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北周诞生
侯景革命,西北的宇文泰成为最大受益者。取汉中,收巴蜀,霸荆襄,这些功绩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基础,现在的宇文泰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巩固自己的权力,消化这几年的战果,顺利把权力交接给自己的儿子。所以,在陈霸先和高洋一决雌雄的时候,宇文泰并没有浑水摸鱼。
1.周礼改革
宇文泰要改朝换代,就需要自己构造一套话语体系,打破旧秩序,创造一套新制度。苏绰死后,在文化制度建设上,宇文泰全都依靠卢辩、柳虬、崔猷、裴政这些秘书班子,人家从小就是在贵族文化熏陶下长大的,让他们搞文化工程最合适不过。
556年正月初一,宇文泰的秘书机构按照《周礼》搞了一套六官制度出来,以宇文泰为太师、大冢宰,柱国李弼为太傅、大司徒,赵贵为太保、大宗伯,独孤信为大司马,于谨为大司寇,侯莫陈崇为大司空,其余百官也都出自周礼。大冢宰也就是总领百官的宰相。
这首批六官相当于当初的首批六柱国,除了病死的李虎,人还是那些人。柱国将军向六官的转变,意味着军事征服朝着帝国管理的转变,可以看出宇文泰的野心:我不仅要征服天下,还要通过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来治理天下。六官制度也算是隋唐六部制的一个雏形,这就是宇文泰对集权时代官僚体制的探索和贡献。
四月,宇文泰开始着手安排继承人的事宜。简单梳理下宇文泰子侄辈的势力情况。
庶长子宇文毓26岁,博览群书,表面懦弱实际上聪明睿智,是独孤信的女婿,和蔡佑关系好,是世子强有力的竞争者。别的不说,单说独孤信,他的战功和影响力一直就不低于宇文泰,而且独孤信还有“连壁”好友韦孝宽,战友和小迷弟杨忠,长女嫁给宇文毓,四女嫁给李虎的三子李昞(生子李渊),不仅如此,他还看上了战杨忠的儿子杨坚,正打算把七女独孤伽罗嫁给杨坚。
次子宇文觉是嫡子,性情刚烈,喜怒形于色,为宇文泰和孝武帝元修妹妹冯翊公主所生,时年14岁。至于宇文邕、宇文宪、宇文直等十个儿子,老四宇文邕才13岁,老十三宇文逌前几天才出生。可能是受到高澄、高洋兄弟的刺激,宇文泰意识到自己再牛也不能长久,生的儿子牛那才是百年大计,所以在生命尽头这几年拼命生儿子。
宇文护是宇文泰大哥宇文颢的长子,43岁,城府极深,善于察言观色。不仅是宇文泰的管家,还是宇文毓、宇文觉等堂弟的监护人,从小带着他们长大的,而且还在平定江陵之战中立有战功。如果宇文泰活着,那么宇文护就是他的得力助手;如果宇文泰在儿子们还没成年就死,那宇文护就可能成为最有利的竞争者。
宇文护的二哥宇文导,在两年前病死;大哥宇文什肥在534年就被高欢弄死了。
宇文泰的二哥宇文连,有一个儿子叫宇文元宝,也是534年被高欢弄死,为了不让宇文连绝后,宇文泰让宇文导的儿子宇文亮去延续宇文连的香火。宇文亮都是侄孙辈了,对世子之位不构成威胁。
宇文泰的三哥,也就是猛男宇文洛生,他有一个儿子叫宇文普提,也在534年被高欢弄死,而宇文泰并没有给他安排儿子延续香火。
可以看出,宇文泰继承人最大的威胁,一是以独孤信为代表的六官,二是以宇文护为代表的侄子。当然,毕竟是一家人,宇文泰是不会把宇文护当成威胁的。独孤信一人就串联起了宇文毓系、李虎系、杨忠系、韦孝宽系庞大的关系网,宇文泰把独孤信当成了最大的敌人无可厚非。
2.拥立世子
50岁的宇文泰仿佛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他要尽快搞定世子之位和独孤信。二十五日,一次朝会上,宇文泰对文武百官说:“我想立嫡出的儿子为世子,担心大司马对此有疑心,该怎么办好呢?”大司马也就是独孤信最新的官职。宇文泰就是这么狠,出手直抵要害,从不拐弯抹角,就是要对手猝不及防。
