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位名叫郑朱的赵国使者进入秦国的那一刻,赵国便输了,输得很彻底。
秦军最初在长平虽然所向披靡,但是随着廉颇构筑了多层防线后,已是半步未进,凌厉的攻势早已不在。
对秦国来讲,此时的长平无疑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耗场,除了不停的往那里运输兵源和粮草外,其他的一无所获。
并且,当秦军精锐都集中于长平的时候,危险也时刻潜伏在秦国的四境。毕竟,他的邻居也没几个是真心实意归附他的,当他们一旦看出来了秦国国内空虚的时候,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挑个吉祥的日子干秦国一下。
考虑到自己的处境,再想到廉颇的应对措施,秦国以为赵国应该知道了怎么对付自己。但随着郑朱的到来,随即便推翻了这个想法,于是,一个大胆的猜测便浮现在了秦昭襄王脑中:赵国对秦国艰难的处境一无所知。
有了这个想法,秦昭襄王便也有了下一步的打算。
赵国既然放弃了他最擅长的合纵联盟,那秦国就绝不能辜负了他的好意,于是,秦昭襄王果断拒绝了赵国的议和提议,同时,范睢也派人带着大量的财宝来到了邯郸。
不是不议和吗?怎么还送礼呢?
范睢告诉你,带礼来邯郸,不一定就是送人的,还有可能是办事。
于是,不久之后,邯郸城内便流言四起。
这流言是一句话: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
马服君者,赵奢也。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秦国所害怕的,只有赵奢的儿子赵括罢了,如果让他去长平接替廉颇,秦国早就投降了。
这种伎俩,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千百年来,它就是屡试不爽,究其原因,两个字,人心。
郑朱在秦国议和失败的信息传回,赵孝成王有点意外,当然,也就一点。作为一国之君,他当然不会把全部希望放在议和上,所以当消息传回来的时候,与其说他有点失望,倒不如说他松了口气。
一个希望破灭了,所以他只能把全部赌注压在了另一个希望上,这样也好,不用分心。而对于赵孝成王的选择,秦昭襄王在拒绝郑朱议和时就是考虑过了的。
并且可以认定,从一开始廉颇率领赵军出动迎击,就是代表着赵国最高层的意志,只是在失败后才转化为了守势。而由于赵军并没有承受太大的伤亡,所以秦昭襄王断定,赵国最高层的意志并没有真正改变过,而这与身处前线深知局势艰难的廉颇是不同的。
所以,利用廉颇和邯郸当局对战局判断的差异,大造声势,从而让邯郸排挤廉颇,这无疑是破解僵局最好的办法。
赵孝成王是个聪明人,不过很可惜,秦昭襄王比他更聪明。
当邯郸城内流言四起的时候,原本对廉颇还只是责备和催促的赵孝成王当即做出了一个决定---召回廉颇。
其实,召回也好,很多事,很多话,只有当面讲的时候才是最清楚的。廉颇只要把战局跟赵孝成王讲清楚了,一切还有挽救的余地。
然而,赵孝成王对廉颇的召回并不是单纯让他回来汇报战况和讨论战术,而是直接罢免。
这就有点草率了,临阵换帅。
但是,廉颇没有办法,只得接受了这个命令。
然而,大军对峙在前线,主帅突然被罢免,这军心难免不动摇。所以,赵孝成王在罢免廉颇后,他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谁来接替廉颇。
而这个问题,范睢早就已经替赵国想好了,他就是赵括。至于范睢为什么要造势给赵括,这是个看似无法解释的问题,但是,只要事情发生了,总得有个解释。
按理说赵括在麦丘之战和阏与之战中随父出征,出谋划策,也算是小有名声了。而在长平之战前,这个纸上谈兵的帽子肯定也是还没有扣到他头上的,所以综合考虑,当时赵括在赵国应该还算是有点地位和能力的。
于是,这就好解释了。
赵括在赵国的地位,范睢肯定是知道的,所以,这才有利用的价值。试想一下,不提赵括,还能提谁,总不能真让赵国换个跟廉颇差不多的过来吧。因此,关于秦国造的那句流言应该换一个说法:我们秦国最不害怕的,只有赵括,其他谁都放在眼里,要是再不把他换来,我们可就要投降了。
确实,此时赵国还真有让秦国害怕的人。
我们都知道,关于春秋战国十大名将,很多都是单独出场的,他们之间并没有任何的瓜葛和纠纷。但是,综合史料稍加分析,我们就会惊奇的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赵国曾在一段时间内同时拥有春秋战国十大名将中的五位。
请注意,是在同一个时间内,十位中的五位。
