阳处父说他们辛苦,说他们粮食吃得差不多了,说他们钱都用完了。可是晋国的士兵是人,楚国这边的士兵也是人啊,也需要吃饭花钱的好不好,这样耗谁都耗不起。
仗总是要打的,不是你先打就是我先打,你阳处父叫我过河去打,那我也可以叫你过河来这边打啊。
这个主意很快就在大心和子上之间达成了共识,并且迅速就制定成了楚军的战术方针。
于是,子上也很有风度的向阳处父传话:“你说我渡过河去打这仗你可以先后退三十里,那么我也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你要是渡过河来打,我也可以后退三十里。”
子上以为自己有模有样的学了阳处父一招就可以把这个难题又推回给他,但是子上还不知道,阳处父能想到这招,那他就还能破这招。
听完子上的话后,阳处父向子上表示出了微微的敬意,然后脸上便露出了诡异的笑容。当然,阳处父不是笑自己有多聪明,而是笑子上实在是太傻了。
阳处父不仅知道当自己提出后退三十里后子上还是不会轻易渡河的,他还了解子上也会以同样的问题反诉给自己,并且阳处父还能了解千里之外的楚成王是一个怎样的人,所以阳处父早就制定好了对付子上的方针。
当年城濮一役,晋文公虽然嬴了子玉,但他却没有办法彻底打败子玉。在那样的一场战争中晋文公看到了子玉非凡的领军能力,从那之后子玉也就成了晋文公心里的一块石头,晋文公没有办法铲除子玉,但是全身而退的子玉回到楚国后却让晋文公收到了一个手舞足蹈的消息,子玉自杀。
所以从这件事情上来看,阳处父就能坚信楚成王是一个怎样的国君。
阳处父答应了子上,子上便把他的军队后撤三十里等待阳处父过河来一决死战,可是后撤的子上左等不见晋国的军队,右等也不见晋国的军队。
这时候子上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难道阳处父在渡河的时候被水冲走了不成。
当然,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真正的原因是阳处父根本就没有对晋国的军队下达渡河进军的命令,而是颁布了另一条命令,准确的说是一条消息,更准确的说是一条谣言,一条足以要子上命的谣言。
子上做梦也想不到,怎么也等不到阳处父的他在焦急中却等来了一条消息:楚军败逃了。
在子上看来,这真是一个笑话,我一兵一卒未损,何来的败。我一城一地未丢,又哪来的逃。
一头雾水的子上来到河边,对面已经看不到晋军的影子了,从留下的痕迹来看,阳处父应该是班师回朝了。
阳处父回晋国去了,这就让子上更加的迷糊了,阳处父未打一仗,未夺一城,未杀一人,他哪来的自信班师回朝的。
子上现在搞不明白,那他也就永远明白不了了,只有阳处父知道自己已经赢了,他没有动一兵一卒就将楚军令尹子上的人头提走了,虽然子上的人头现在还长在他的脖子上,但很快就不是了,阳处父用来提走子上人头的武器就是那句“楚军败逃了”。
春秋的战争总是这样的,虎头蛇尾,见阳处父领着晋军回晋国了,子上也觉得没有追过去的必要了。
就这样,大家之前闹得还是挺凶的现在就草草收场了。
战斗结束了,但是战争还在继续,只是子上还不知道,阳处父放出来的武器正在一步步逼近自己。
“楚军败逃了”的消息很快传回到了楚国,而在楚国将有人拿起这句话当做武器来杀死子上,那么谁能在楚国杀死楚国的令尹呢,此人绝非一般人等,这个随手操起家伙就想要子上命的人正是楚国的太子商臣。
商臣为什么这么急于杀死子上呢,那是因为他的太子之位差一点因为子上而旁落他人
他们的故事还要从楚成王为楚国挑选太子开始讲起。
当初,楚成王正在自己的儿子之间为楚国的储君寻找一个合适的人选,并且,他的心中也已经有了一个合意的人,这个人就是商臣。当时作为楚国令尹的子上得到了楚成王的信任,所以楚成王在确立太子的人选之前找到了子上商量这个事,并且把自己的想法也告诉了子上。
国君想要立太子找到令尹商量,多半是走一下流程,无非就是想从令尹这里得到支持,可偏偏子上不懂这里面的意思。
子上表达出了跟楚成王不同的意见,他并不认同楚成王要立商臣为太子的想法。
子上的理由很简单,在他看来这个时候立商臣为太子是不合时宜的,因为楚成王并没有老到还不能理政的地步,楚成王的年富力强就代表着楚国的太子将会有一个漫长的等待期,在这个漫长的等待过程当中谁也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如果太子一旦失职或者楚成王又有了新的意中人,那到时候如果罢黜太子则一定会为楚国招来一场严重的内乱。
