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默本书出来!
在假期的最后几天,李承乾准备默写一本书出来!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对,没错,正是书到用书方恨少,李承乾蹲在案台前足足一个时辰,愣是没想出来写哪本书,不是因为选择困难症,而是实在没得可选。
李承乾虽说是拥有前世全部记忆,只要是前世看过的书都能默写出来,但是前提是你必须看的是原著,不能是少儿插图版,不能是语文课本中的节选,也不能是电视剧,这么筛选之下,居然仅剩那么三本可用的,一部三国,一部红楼......他居然看过原著,神奇不神奇~三国和红楼都是在初中寒暑假时候完成作业时候读的,也是巧了,当时学校留了语文作业,读几本名著写观后感,一般来说正常人家给上学的孩子买书都是买白话精简版,再小点的就是少儿版,有改编有删减,孩子读得懂,读完了写读后感。
结果刚好那个假期李承乾。。。啊不是,应该是叫陈逸轩他爹回来了,一看儿子要买书,这展现自我的机会来了!于是自告奋勇去书店,买!买好的!买贵的!结果买回一套精装版!全是文言文,陈逸轩盯着姐姐,姐姐看着爹,爹一脸得意,“儿子,书店里四大名著有好几个版本,我给你买的最贵的,好好看,看完再给你买。买贵的!”
陈逸轩一脸懵逼:“老爹,上书店炫富你也是我见过的第一人了!这谁能看得懂!”
“额。。。你先试着看,实在看不懂,让你姐再给你买套白话版的。”
结果陈逸轩蹲在家里看了两天,一天翻完了一部三国,一天翻完了一部红楼,并不是他读书快,是实在看不懂,没有一页是能完完整整读下来的,都不要说读懂,根本读都读不下来!西游和水浒更是失去兴致了,翻都没翻!
而另一部也是巧合,是当年在宝岛旅游时候,一家小书店看到的这本书,出于好奇买下了。因为经常从段子里看这是一本带点颜色的书,经常有讲笑话的,说什么我酷爱文学,然后一帮人哄堂大笑。本来也陈逸轩也一直拿这个当个段子,从没有想过去买一部来看看,不过既然这么无意中看到了,买下来也就买了,也不贵,毕竟富二代!但是打开书,又是一天通读,原因一样,看不懂!
也就是得益于这两次无心之举,李承乾才能有书可写,白话版的书为了让青少年更易懂,删减了很多东西,让整部书的精彩程度大大降低!而这三本都是很接近原本的!直接就可以拿来用。这两次巧合,加上穿越后的“特异功能”,虽然没读懂,但整本书都过了遍眼,如今书上一字一句都在脑海中,李承乾现在可以将这三本书原原本本的默写出来!但是没有必要,只用写一本为日后做新闻造势就够了!
从时间轴看,虽然都是好书,但是所讲的故事晚于当前所处的朝代,对于当前的贞观时期来说,这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世界,类似于现代小说中的架空时代,所以一旦想要问世,必然要做不少改动,要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观,才能开展小说的进程,这肯定是时间不够的,那么这样的话,就只剩下三国可以用了,三国是东汉末年的事儿,可是现在写的话也有弊病,就是很可能不少故事情节会涉及到现在的某些世家,毕竟当前的世家门阀之中比较古老的是真的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的!远的不说,就说自己家,陇西李氏门阀,家谱中记载的名将就可以追溯的西汉的飞将军李广,还有秦的李信;还有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老亲戚赵郡李氏,就可以追溯到战国的李牧,也是赵郡李氏的始祖,而赵郡李氏,也是东汉时期独立的!所以说三国之战,在真实的历史中,是有这些家族的影子的,而自己写三国的话,无疑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你写个书,写的是人家家里参与过的事儿,然后还给人家看,人家一看,你写这不对啊,我们家曾曾曾爷爷参与过,不是你说这样,这不搞笑吗?
所以李承乾现在很纠结,在李承乾面前,放了三张纸,一张写着“三国演义”,第二张写着“金玉缘”,也就是红楼梦,石头记和金玉缘都是红楼梦,李承乾觉得金玉缘更受这个时代的人喜欢,所以如果选择写红楼,便会以“金玉缘”做书名,第三张写着......
李承乾看着眼前的三张纸,经过了一个多时辰的呆滞,终于做出决定,首先,撕掉了那张纸,因为故事是由《水浒传》中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演化来的,如今并没有《水浒传》,那么就等于没有群众基础,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根本没人知道!之后有撕掉了写着“金玉缘”的那张纸,因为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社会大背景是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的迷梦之中,而曹雪芹是一个落魄世家子弟,一本好书,是有作者感情的,曹雪芹的经历,注定了红楼梦是一个悲剧,而整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罪恶,这和李承乾的人设完全不符!如果说李承乾造反失败后,被软禁期间能写出来这么本书,还也算勉强合理,可如今的李承乾,落魄?抱歉,字典里没这个词,并且不想换字典!
武德两年出生,武德三年两岁就封王了!这还是按当时的算法,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农历,要是现代的公历,一岁就封王了!八岁当太子,后来贞观七年自己穿越过来,看更是荣宠一身,本来应该在李恪身上的英果类我,李泰身上的宠冠诸王,如今没他们什么事儿了,全都是形容李承乾的,这样的人,你说他落魄?他怎么落魄?做梦都想象不到落魄是个什么场景,没经历过,所以红楼梦这本书再好,不能用,用的话不真实,更容易让人家说成无病呻吟!
思前想后,李承乾还是在“三国演义”那张纸上,又写了一行小字,“本书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之后,便开始放手默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