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在北宋

第七十二章 赵毅的策论

穿越在北宋 枫雪山神庙 3353 2024-07-11 11:10

  赵毅和楚云又回到了当初的客栈,不同的是,这里现在还住着沈轩,张喻,裘竖乾等人。

  但和去年一样的是,赵毅现在照样是处处碰壁,所以就留在客栈专心读书,无聊时就让婉儿陶儿陪他说话,下棋,有两个美女丫鬟,反正是不会闷。

  别人忙着拜访名人祭奠孔庙什么的,赵毅则是什么事儿也没有,静静的等到了礼部会试的开始。

  几天考试下来,原本意气风发的学子们,都蔫了吧唧了。

  考试可并不好玩,尤其是这样的全国大考。

  一人一个号房,号房长五尺,宽四尺,考生进去前搜身,进去后立马落锁,跟坐牢似的,吃喝拉撒睡,也全要在里面解决,好歹赵毅总算是坚持过来了。

  下面就是等了,等放榜就好了。等到放榜了,就是决定这一科考生命运的时候了。

  这是真的决定命运,比后世高考还厉害。

  考中了,那从此就是大宋第一等的阶级了,考不中的,在大宋全是蝼蚁。

  今天就是放榜的日子了,贡院门前人山人海,大家都来看放榜。

  赵毅和楚云沈轩等人一起来到了贡院门前,和众人一起等待着榜单,那是命运的榜单。

  贡院开门了,差役拿着大红的榜单出来了。

  “让开让开让开”

  四五个差役,推开挤到贡院门前的士子们,把榜单贴到了墙上。

  众人都伸长脖子往里观看,后面的人开始往前挤。

  “我中了!哈哈!我中了!”

  “啊!我也中了!我也中榜了!”

  “张兄,你中了,快看,你中榜了”

  “啊!我中了,我中了”

  才刚刚贴出一张榜单,就有许多人高声大喊自己中了。也有还有那呼朋的,唤友的,喊请吃饭的,不一而足。

  众位学子纷纷挤向前面观看,但更有许多的大汉,一看就不是读书人的模样,他们也纷纷跟在一些富商巨贾的身后,挤向了前面。

  “恭喜公子高中啊,不知公子可有婚配?”

  “哦?没有,不知你们是?”

  “带走”

  “抢”

  “快去给我抢到府上”

  ……

  一时间,许多人还正在兴奋的高喊自己中榜了。

  还有一些人,在榜上看到了好友的名字,于是急忙呼喊。但是,好友才刚刚回应,就被许多人围住,簇拥着,离了人群,向不知处行去……

  友人旋即哑然,不过却也并不替他担心,因为是好事儿!

  这就是宋朝有名的榜下捉婿了。京城的富商巨贾,等到贡院放榜时,也会去等榜。

  一旦有人说,自己高中了,那啥也不说,立马抢回家去。

  回到家后才会问:多大了?哪里人?有无婚配?这些问题。

  现场问?别闹了,能抢着一个就不错了,还现场问。恐怕不等你问上三两句,人就让别的富商巨贾抢跑了。

  宋朝人说: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所以,只要你书读好了,就什么都有了,十年寒窗无人问,高中时,有的是富家千金来抢你。

  ……

  贡院门前一下就热闹了起来,

  这张榜单上并没有赵毅的名字,但却有沈轩楚云,几人纷纷祝贺他。

  又一张榜单贴出来,这次又有张喻,朱迅,求竖乾三人,几人又纷纷向他们祝贺。

  最后一张榜单了,赵毅不觉也忐忑了起来。

  “旭之,有你,有你,你看,你是第一名,会元!”