从周平王东迁洛阳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之间的五百五十年称为春秋战国,而在这五百五十年间,随机分布的大小之战数百上千次,统兵的将领也是不计其数。而在这些不计其数的将领中,我们只挑出十个进行排名,可想而知,这十个会是何等的分散。所以,谁会想到,在这十人中曾有五人同时出现,并且,还集中在一个国家---赵国。
不信你来看。
廉颇和赵奢就不用讲了,两人同朝为官,不用分析史料就能看到他俩同时出场。至于乐毅,大家也都知道,即墨之战前他被燕惠王换下来后就投奔了赵国,还被赵国封为了望诸君,最后死都是在赵国。
其实,早在乐毅来到赵国前,廉颇和赵奢与他就有过交集。五国联军攻齐的时候,廉颇率领赵国的军队还要受他的统一指挥,可以说,廉颇算是乐毅的小弟。而赵奢也曾在乐毅把全部精力放在即墨和莒邑的时候在他的后方搞了一场麦丘之战。所以,当乐毅来到赵国后,他和廉颇以及赵奢三人同时出场,很多人还是知道的。
但是,此时第四个在赵国出场的名将,没有细读过史书的人,就很难想到了,他就是田单。
为齐国收复国土后,田单被齐襄王封为安平君,任齐国相邦。但是,关于之后的事,《史记》避而不谈,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其他史料看到田单的身影。
其中最有名的还是在《战国策·赵策》中,田单和赵奢两人曾对于用兵的方略进行争论。
赵惠文王三十年(公元前269年),按照《战国策》的说法,此时田单已经在赵国担任了相邦。关于他和赵奢的争论内容,也是挺有趣的,不妨来看一下。
田单觉得,赵奢作战时用兵太多,这样大规模征调劳力,会导致百姓不能耕种,这样粮食供应就会出现问题,无疑是自寻死路。同时还拿古时帝王做了个比较,说他们用兵时不超过三万就能让天下归附,而赵奢却非得用十万、二十万,实在是让人有点看不起。
对于田单的鄙视,赵奢给予了强烈的回应,说他不仅不懂用兵之道,还不懂天下大势。
当然,他也是有依据的,他觉得古时天下分为万国,最大的城也就三百丈,人口最多的也就三千户。在那种情况下,古时帝王率领三万人去征讨,肯定是没有困难的。但古时的万国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七国,千丈之城,万户之邑,到处都是,曾经的百丈之城连村都算不上。现在的城墙,动不动高数十丈,长数十里,随便都能调出十万大军,战争一打就是持续几年。如果现在还用三万军队去攻城,怕是只能围住城的一个角,想用这点军队去干什么,有点不太可能了。
最终,田单和赵奢的军事辩论以田单服输为止。
其实,作为名将,辩论的输赢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能有人与他一起辩论,此时乐毅、廉颇、赵奢和田单无疑就是最幸运的。
四大名将都筹齐了,至于第五个,就有点凑数了,因为他此时还小,虽然也可能已经入伍了,但毕竟还没有什么名气,他就是李牧。
但不管怎样,怎么说也是五大名将同集一国了,这对赵国的军事来讲,绝对是一个空前的盛况。
长平之战时,赵奢已死是确定的,廉颇和李牧活得很好也是确定的。至于田单,他的最后出场记录是在赵孝成王二年,但不能说他就是死于赵孝成王二年,所以说长平之战时,田单大概率还活着。至于乐毅,考虑到他攻齐时的精力旺盛,推测他应该不会太老,到长平之战是也就十多年的时间,所以他此时也应该还活着。
因此说,此时秦国害怕赵国的,除了廉颇外,还是大有人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非要挑赵括的原因---赵国几个有名气的,也就你最差了。
没办法,上吧。
而对于秦国的提议,赵孝成王也是非常赞同的。
原因也很简单,首先,他非常欣赏赵奢,其次,他认为赵括得到了赵奢的真传。而还有一点就不太好意思讲了,田单姓田,乐毅姓乐,只有赵括姓赵,这为赵国打仗的,当然是姓赵的人靠得住。
然而,对于赵孝成王的赞同,赵括他妈就不这么认为了。而赵括他妈之所以这么确定,这还要从一个谈话讲起。
有一次,赵括和赵奢谈论战阵布局之道,赵奢屡屡考验自己的儿子,却轻易被赵括化解。然而赵奢并没有因此就觉得自己的儿子善于用兵,直到他的妻子(也就是赵括他妈)问起的时候,他才说出了原因:“战争,是关系将士生死存亡的大事,而赵括却说得如此轻巧容易。将来赵国不用赵括为将还好,若是真用了他,怕使赵国惨败的,一定就是他了。”
我相信,这话赵奢是发自内心的。
而作为他的妻子,赵括他妈肯定也是听进去了的。所以,就在赵孝成王任命赵括为将即将启程前往长平的时候,赵括他妈找到了赵孝成王,表示千万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做将军。
这就奇怪了,自古以来,没有那个母亲不希望儿子建功立业,封侯拜相的,赵括他妈这是有什么问题啊,于是,赵孝成王问到:“为什么呢?”
