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此番周游列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连横”之业推向巅峰。可还没等他回到咸阳,天变了。秦惠文王薨逝,太子嬴荡即位,是为秦武王。
这一下,天下陡生变故。齐湣王本来对张仪的话深信不疑,但听说张仪离开临淄后,才去游说赵国,这不是骗他吗?顿时勃然大怒,又听说秦国换了新王,便让孟尝君传书列国,相约“合纵”抗秦。
单单一个楚国,新近和秦国结为婚姻,齐王认为欲伐秦,得先解决楚国。楚怀王派太子熊横前往临淄为质子,齐国这才止了伐楚之议。
齐湣王自任“合纵长”,下令谁能捉到张仪,赏十城。秦武王和他静深有谋的父亲不同,性格爽直,十分厌恶张仪狡诈的个性。他身边的人也觉察到了这一点,更加起劲地在秦王面前说张仪的坏话。
张仪这样聪明的人,岂会坐以待毙?他主动来见秦武王说:
“听说齐王深恨我,哪个收留我,他便讨伐谁。张仪愿辞别大王,前往大梁,齐国必会讨伐魏国。到时魏齐两国交战不休,大王便可乘机伐韩,通三川,窥周室,成帝王之业。”
秦武王觉得这主意不错,用兵车三十乘送张仪去了魏都大梁。魏哀王拜张仪为相国,以取代公孙衍。至于公孙衍嘛,已经离开大梁去了秦国为官。
齐湣王知道后,果然兴兵伐魏。魏哀王向张仪讨主意,张仪派出门客冯喜,假装是从楚国来的人,前去求见齐湣王说:“听说大王厌憎张仪,是真的吗?”
“是的。”
“大王如果真的憎恨张仪,就不该伐魏。臣刚从咸阳来,听说张仪离开时,曾与秦王有约定,说只要他在的地方,齐国必会来攻伐。所以秦王才用兵车送张仪到魏国,这是要挑动魏齐两国相争,秦国好坐收渔翁之利。大王如今伐魏,正中了张仪的奸计。不如退兵,使秦王不再相信张仪,这样他就只能呆在魏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齐湣王果然醒悟退兵,这样魏哀王更加信用张仪。可惜,天不假年,转过年,张仪因病死于大梁。同年,齐国的钟离春王太后也病死。
秦武王这个人,身高体壮,力大无穷,最喜欢的便是与力士们角力相戏。之前的乌获,任鄙在他即位后,更加受宠。还有一个齐国人孟贲,传说是在水里游时不避蛟龙,在地上走时不避虎狼,吐一口气便声响震天。
孟贲有一回在野外看到两头牛在斗角,便站在中间用手把这两头牛拨开。一头牛倒在地上,另一头牛还低着头要冲上前。孟贲火了,左手按住牛头,右手生生把牛角拔了出来,造成这牛当场死亡。
听说秦王招募勇士,孟贲要西渡黄河去应召。河岸等着渡河的人山人海一般,以往都是排队上船。孟贲是最后到的,却争抢着要先渡。船夫不肯,拿着木楫敲他的头说:“你这么好勇争胜,莫不就是孟贲那厮?”
孟贲恼了,狠瞪一眼,差点没把眼眶挣裂,大声一喝,黄河波涛暴起。船上的人左摇右摆,站不住脚,全都被掀到河里。孟贲一跺脚,自己撑竿,一下子便过了河,直入咸阳来见秦武王。
周赧王六年,孟贲与乌获,任鄙都任大官,并为宠臣。
秦武王觉得六国都有相国,秦国应该跟他们不同,于是特意设置左右丞相,甘茂为左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魏章没捞到相位,忿忿然投奔了魏国而去。
其实张仪临去时说的“通三川以窥周室”的话,一直在秦武王心中盘旋着,他对樗里疾说:“寡人生于西戎,没见到中原的盛景,如果真能通三川,去巩洛之间游玩一番,虽死无恨!二位丞相谁能为寡人伐韩呢?”
“大王要伐韩,必须先夺取宜阳,才能打通道路。宜阳道路险阻又山高路远,劳师费财,很可能魏国和赵国也会来相救,这事臣以为行不通。”
秦武王又问左丞相,甘茂答曰:“臣可以为大王出使大梁,约上魏国共同伐韩。”
果然,甘茂出使大梁,魏哀王答应了助秦出兵攻韩。可甘茂知道,这回自己得罪了樗里疾,此事他必会阻挠,于是先派副使来回报秦王:“魏国已答应了。但即便如此,大王也还是不要伐韩的好。”
这番话听得秦武王云里雾里,便亲自出咸阳来迎接甘茂,一直到息壤,终于君臣见面了。秦武王问:“相国之前是支持约魏攻韩的,如今又说不可,为什么?”
甘茂不慌不忙,为秦武王讲了个“曾参杀人”的故事。曾参是孔门高足,当年在费地居住时,有个鲁国人与他同名。有一天,曾母在织布,有个人跑来告诉她说:“曾参杀人了!”
曾母依旧安详地织布,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的。”
不一会儿,又有一个人急奔而来对她说:“曾参杀人了!”
曾母停下织机的梭子想了想,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的。”依旧织布。
不多会,又有第三个人来奔告说:“杀人的,果然是曾参!”
曾母丢下织机,跳墙而走。
甘茂说:“以曾参的贤德,亲生母亲自然相信他。可只要有三个人言之凿凿地说他杀了人,慈母也会疑子。何况臣的贤名比不上曾参,大王也不会像曾母信任曾参那样信任臣,而且毁谤臣杀人的,绝不会只有三个人。因此臣怕大王不相信我呀!”
秦武王欣然道:“寡人定不会听信他人的话,愿与你歃血为盟!”
于是,君臣二人歃血为盟,将誓书就地藏在息壤。秦武王发兵五万,命甘茂为大将,向寿为副,先包围了宜阳。这一围城就是五个月,宜阳守臣坚守不出,秦军也不能攻下城池。
右相樗里疾上奏道:“出师太久了,若不撤回,恐生变故。”
秦武王召甘茂班师。甘茂亲笔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到咸阳。究竟信中写的什么?秦军会不会班师?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