  赵毅闻言先是大惊,急忙朝榜单最上方看去,竟真的写着,第一名:浮梁县赵毅。

  接着就是大喜了,几人同窗纷纷祝贺他,赵毅也是大手一挥说道:“今天樊楼我请客”

  还有许多同榜的贡士前来恭贺,攀附交情,赵毅通通说了,樊楼请客,大家尽管去。结果就是,赵毅在樊楼请客,赴宴的好几十人。

  会试过了,就是殿试了。这是大宋最高一级的考试了,主考官是当今天子,要不怎么天下的进士们,都说自己是天子门生呢。

  会试第一名的成绩,让赵毅自信心大增,殿试自然也不在怯场。

  殿试也是笔试,阅卷的也还是礼部会试的主考官。只是礼部会挑出答卷非常好的前十名,送给皇上预览。

  而且名次也是礼部拟定,最后由皇上钦定而已。

  如果让皇上一个人去看几百分考生的考卷,那是不可能的。虽说皇上是主考官,但这些事,自然有礼部的大儒来代劳。

  皇上只需要阅览,由礼部拟定的前十名的考卷,再从中挑选出自己看着顺眼的人,成为状元,榜眼,探花而已。

  但是名义上,所有的人名次都是皇上定的,恩出于上嘛。但其实,那些二、三甲进士的试卷,皇上是不会看的。

  赵毅的试卷也被礼部的人,呈现给了当今的皇上赵祯,不过是以第十名的名次递上去的。

  其余几篇文章,写的倒也花团锦簇,勉强能跻身前十。但他的一番策论,却是很惊人,恐怕这才是他入选前十的原因吧。

  策论问的是怎么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其余学子都是答的中规中矩,因为经书上有给出答案。

  赵毅的策论前半篇也是按经书说的,围绕天子修德,圣人垂拱而治等等辩论。

  但是下半篇,却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赵毅在后半篇策论中,先是引用了一句“治大国如烹小鲜”,然后指出,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是需要许多方面的。

  他指出国防,经济,民生很重要。然后开始叙说,怎么才能使经济发展,民众安乐,国防强盛。这一切赵毅最后都归结在了科技创新上。

  此时,他才抛出自己的观点说道:人之所以是众灵之长,就是因为人类会创新,因为人会利用工具。

  赵毅举例说道:火的发明,人类摆脱了饮血茹毛的生活;

  武器的使用,人可以更好的捕猎;

  房屋的出战,人类不用再居住在山林中;

  马车能代步,耕犁能种田,可这些是原本就有的吗?不是的。没有这些,现在我们会是什么样呢?先人们创造了这些,可我们呢?如果朝廷能重视科技创新,那么也许我们大宋能远远的甩开周围的那些国家。

  赵毅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力则决定了国家是否强盛,他还举例了秦灭六国。

  他说,秦国能灭六国,不仅是赢在了制度,地里位置上。还赢在了国力上。

  并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秦始皇时期,秦国的青铜冶炼比其余六国都先进。锋利的武器,整齐的军备,才让秦军有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硬性条件。

  他又举例,秦国国力是怎么强盛的。不仅仅是朝堂上,宰相深谋远虑的政策,还有秦国地方上的大兴水利。

  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让原本水灾旱灾的四川平原,变成了秦国的天府之国,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后来,秦国东出,与赵国在长平决战。赵国启用了保守派的老将廉颇,两国几十万大军,对持长达三年之久。

  赵国粮食消耗一空,最后不得不换了三军主帅。赵括三军无粮,只得让赵国大军,出了他们自己构筑了三年之久的防线,以图能与秦国主力决战。但陷入秦军包围,全军覆灭。

  反观秦国,虽然也缺乏军粮,但最后有蜀中粮食支撑,所以稳如泰山。最后赢了急于出战,企图快速结束战争的赵国。

  归根结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所以,赵毅最后总结: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屹立于诸国之林,必须要使自己国家的科技进步。

  赵毅的这篇策论,开创了前人所未有。

  他不说什么天子修德,垂拱而治的虚言,而是提出了具体的方向策略。

  而不管是他提出的策略还是科技等概念,都是众人没有听说过的。

  可他文章中所举的事例,朝中相公们都是知道的,只是从来没有人在这方面想过而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