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轻声。
不敢杀,起码现在不能杀。
他在国内、外的名声太高、手下能人也很多。
明杀、暗刺都会引起难以解决的麻烦。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釜底抽薪’。
慢慢剪其羽翼、削其权势,文火煮肉才能烂。
最后,他到了无权无势的地步,就不能再危害国家。
您愿意怎么对待他,也都没有妨碍啦。”
安釐王闭上眼睛听,久久,才点点头:
“唔,这倒是个万全之策。”
几天后,安釐王在后花园摆宴,请信陵君进宫小酌;
谈些国事、家事、天下事,很是融洽。
忽然,如姬夫人生的小儿子安陵君跑过来。
先拜见过叔父后,便撒娇似的依偎在父亲怀里。
安釐王夹给他一块鸡肉吃,慈爱地抚着他的头,叹口气:
“这孩子自幼失娘,如今已十余岁了,让我宠惯得一天比一天顽皮;
该给他找个好点的师傅来管教训导,日后才能立于世上啊!”
信陵君点点头:
“是得找个好老师。”
安釐王呷口酒:
“可惜人才难得。”
信陵君忙说:
“此事包在臣弟身上,总能找得到的。”
安釐王忽然一笑:
“听说你门下有个唐雎,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现在并无官职。
能不能先借来教几天,找到正式的就还你。”
“这——”
朱亥、唐雎现在是信陵仅有的左膀右臂。
一切重大事件的解决,都靠这两人的协助,论说真是一会儿也离不开。
可安釐王口口声声说只是“暂借”,不久就会“还”的,而且唐雎也确实称职。
为了不耽误这个令人怜爱的小侄儿的学业,就是看在如姬夫人的面上,也不能拒绝啊。
开始,唐雎是隔几天入宫一次。
不久,由安釐王亲自制订了一个学习计划,学习的内容很丰富,唐雎就得天天去授课了。
唐雎昼去夜归,还得帮信陵君处理一些事务,相当累。
但唐雎不辞辛苦,跑得挺起劲;
后来又提出让安陵君日习文、夜习武,唐雎留在信陵府中的时间就越来越少;
回府后信陵君也是赶着他去休息,不能累死人不偿命地透支人家的精力啊。
可是像唐雎这样的师傅一直找不到,也就没人能把他换回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陵君与师傅的感情与日俱增,已到了吃饭、睡觉都不能离开的地步。
最后,唐雎只得搬进宫中又充当了“兼职保姆”。
安釐王这回也不提“有借有还”了,干脆封唐雎为少傅,成为安陵君的正式老师。
这就意味着唐雎从此完全脱离信陵君,此后只能不惜身家性命效忠于安陵君。
虽然这是出于安釐王的设计安排,但唐雎自己也起了一定的促成作用。
也就是说,他也有意“改换门庭”了,信陵君根本无法拦阻。
在此期间,出于种种需要,信陵君的一些门客也陆续被抽调到朝廷的各个部门。
经过两次大战,信陵君的门下本就损失很大。
函谷撤军时,毛遂又把原属平原君的门下带了回去,以充实赵国的力量。
这些人是多年蓄集、长期培养出来的精锐之士,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大量补充。
所以此时信陵府中的“门客三千”已是徒有虚名。
量或质上都不可与邯郸会战前同日而语了。
对此,朱亥有所察觉:
“公子,咱们的人纷纷被调走,您不觉得有些怪异?”
信陵君叹口气:
“没什么,都是经过我同意的。
人才就应该用于国事:
失地收复后,急需人去管理,淘汰了一批,也得补充;
再说,大家跟随我出生入死这么多年,也该有个仕进的机会,过上安定平稳的生活啦。
我不能任用私人,可这些全是吏部主动点名要的,我怎可拦住不放?
而且,咱们的人去了一定能干些实事,强似那些尸位素餐,只拿俸禄不办事的。”
朱亥摇摇头:
“您想错了,恰恰是咱们的人去了,才是只拿俸禄不干活!”
信陵君很惊讶:
“怎么会这样?”
“咱们的人去了后,都被当成英雄给供养起来,并不给安排有实权干正事的职务。
每天应卯报到后,就是陪着请客们闲聊,有的还被引去吃喝嫖赌,逐渐学坏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三天两头来要人?”
“无非是想削弱您的力量,我看弄走唐雎也是这种目的。”
“何必如此,既为执政,我的人还不就是国家的吗?”
“咳,公子,您怎么天真得像个孩子?
您认为我们是在为国家操劳,可人家却把我们视为您的私属,怎能容许您拥有自己的强大力量?”
信陵君紧皱眉头:
“还有人这么疑虑我?
养食客由来已久,比比皆是,非自我起。
门下三千,也非一日,谁又曾用以不臣?”
“虎无伤人意,人有杀虎心;
害人之念虽不可生,防人之心却不可忘。
大王因为秦的那封离间信,对您肯定有了想法。
现在外面谣言很多,都是指向您,起着煽风助火的作用。
对您的尽忠报国极为不利。
似乎您越努力,就越是为了篡位做准备。
据报,辛垣衍又开始频繁进宫,经常与大王偷谈于密室。
虽然谈的内容不详,但此人是著名的亲秦派,身份可疑,一直是大王的心腹。
对他的活动应加防范。”
信陵君一声长叹:
“只因从少年时就羡慕孟尝君之为人。
所以折节下士、广交朋友,以能与大家纵情山水、谈古论今,开眼界,长知识为乐趣。
跟那些沉溺于酒色、游猎的人一样,都是一种爱好,只是各自的追求不同而已;
至于帮助别人,也是出于性情之中,哪里是为了邀买人心、积聚私兵,以图谋不轨?
不错,学艺归来后,出于年轻人的热忱,确曾立过雄心壮志;
想让咱们的国家繁荣富强,不再挨打受欺负,使天下人都能过上太平安定的生活。
为此提出一些为大王所不愿接受的建议,以至产生了一些不愉快。
但哪里有一点儿为自己的私心?
我是王弟,贵为公子,想得到的一切都能得到。
只要能够‘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也就平生愿足矣!
还有什么追求?
为非分之富贵,行不义之事,别说去做,连想想都足以为羞。
为什么却得不到理解,总受怀疑?
救赵之后,弟兄们伤折过半。
痛心之余,本打算就此浪迹江湖,了此一生。
怎奈国事艰难,强秦犹在。
为保社稷民生,不得己才暂执权柄。
既替君王分忧,也做些利国利民的实事,一展平生抱负,使自己的年华不致虚度,仅此而已。
无忌一生,敢说光明磊落。
从没想过任何为自己图私利的阴谋诡计,拳拳之心,皇天可鉴!”
说到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