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隆感叹说:“以前路途颠簸,运鸡蛋容易摔破。路上时间又长,鱼容易变质。所以那些人要去掏鸟蛋、捕湟鱼啊。现在有了马路,马车开得又快又平稳,运送鸡蛋就方便了,还可以运些新鲜鱼过来。”
李松心想:马隆不愧是地方长官,能处处为百姓的日常生活考虑。
金坤说:“大人,来这里的路上,我们看到青海湖边有很多游玩的人。”
马隆对此倒是不以为然:“这些人跟青海郡有啥关系?”
李松说:“怎么会没有关系呢?来玩的人要吃饭,要住宿,青海郡从中就有钱可赚了啊。这就叫‘旅游产业’。”
马隆说:“那能赚多少钱?”
李松知道马隆财大气粗惯了,这些小钱已经看不上。他觉得有必要纠正一下马隆的看法:“青海郡虽然盐业发达,但是盐业未必能一直这样赚钱啊。”
马隆和金坤听了,都有点心惊。马隆问道:“你是说以后会有变故,盐业不怎么赚钱了?”
李松说:“肯定会这样,只是不知道是何时。”
现世界里,盐业是海盐、湖盐、井盐各占一席之地,而且并不是个高利润的行业。
所以,新世界里青海郡盐业暴利的局面,也肯定不会一直持续。
马隆说:“那你的意思是?”
李松说:“我觉得青海郡应该未雨绸缪,尽量多发展一些别的产业,比如羊毛制品产业就不错。现在又有了发展旅游产业的机会,不应该错过。”
金坤听得很有兴趣,问道:“不知道这旅游产业,又该如何发展?”
李松说:“青海郡的旅游,当以青海湖为主,其中又以鸟岛最关键,当初提出保护鸟岛和湟鱼,就是为了今天发展旅游产业。”
金坤赞叹道:“我到现在才算完全明白了侯爷的苦心,侯爷料事在先,令人佩服。”
李松说:“还不止于此,其实茶卡盐湖也可以用来发展旅游业。”
马隆说:“茶卡盐湖不是产盐的地方么?那里有啥好玩的?”
李松说:“盐湖的风光其实很不错,可能你们看习惯了,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但是对于没去过那里的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在现世界里,茶卡盐湖有“天空之镜”、“夜空之镜”、“雪山映湖”等景观,排名仅次于青海湖。
马隆和金坤都是行伍出身,没那么多雅兴,对风景不太在意,但是李松的见解,他们还是相信的。
马隆说:“旅游产业是要发展,但是现在大家都已经有事干了,要么是盐业,要么是羊毛制品产业。”
李松说:“青海郡以后还要大发展,有更多的人会来到这里,他们需要这些机会啊。”
金坤说:“侯爷考虑得很长远啊。”
李松说:“我还有一个大礼要送给青海郡。我们去客厅外看看吧。”
马隆有些好奇,几个人来到外面,只见一辆大车停在那里,马隆问:“这车上装的是什么?”
李松说:“这是油菜籽。每年3月播种,到8月可以收获。培育两年的种子后,到第3年就可以用油菜籽来榨菜籽油了。”
看到马隆有些疑惑,了解情况的金坤解释说:“菜籽油可以炒菜,我们现在用的都是猪油,以后可以用菜籽油来代替。”
马隆对改善百姓日常生活的事情都很关心,听了很高兴:“这倒是不错。”
李松说:“青海郡地域广大,以后可以大面积种植油菜,榨出的菜籽油不但够自己用,还可以出售一些给中原,这就相当于又多了一个‘食用油产业’了。”
马隆和金坤惊叹:这是为青海郡设计的第四个产业了!
李松说:“这油菜不仅能用于榨油,而且大片的油菜花也是旅游产业的一部分。”
油菜花海的美景,给李松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所以他要特意提及油菜花跟旅游业的关系。他很希望将来青海郡也能如同现世界那样,到处都是油菜花。
至此,关于青海郡的产业发展问题,要说的总算说完了。
马隆和金坤见李松不再说话,才确信谈完了。他们长舒了一口气:光是前面说的这些,就够他们好好想想的了;要是再说下去,他们都快记不住了。
从马隆那里出来,李松来到石超和张李氏的作坊。
张李氏说:“侯爷,石超公子上个月就已经回洛阳了。这里已经安排好了,他留在这里也没什么事,就先回去了,还说与您在洛阳再见。”
李松有点惆怅:这个头脑灵活的年轻人,来的路上跟他有说有笑,让旅途有趣了不少。而今他只有一路枯燥乏味地回洛阳了,身边只有那几个很闷的下属作伴。
李松问道:“你们现在情况怎样?”
张李氏说:“现在我比以前轻松多了,只需要生产出好毛线就足够了,其他的都不用操心。洛阳那边的店里,听说石悦公子的羊毛地毯织出了很漂亮的图案,很多大户人家都在购买,都快生产不过来了,所以石超公子要赶回去帮他管管事。”
李松说:“这石悦的手艺我是见过的,确实很好,有些图案我都没见过,是他新设计出来的。”
张李氏说:“以前我这里,到了夏天就没什么人来买毛线,可工钱还得照发,亏本得厉害。今年就不同了,连这个夏天都一直很忙。”
李松说:“那就好。”
张李氏说:“石超公子临走前,交给我一项任务,就是照着这几件样品,编织一些毛衣出来。”说着拿出几件毛衣。
李松一看,这几件毛衣上面正是石悦设计的一些很受欢迎的图案。
张李氏说:“公子说,去年这些毛衣卖断货,所以今年得提前备货,让我做好了就送到洛阳。”
李松说:“石超这次提前准备得不错,也刚好发挥了你棒针编织的长处。”
张李氏说:“是啊,今年可有得忙的了。”
想到李松对自己的提携,张李氏说:“两次机会都是侯爷给我带来的,真的很感谢。”
李松说:“不用谢。你自己也很努力,才能有今天啊。”
从作坊出来,李松很感慨:虽然羊毛制品的计划是他提出来的,但是也很需要像石氏兄弟、张李氏这样的精兵强将在其中贡献力量。当然,石氏兄弟、张李氏在这个计划中,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