赵括他妈回答:“当初我服侍先夫的时候,那会他是将军。据我所知,由他亲自捧着饭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认作朋友的人数以百计,大王赏赐的财物他全都分给了军吏和僚属。他从接受军令的当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可现在我儿赵括才刚做了将军,就开始接受他人朝见,搞得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他也都带回了家收藏起来,还有,他天天访查赵国便宜的田地房产,合适的就买下来。这样的一个人,大王您看他哪里像他的父亲?所以希望大王还是不要派他领兵了。”
这当妈的为了把儿子拉下来,也算是费了一点功夫啊,连旧账都翻了出来。但赵孝成王显然不吃这一套,于是对赵括他妈说:“母置之,吾已决矣(这个事你就不要再管了,我已经决定了)。”
话说,这大王讲话就是管用,一句话,赵括他妈就没话说了。但是,她并不打算放弃,既然把儿子拉下来是不可能了,那不如就先跟他撇清关系,别到时候跟着他一起倒霉。
这一点,赵括他妈做得还是挺绝的。
于是,她对赵孝成王说到:“大王你一定要让他领兵,我也没有办法,但我话先说好,一旦他失职了,可不能连坐我!”
这话,赵括听到了,估计也只能摇摇头,好在他不在旁边,所以,赵孝成王赶紧答应了她。
事情定了下来,赵括当即走马上任。
去吧,去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一笔,虽然这一笔不怎么好看。
来到长平后,赵括立马高调宣布自己接任廉颇担任主帅,然后便逐一废除廉颇在时制定的军令,开始调任军吏安插自己的亲信。不出多时,长平赵军便完全去除了廉颇留下的影响,正式成为赵括所属的部队。
从邯郸来到长平,赵括是来创造于是自己的历史的,如果还一味执行廉颇制定的战略,这无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在完全去除廉颇对长平赵军的影响后,赵括当即做出了放弃固守主动出击的策略。
花费千金在邯郸散播的流言终于发挥了作用,赵军终于走出了他们的龟壳,秦军将士再也不用冒着被河水冲走的危险去啃赵军的石头了。
三年了,范睢仰天长叹。
秦国千秋功业,在此一举。
当然,仅仅把赵军引出他们的防线,这还是不够的。从另一个方面讲,赵括之所以敢走出廉颇构建的防线,也不仅仅是因为他蠢,至少在他自己看来是因为自信。
而赵括的自信则源于自己从邯郸带来的二十万将士,也就是说,加上本来就在长平驻守的二十五万赵军,此时赵括的手里有四十五万人。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前面分析战国各国人口的时候就已经讲过了,所以没有必要讲第二次。
而在赵括的对面,秦军有多少人呢?
二十万,最多二十五万。
当二十五万对二十五万时,龟缩防守,勉强还说得过去。但四十五万对二十五万时还要龟缩防守的话,这面子就没地方搁了。
赵括是个爱面子的人,他可丢不起这脸,所以他必须要主动出击。
这回麻烦就来到了秦军这边。
赵军只有二十五万的时候,秦军都啃不下来,现在他们增兵到了四十五万,这还有打的必要吗?
秦昭襄王答:“必须的!”
可是,怎么打?也增兵二十万?
秦昭襄王可没傻到去跟赵国拼人数。
所以,就在赵括走马上任前往长平的时候,秦昭襄王也已经来到了白起的府上。没有任何虚礼,就直径走进了白起的书房,正如他所料,此时的白起也正伏案于地图之上。看着秦昭襄王走进来,白起站起身,两人相视一眼,无需多言,一切便已了然。
白起是孤独的,平生未逢敌手,如果非要给他找几个对手,也就赵国那几个名将拿得出手了。
白起曾以为,秦军在长平进攻不利时,秦昭襄王会想起自己,到时候就可以到长平去会会廉颇了,可谁想,他只猜对了一半。秦昭襄王确实是在秦军遇阻的时候想起了他,可同时也把廉颇也弄走了。
这就不好玩了,白起的愿望终不能实现。不过,没有廉颇的长平也比在家玩地图的好。
于是,就在秦昭襄王离开白起府邸后没多久,白起便踏上了前往长平的征程。
与赵括从邯郸出发带了二十万大军不同,白起从咸阳出发除了随身的几个亲信以及一些干粮外,一无所有。
并且,来到长平后,与赵括高调任职和雷厉风行调任军吏不同的是,白起除了召见主帅王龁以及为数不多的几位决策层将领外,秦军上下没有其他人知道白起的到来。
当然,如果说白起从咸阳什么也没带来,也是不对的,至少,他带来了秦昭襄王的一条死命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军中有敢泄露白起为将的人,杀无赦。
有了这条命令,白起的到来对秦军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王龁也还留在军中,只是由主帅变成了白起的副将,不过,传达全军的命令名义上还是从他这里下达的。
主角都出场了,决战也就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