子上是楚国的令尹,除了楚国国君之外,他是第一个要为楚国的稳定和未来负责任的人,所以他才极力的劝阻楚成王这么早的就立商臣为太子。
当然,为楚国的未来稳定考虑只是子上劝阻楚成王立太子的一点理由,不过在子上的内心从未真正的认同过商臣才是他极力阻止楚成王的根本原因。
商臣那双像胡蜂一样的眼睛,像财狼一般的声音给子上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子上的内心早已给商臣定论为一个残忍至极的人了,子上认为这样的人是绝不可能为楚国带来荣誉的。
子上在极力的劝阻着楚成王,但是楚成王却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商臣还是早早的就被楚成王立为太子了,这也就为子上的杀身之祸埋下了伏笔。
子上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他怎么阻止楚成王立太子的事还是让商臣知道了,商臣便把这个记着了。
于是怎么收拾子上就成了商臣的主线任务。
商臣准备好了等待,他想等到自己继位的时候再收拾子上,那时候会轻松很多,不过已经做好了等待准备的商臣没有想到收拾子上的机会会来得这么早这么突然。
与晋国两军对持子玉竟然无缘无故后退三十里,他竟然没有做任何行动就带着兵回来了,让天下的诸侯都看到了楚国的弱懦。
这合服常理吗?子玉觉得合服常理,但是商臣觉得不合服常理。他觉得,能解释子玉这种行为的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子玉接受了晋国的贿赂。
当商臣把这个答案告诉楚成王的时候,子玉已经没有机会进行解释了。当然,商臣也没有必要再去调查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了,因为这就是商臣想要的答案,他只需要把事情的经过简单的告诉楚成王就可以,接下来的一切楚成王都会帮他做好。
这就是楚国令尹的宿命,战场上没有人可以杀得了他们,但是回到自己的国家后没有带来胜利的,都将走向死亡。
没有人会去为子上探究死因的背后,他率领楚军与晋国对持不战而退三十里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确实足够让他死一次了,子上的行为毫无疑问让力图争霸的楚国又一次输给了晋国。
历史总是那么的无情,人力总是很难去改变,子上无力回天,晋襄公也舒服不到哪去。
延续晋文公留下的霸业,这是一条漫长又充满险阻的路,天下从未真正的安定过,楚国消停了又会起来闹事,压下去了又会消停一会。这不南边刚把楚国搞了一搞让他安静了下去,西边的秦国又开始不消停了。
晋襄公三年(公元前625年),也就是崤山之战后的三年,经历了战败的秦国用了三年的时间休养生息后,秦穆公决定再一次派遣孟明前去攻打晋国。
这一次只为复仇而来,三年前出征的秦军是奔向郑国而去的,但是却成了晋襄公的刀下之魂,秦穆公是不可能咽得下这口气的。
孟明作为这次出征的将领再合适不过了,三年前他带着耻辱回到秦国,秦穆公不仅没有处罚他,还重新重用他,所以现在让满腔仇恨的孟明带着秦穆公咽不下的那口气来到晋国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孟明信心满满的要报三年前的那场战败之仇,但他不会想到,虽然秦国经历了三年的休养生息,但这一次晋襄公还会让他再尝一次失败的滋味。
当孟明的秦军和晋襄公的晋军在彭衙遭遇时,胜利的果实再一次被晋襄公拿走了,孟明不得不再一次吞下战败的苦果。
这一次除了随孟明而来的秦国士兵和三年前不是一群人之外,这场战斗的结果和在崤山的战斗是一样的,秦军大败而回。不过有意思的是回到秦国的孟明依然没有被秦穆公抛弃,这也让这次的失败成为了转折点。
回到秦国后的孟明大彻大悟,在经历了两次大败后的他将要发生本质的变化,孟明的欲望是强烈的,当强烈的欲望给他带来失败的时候,他选择了放弃这欲望。
在经历过这次失败后,孟明才真正认识到秦国跟晋国的差距不仅仅在于战术和运气,而在于实力,全方面的综合实力,所以这一次他回到秦国后要做的事不再是想着怎么复仇,而是安下心来治理秦国,修明政事,恩泽百姓。
