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第两百二十七章 取祸之道
“先进生产力?”
“先进生产……”
曹操又念叨了几遍这个词。
他隐约记得,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没记错的话,韩旭好像极为重视。
但最后却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韩旭,尴尬的笑了笑。
“这个词有些印象,却是……年纪上来,有些记不清了,哈哈。”
韩旭摆了摆手,示意无妨。
“无所谓,我现在再告诉你便是。”
“所谓生产力。”
“打个比方。一百名农夫耕种一块地,只论播种收割,一年可出五万斤粮食。”
“这个数字并不确切,我只是举例。”
“我明白,琅琊先生请继续。”
曹操两眼一眨不眨的看着韩旭,仿佛小学生听老师讲课一般认真。
因为想起韩旭极为重视,
这让他不得不在意。
韩旭此人,一向性情淡泊,目光极为高远。
他会重视的东西,那必定是极为重要的。
甚至很可能是与这汉室天下存亡攸关的事情。
而韩旭的解释,也不出他所料。
“但如果换成另一波农夫,我们依旧假设是100名。”
“这100名农夫,其中20人,负责浇水、施肥、除草,其余80人播种收割。”
“那么到了年底,丞相以为,收获当有多少斤?”
韩旭忽的一问。
曹操不禁愣住。
略为迟疑了一下,以为这其中有什么深意,应是在隐喻什么。
但却绞尽脑汁,却丝毫抓不住要领。
“这却难以悉知……”
“还需看具体条件方可。”
他不敢直接回答,只好模糊着猜测道:“只能猜测,应是多余五万斤的。”
这个回答几乎就等于没有回答。
曹操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但,
让他没想到的是。
韩旭居然赞许的点了点头。
“不错,定然是多余五万斤的。”
“就当做是六万斤好了。”
他顿了顿,突然又接着道:
“而此时,我们再找个一百名农夫出来。”
“其中75人,负责播种,收获。”
“20人,负责浇水,施肥,除草。”
“剩下五人,专门负责选育优良的种子,勘察地形水源。”
“每一年,都占用其余95人一定的时间,去挖掘水渠,调整浇水、施肥计划。”
“如此下来,丞相以为,产粮应有多少?”
曹操再次一愣,但这回心里却有些模糊的底了。
他感觉自己知道韩旭要说什么了。
不过在韩旭面前,他也不敢直接说想法,那样有些托大了。
而且尽管有了一些推想,但也并不明确,无法组织语言描述起来。
还是只能等韩旭来讲解。
因此还是直接回答问题道:“确切之数不知。”
“单说前几年,应是不如80人种收,20人浇水施肥除草的。”
“但长远来看,比起一年六万斤,产粮定然是更高的。”
韩旭点了点头。
心里一阵舒坦。
看老曹这表情,心里应该也是有点谱了。
不愧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人之一,一点就明。
“不错。”
“都是一百人,但后者的产粮却要高于前者。”
“同样的时间之内,生产出来的物资却有多有少。”
“这,便是生产力的不同了。”
韩旭说完,曹操豁然开朗。
紧接着,韩旭就说回了海军的问题上。
他神秘一笑,淡淡道。
“这军力,其实也是一样。”
“同样的兵力,而其中一方战力更高。”
“这同样可以用生产力来解释。”
“丞相须知。”
“战争的胜利,也是生产物资的一种!”
韩旭的声音不大,话语却有如雷霆,让曹操脑海瞬间懵了。
——这琅琊侯,经世济国的本事,竟也如此之高!
接着,韩旭又道:
“所以无论陈笑将才如何,都一样。”
“一国之军力,是和生产力高度绑定的。”
“生产力的巨大差距,都明明白白的摆在那。”
“在压倒性的生产力面前,军力也必然是压倒性的。”
“坐在一条小舢板上,哪怕是霍去病再世,他也动不了铁皮船分毫!”
韩旭的话有如醍醐灌顶。
曹操眼中逐渐明悟。
还真是。
自己这边,有韩旭在这,那陈笑无论怎么发挥,应该都不至于输的太难看了。
再说,自己这边可是有铁甲船船厂。
以后铁甲船只会越来越多。
远远多于天下各路诸侯。
根本无需担心什么。
心里疑惑解开,曹操眼底的疑惑光芒也消失了。
不过他还是有个疑问。
只是也不太好说出口。
“琅琊侯所说,确是至理名言,操受教!”
曹操一摆手,接着迟疑道……
“不过琅琊侯,平日也非结党朋聚之人……为何会选陈笑当统领?王越如何?”
他这么一说,一旁侍立的王越顿时面露惶恐。
“越不敢,丞相过誉了!”
“前路如何,越还须听先生多多赐教。”
说着长揖及地。
韩旭笑着摆了摆手。
“你这么紧张干嘛,有野心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要是我的学生都没梦想,那我这个老师才是失败呢。”
他顿了顿,看向曹操。
“丞相可知,生产力的本质,始终是知识。”
“一个百农民会分出人手浇水施肥,难道其他的农民就不能学了去么?”
韩旭的目光却是有些无奈。
曹操则心里悚然一惊。
还真是!
要是孙权那边也学会了造铁皮船,造火炮……
以后岂不危险?!
“这……”
想到这个可能性,他不由有些焦急的看向韩旭。
“琅琊先生,这却如何是好?”
“或许,我等应当颁布条令,严禁泄露建造之法?”
曹操只能想到这个方案了。
韩旭立刻一摆手,做了一个否定的手势。
“不,丞相切不可如此!”
其实他很想直接开骂。
还保密,保密你老木啊。
前世他可是知道,明代的火炮,最初是远远胜过同时代的欧陆的。
就是因为保密保密,
保到最后,别说改进,加强,更新换代。
搞得全国工匠之中,连如何建造,甚至维修的,都没几个了。
以至于明末惨淡而亡。
因此他断然的说道:
“丞相若果真如此,那便是取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