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口嫌体正直,口是心非的人呐
事实上,李世民在李治要求的事情上还是用了心的。
这不刚到第二天早上,李治就已经拿到了李世民给出的批文。
“嘴里说,当皇子的关心工匠的事情不合适,这不还是把许可证明匆匆忙忙地送过来了吗?”
“口嫌体正直,没想到父皇您居然是这种人。”
李治拿着批文,好笑地摇头。
有玻璃这等新鲜事物珠玉在前,想来李世民对他要制造的东西,还是带着满怀期待的心情吧?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不可能一大早就把批文送过来。
他这父皇表达的态度,未免也太过明显了一些。
这不是就是在催促他尽快把东西制造出来吗?
李治把批文收起来。
等吃过早饭之后,早早走出了家门。
和同行的崔知温在承天门下分别,李治只身前往皇城西北角的将作监。
将作监坐落在皇城的一角。
北面是掖庭宫,西边临近皇城城墙。
所在的位置距离宫外,也就一墙之隔罢了。
而且作为掌管皇室器物的大型综合制造工厂,将作监的占地面积比所有的官府衙门都大。
所以找起来,还是非常好找的。
李治使用御赐金牌,轻而易举地穿过将作监大门。
在路过匠人的时候,随口询问了一句将作大监的所在位置。
得到确切的答案,直奔目的地而去。
将作大监是将作监的主官,也就是将作监的一把手。
李治想要制造什么东西,总得经过衙门长官点头不是?
而且说起来,将作大监的官品也有从三品了。
从官职的角度而言,李治的官做得还没人家大呢。
因此主动拜访,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更不要说,之前他找将作监要人的时候,人家还那么配合。
要是连这点面子都不给,那就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在一番询问之下,李治找到了现任的将作大监--湛洲。
当他找到人的时候,湛洲此时正坐在工作台前,俯身低头不知在干些什么。
看到那白发苍苍老者,伏在桌子上的瘦弱身躯,李治远远地就发出声音,笑着俯身行礼:“下官御史中丞前来拜访,不知将作大监可有时间?”
闻言,将作监的长官明显愣了一愣。
他先是抬起头,看了一眼李治,确认自己看到的确实是李治本人,赶忙起身快步迎了过去。
“原来是晋王殿下大驾光临,不知殿下此次前来,是为何事?”
年轻人给长者行礼,是一种常态。
因此,尽管李治身份高贵,湛洲还是理所当然地受了这一礼。
这跟态度无关,只是当下的风气如此罢了。
事实上,湛洲的态度还是非常热情的。
年过半百的人了,还带着热情的笑意前来迎接,这已经是非常给面子了。
李治笑着朝对方点点头,从怀里拿出监造许可递了过去。
“下官来此是为了订造一样器物,此物制造起来十分复杂,为了避免出现乌龙的情况,下官只好亲自过来监造制作过程。此事还得劳烦湛大匠为下官安排,劳烦阁下了。”
湛江没急着回答,他先是展开监造许可看了一眼,确定了是皇宫给出的证明。
之后,他才望向李治询问具体的情况。
“不知殿下打算制造的是何等器物?还请殿下细细说来,下官也好给殿下安排人手,配合殿下将此物制造出来。”
或许是之前在制造玻璃的过程中,将作监因此大受裨益,湛江的态度十分热切。
询问的时候脸上都是带着笑的,想来对此具有强烈的好奇和期待。
见状,李治也不跟他卖关子,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此物是一种构造极其复杂的机械产物,和踞织机有类似之处。”
“制造所需要的材料嘛,主要以木材为主。”
“至于更加具体的……本王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
“总之,这件器物十分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
……
这个年代,就算是专注于制造机械的匠人,也很难接触到构造相对复杂的机器。
专门形容各种部件的名词,也少之又少。
如果非要强行解释,李治当然可以用滑轮组、机械传动等专有名词来表述机械的构造。
但问题是,他说了别人也听不懂啊。
还不如直接干脆了当的说,这件事说来话长。
别人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至于会陷入到没有尽头的问答当中。
果不其然,湛洲一听构造复杂,干脆就不问了。
到门外招呼一个人过来,指使道:“去!去把巩梨云叫来。”
而后,他又朝李治解释道:“下官现在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怕是不能亲自为殿下安排监造物件的事宜,巩梨云是将作少监,对将作监的熟悉不下于下官,就由他来为殿下安排好了。”
“您忙您的,不用管我,下官就是来打声招呼,有人给在下带路,下官就心满意足了。”
李治笑着回应,说完还冲老者眨了眨眼。
看得湛洲是表情一愣,有些无奈摇头笑出声来。
“那就有请殿下等待片刻,下官先去忙了。”
说罢,湛洲回到自己的位置,俯身继续忙碌起来。
李治闲着也是闲着,试探性地向前走了几步。
见湛洲没有回避的意思,大胆地走了过去看了起来。
就见湛洲身下的宣纸上,已然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从上面的叙述来看,似乎跟工部接下来的计划有关。
好像是关于铁矿的开采和熔炼,应该是煤矿的潜力被挖掘出来后,朝廷在资源采集方面做出的改变。
想来这个计划一旦达成,日后大唐在铁资源方面,应该会有长足的进步吧?
李治也不太好细看,匆匆看了两眼,就收回了目光。
正在这时,一个步履匆匆的中年官员走了进来。
他先是朝湛洲见礼,随后注意到李治在场,再次匆忙行礼。
“下官巩梨云见过晋王。”
行礼过后,他抬起头疑惑地看向两人:“不知晋王来此,是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