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梭在晋朝

第79章 诗词期刊盈利了

穿梭在晋朝 松岩之上 2501 2024-07-11 11:06

  《诗词》期刊第四期,大家关注的当然还是最后未署名的诗词。

  前几期选了4首唐诗,作为与之并列的宋词,也该出场了。李松选了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及婉约派词人柳永的代表作。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雨霖铃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这天退朝后,大家又照例谈起刚出版的第四期。

  和峤说:“暴风骤雨之后,红花凋零,只剩绿叶依然繁茂,《如梦令》用绿肥红瘦来描绘这一景象,令人叫绝。作者想必是一个女人吧?”

  李松说:“是啊,大人好眼力。”

  张华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句道尽离人孤独忧伤之情,堪称名句。”

  李松心想:几位大人鉴赏能力好高啊,一眼就看出哪些词、句将流传于世。

  第四期出版后,这两首词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其实历史上,西晋的诗词风格本来就偏向华丽的辞藻、繁复详尽的描写,并大量运用排偶,而婉约派风格正对口味。很多人买期刊,本来是为了看《三都赋》的,结果却被这两首词所吸引。

  第三期时,李松就已听说《诗词》期刊有很多女读者,到了第四期,据传闺阁之中几乎无人不知这两首词。敢情这晋朝时就已经有许多“文艺女青年”啊,这倒有点超出李松的预期。

  晋朝并不是诗词的高峰时期,名篇名句难得。像《诗词》期刊这样,每期都有佳句,自然引起所有文学爱好者的关注。

  李松对诗词没有晋朝人那么狂热,他关心的是收益。

  这一期后来加印了300本,800本期刊共卖得800两银子,到手560两。每首诗词支付作者10两银子稿酬,以前3期的稿酬也一并补发,用掉了400两银子。还有3位“编辑”也每人每月须支付报酬10两,加上印刷费用,最后盈利100两左右。

  这其中,李松本来不想拿稿酬的,但是他也说过,所有未署名的诗词,都是向那些“隐居世外的高人”约的稿,那得付给稿酬啊。所以李松只好“代为”收下了稿酬,并负责“转交”给作者。

  但是,对于家境贫寒的作者来说,这稿酬可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10两银子,相当于普通家庭半年的生活费了。第三期刊登了傅玄的两首诗,傅玄在世时两袖清风,辞世后其子生活艰难,靠这两首诗补发了20两银子,解了燃眉之急,很是让人羡慕。

  给《诗词》期刊投稿,若能入选,既荣耀,又实惠,于是投稿者趋之若鹜。

  李松估计以后各期的盈利应该高一些,大概有300到500两银子,大部分盈利将上交盐税。考虑到唐诗宋词中的名篇还多得很,足够《诗词》出版上百期了。由于是月刊,可以持续10年,在这10年里,期刊可以一直赚钱,堪称摇钱树啊。

  当然,他办这个期刊,最主要的还是希望扭转晋朝奢靡的社会风气,现在看,至少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目的:现在读书人见面都要探讨一下期刊里的诗词,连闺阁里都在关注和议论;仿照这些诗词风格的作品大量涌现。

  而这个期刊还能靠自己做到持续盈利,这就十分完美了。

  现在,《诗词》期刊已经走上正轨了,以后只要每期奉上2首诗词即可,剩下的就不用他再操心了。

  李松发现,通过各地衙门发行书刊,是一个不错的思路。因为这是晋朝,不可能自己去建立发行渠道,如果能得到朝廷的支持,那是再好不过。

  况且这种发行,各地也可以得到相当的收益,因此也是乐意代销的。关键是书刊必须畅销,要是卖不动,估计地方上就不那么愿意帮忙了。

  等到了深秋时节,天气转冷,《棒针编织大全》肯定能再度热卖。去年因为发行比较困难,只集中在洛阳、长安等大城市销售,以后可以通过各地衙门这个渠道发行,效果一定更好。

  李松大力推广《棒针编织大全》这本书,盈利倒还是其次,主要是为了推动毛线的销售,为牧民们的羊毛制品扩大销路,最终还是为了巩固北方五族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和平。

  农历6月,正是炎炎夏日,李松给学生们都放了假。

  从农历5月到现在,虽然只学习了1个月,但是学生们基本上掌握了拼音和加减法算术。这次开学太晚,不便安排课程;以后就参照现世界里的上、下学期来安排学习时间,等到农历8月天气凉爽了再重新开学。

  在这炎热的夏天里,李松和郑凡一起讨论,把中级班的算术教材编写好了,并印刷了50本,下学期就有教材可用了。而那些可敬的大儒们,还在忙着编写字典,李松继续配合他们,为汉字加注拼音。

  农历7月,已过立秋时节,天气稍微凉下来了一些。公主这个夏天都没见过皇后娘娘,这一天趁着凉快,进宫来看望母后。

  寒暄过后,皇后问道:“平阳,听说你和安宁侯今年种了些新鲜玩意?”

  公主说:“是啊,再过一个月,就该收获了。这次种的是辣椒、花生和向日葵。”

  这三样,皇后都是头一次听说。公主说:“其实这些东西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但是这向日葵,我家院子里就种了几株,真的像它名字那样,一直向着太阳啊。”

  皇后说:“还有这样的物种?”

  公主说:“是真的,早上太阳从东边出来,向日葵的花盘就向东;等到了下午,花盘就跟着太阳转向西了。以前曾听夫君说起,我还不相信,现在是天天看着它这样呢。”

  皇后说:“这还真是奇了。”

  公主说:“请母后到我家坐坐,亲眼看看。”

  皇后答应了。公主已经出嫁几年了,皇后还从没到侯府去过,正好借这个机会去转转。小外孙李晟好久不见了,也想瞧一瞧。

  次日一早,皇后娘娘就带着贴身嬷嬷等一行人,摆驾安宁侯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