他知道这才是缩小秦国与晋国差距的唯一办法,孟明的信念是坚定了,态度也是端正的,所以秦国也就从此走上了一条发愤图强的道路。
孟明在经历了两次大败后的变化是明显的,这逃不过赵衰的眼睛,这样的变化让赵衰产生了警惕,赵衰知道如果晋国面对的还是一个狂妄的孟明,那么晋国就不用为自己的安危有一丝的顾虑,但是现在的孟明却让他看到了危险。
冷静的敌人永远是最强大的,现在的孟明就正在慢慢成为那个强大的敌人。
所以赵衰告诫所有的晋国大夫:如果孟明再一次带领秦军前来,那么对付他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开他。
赵衰说这话的时候是不是认真的我们不知道,但是听的人肯定是不认真的,因为仅仅在孟明的身上尝到胜利的滋味一年不到后,所有的人就都已经忘记了赵衰说过什么。
就在孟明败走彭衙的同一年年底,晋国派遣了他们的大夫先且居联合宋国、陈国和郑国组成联军向秦国发起了进攻。
晋国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攻打秦国,他的目的是单纯而又可爱的,因为前阵子你跑过来打我了,所以我现在就要去打你。
战斗的结果不出意外,晋国又在秦国的身上过了一把打胜仗的瘾后便扬长而去,留下的只有默默哭泣的秦国。
秦国到底是造了什么孽,接二连三的败在晋国的手下,以后还有面子在诸侯间混吗。
说起面子,这东西是要看人的,在弱者那里是耻辱,那是永远挂在身上拿不掉的包袱。但是在强者那里面子就是加速器,强者所要改变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面子。
秦穆公现在明白了这个道理,孟明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仅仅一年之后,浩浩荡荡的秦军就再一次奔向晋国来了。
这一次秦军领头的是秦穆公本人,他带着视死如归的秦军将士在向东行进渡过黄河后做了一件事,一件被后来的西楚霸王项羽效仿事。
从秦国出发渡过黄河后秦穆公便下令把所有用来渡河的船只全部烧毁,这便是破釜沉舟。秦穆公知道秦军跟晋军比战斗力没有优势,所以他觉得秦军的气势就一定要比晋军唬人,起码要吓到晋国人,让晋国人知道这次秦国是要拼命的。
秦穆公的目的达到了,秦军渡过黄河后,晋国人不敢随便出来迎战。
秦穆公的气势让晋国人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的紧张是多余的,因为秦穆公这次来晋国不是来挑事打架的。他们既不攻打晋国的城池,也不抢夺晋国的资源,更没有屠杀晋国的子民。他们只是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前进着,当他们再次渡过一条河的时候,他们的目的地就已经很明显了。
秦国人要去的那个地方叫崤山,四年前孟明偷袭郑国不成反被晋襄公围攻而全军覆没的地方。
来到这里后,秦穆公仿佛看到了四年前秦军的惨状,当初阵亡的秦国士兵尸体腐化的臭味还弥散在空气中,当初秦国士兵在做最后挣扎时的呐喊还回荡在山谷里,当初战败的秦国士兵的武器还散落在崎岖的山路上,这一切都映在了秦穆公的脑海里。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那些还散落在地面上任由山禽野兽践踏的秦国士兵的遗骨埋葬好,为他们树立好了墓碑,这就是秦穆公这次举秦国全力侵入晋国的目的。
秦穆公要让所有的秦国人知道,秦国的战士也许会阵亡,但是不管你是在哪里,秦国人一定会亲手将你安葬。
亲手埋葬秦国士兵的遗骨时,在秦穆公的心里有一个信念,一个非常坚定的信念:秦国再也不能吃到这样的败仗了。
秦穆公的信念是坚定的,但是秦国和晋国的实力差距是一条很难跨越的鸿沟,晋国一天不衰落,秦国就没有向东侵进的一点机会,过不了这关,秦穆公永远都将是一个配角。晋襄公年富力强,可是秦穆公已经白发苍苍了,难道苍天就真的不给秦穆公一点机会吗?
其实不然,苍天已经给秦穆公指定了一条路,这次前来崤山,秦穆公除了将战死的将士遗骨安葬之外,他还得到一个收获,这个收获是一个意识,这个意识告诉他必须要改变方向了,因为那个属于自己的方向不在秦国的东边,而是在秦国的西边,那里有一片广袤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