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我咸鱼皇子,开局弹劾李二

第四十八章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传说中的性格互补

  “叮!系统感知到贺兰楚石惊恐万分,获得奖励:一百两白银。”

  李治耳边响起系统最新结算的奖励通知。

  奖励的内容让他感到索然无味。

  一百两白银是一大笔钱。

  换算成现代的购买力,大概值十万到二十万软妹币。

  只是对于李治这个皇子而言,这些钱哪还有什么吸引力了?

  只能说是形同鸡肋、聊胜于无。

  “果然啊,怼个弟中弟,就连怼人的过程中,接连上升的高血压成本都赚不回来。”

  “还得找些大人物下手,才有的赚啊。”

  李治索然无味地想着,把视线投向了青楼内部的学子团体。

  当贺兰楚石被拉走之后,这群人只是简单地探讨了几句,就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失去了兴趣。

  而他们此时正在讨论的,就是《至陈仓晓晴望京邑》跟《梅花》孰优孰略的问题。

  “卢升之与晋王的这两篇新作虽然都是写景诗,但《至陈仓晓晴望京邑》注重描景,而《梅花》则是将重点放在意境上面,要说两首诗哪个更胜一筹,恕在下眼拙,分辨不出来。”

  “说了半天,全都是废话!这明显是《至陈仓晓晴望京邑》更加优美,我觉得是《至陈仓晓晴望京邑》更胜一筹。”

  “但《梅花》更加精妙不是吗?不论是晋王当时所处的处境还是对梅的深入描写,以及诗中所蕴含的隐喻,无疑是《梅花》更加深刻一些。”

  ……

  一群人围在一起讨论,谁也说服不了谁。

  文人相轻的特色,这些人演绎得是淋漓尽致。

  崔知温津津有味地看着学子们面红耳赤的辩论,觉得这场景比姑娘们的舞蹈好看多了。

  嘴里“啧啧啧”地赞叹不停,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崔知温转头看向李治问道:“殿下您不去争论一番吗?这可是您跟世家子弟之间的争斗,我看您怎么像是置身事外的样子。”

  “你不也是世家子弟吗?为什么不去帮卢照龄说两句话呢?”李治笑着反问,他对崔知温的提议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眼看李治不肯上当,崔知温索然无味地撇撇嘴。

  “谁不知道我崔知温已经投靠到了晋王门下,不管我向着谁说话,都只会沦落为里外不是人的结果,没什么意思。”

  世家子弟肯定不会领他这个情,而高干子弟也不会全心全意地信任他。

  当叛徒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哪怕他已经是李治手下的门客,那些官二代们也不会给他好脸色看。

  “所以你就想看本王的笑话,让我去自吹自擂是吧?”

  李治一边笑骂,朝他的脑袋甩出一巴掌:“你心里不平衡,那就自己想办法调整去,别在我面前阴阳怪气,否则别怪我对你动手!”

  “啪”地一声脆响,崔知温瞬间抱头蹲防,带着充满痛苦的声音抱怨:“你下手也太重了吧?啊……疼死我了。”

  “啊,抱歉,没掌握好力度。”

  李治耸耸肩,一脸无辜地说道,但听他那漫不经心的语气,显然没当一回事。

  他从早上的时候,就已经看出崔知温的心态出现问题了。

  只不过……因为是正常现象,所以对他多有宽容。

  但现在再看,这家伙似乎打算把阴阳怪气当做自己的常备技能,这李治就忍不了了呀。

  你背叛了家族,成了家族的眼中钉,那确实是挺可怜的。

  但因为这个,你就要来折磨我?

  哪有这种道理?

  当损友可以,这没问题。

  但你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恶心人呀。

  早上来了两次,那也就罢了。

  没看到我被贺兰楚石那家伙搞得心头火起吗?

  这时候还来撩拨我的情绪,纯粹是在找揍。

  李治恶意满满地笑着,感觉这一巴掌打出去,心情好了许多。

  再看崔知温,这家伙挨了一掌之后,不平衡的心态似乎也有了那么一丝改良。

  难道说,这就是所谓的性格互补?

  李治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和崔知温相处的方式。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好像也蛮不错的?

  李治刚想问问,崔知温此时有什么感受的时候,看到桌子上突然出现一道阴影。

  转头一看,原来是卢照龄找了过来。

  李治眨了眨眼睛,问:“有事?”

  卢照龄犹豫了一下,拱了拱手道:“诸位兄台都在为两首诗的优劣争执不休,在下想听听晋王的意见,不知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这是主动送上门了??

  李治乐了,他也懒得谦虚,直接说道:“两首诗都是千古名作,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你的那首《至陈仓晓晴望京邑》灵气有余,却少了份生活的沉淀,就因为这点生活阅历上的缺失,比之《梅花》差了一个境界。”

  “你们之所以判断不出两首诗孰优孰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你们啊……还太年轻了。”

  卢照龄有些不太服气,他执拗地道:“晋王您不会是为了压我一头,故意这么说的吧?您也就比我大三岁而已,哪来那么大的差距?”

  “大你三岁,那也是大啊!”李治眉毛一挑,带着好笑的神情道:“你才多少岁,十三!而本王呢?十七了!按比例来说,本王的人生比你多了三分之一,这差距还不够明显吗?”

  其实李治还有半句话没有说完,那就是:“而且,谁告诉你,我只比你大三岁的?”

  “但……但是……”卢照龄还是不服,但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而在这个时候,他们身边传来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

  “不用质疑,《梅花》确实比你那首《至陈仓晓晴望京邑》高出一个境界,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这个差距是觉察不出来的,你不用感到不服气。”

  “啊?”

  卢照龄惊讶地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就看到一个不怒而威的老者面孔。

  与此同时,李治轻佻的话在他的耳边响起。

  “于老先生,您出现在这里,就不怕本王参您一本?”

  但听老者回答:“哼!你都不怕,老夫还怕什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