独孤信尴尬地说不出一句话,面对宇文泰的质问,他既不支持宇文觉也不反对宇文觉,只是隔岸观火。
其他六官成员早就知道宇文泰和独孤信之间的纠葛,都是老油条,不敢贸然站队,沉默不语。领导有需要,就有马仔表忠心,这时候陇西李氏三兄弟的李远跳了出来:“自古以来立世子都看是否嫡出,不看是否年长,把略阳公(宇文觉)立为世子,您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如果怕独孤信有意见,为此有顾虑,那么我先把他斩了!”刚说完,李远就拔刀向独孤信走去。
为什么是李远?李远是陇西李氏土豪,不像六官其他成员是宇文泰的创业伙伴,官位和权力也不如六官成员,代表的是关陇一带当地土豪的利益,所以他出来表现就很合适,有助于制衡柱国将军、六官的权力。
陇西李氏一直是宇文泰在地方上的心腹团队。老大李贤,多次带领族人保卫或收复老家原州(宁夏固原市),一直让宇文泰很放心,宇文泰很早就把宇文邕、宇文宪兄弟寄养在李贤家中,把李贤当自家人,李贤被封为原州刺史,并常年驻扎此地。老三李穆,这可是救过宇文泰命的男人,亲密关系也无话可说,李穆在雍州刺史任上。
一看小弟很懂事,宇文泰故意惊讶:“不至于到这种地步,快把刀收起来。”
独孤信也不端架子了,赶紧顺坡下驴:“李将军,我没有意见,听从太师的安排。”
李远并没停手,而是握着刀扫向其他官员。刺头儿独孤信都怂了,谁还敢搞事?大家纷纷表示支持宇文觉。于是,宇文觉正式成为了宇文泰的世子。
退朝后,李远主动追上独孤信:“嘿,独孤大哥,我没有针对你的意思,国家大事形势所迫,我不得不这样做。”独孤信和李远并没有私仇,他知道李远不过是选边站队罢了。除了感谢,独孤信也不知道说什么:“感谢你,多亏有你才把大事定下来。”
宇文泰心思很缜密的,确定继承人宇文觉后,顺手就把宇文毓外放为陇西大将军,让他远离权力中枢。五月,宇文泰开启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巡边活动,一方面是加强对边境的控制,另外,继续和新盟友突厥搞好关系,以营造良好的国际国内和平环境,为宇文觉的顺利接班打下基础。
3.挫败夸吕
突厥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在忙啥呢?忙着打仗。木杆可汗既然和宇文泰结了盟,自然不能南下西魏,当时突厥已征服了广大漠北地区,只有一个小弟还不老实,那就是西魏西边的吐谷浑。夸吕自从在545年和高欢结盟后,一直遵循“远交近攻”的战略,不停骚扰西魏,三年前被木杆可汗、史宁打趴后,并没有心服口服。
三年的回血期满后,夸吕又找回了自信,继续找西魏的麻烦,高洋才被陈霸先打得鼻青脸肿,也乐得怂恿吐谷浑去搞西魏,给他提供了一些军需物资。木杆可汗已经制霸了草原,他多么狂放和自豪,能容得下你吐谷浑叫嚣么?听说夸吕要搞事,库头很兴奋:“哥,好久没干仗了,咱们去奏夸吕吧!”
俟斤说:“这一仗必定大胜,咱们可以借道凉州,偷袭夸吕侧后方!”
“好!我去找史宁借道。”一番商议后,哥俩很快确定了作战方案。
面对夸吕这次复仇,凉州刺史史宁早有准备,本来也就打算再次联合突厥包抄吐谷浑,没想到突厥不亲自来,他第一时间向宇文泰报告了此事,宇文泰授权史宁和突厥人一起行动。
联军来到番禾(甘肃永昌县水寨城)后,夸吕察觉到不对劲,偷鸡不成蚀把米,那还搞什么?于是下令撤兵。“弟兄们,跟我追!”俟斤大喝道。史宁拦住了他:“不用跟着他们屁股后跑,那样很被动。”
“那你说咋办?”库头喊着。
“树敦、贺真两城,是吐谷浑的巢穴,拔掉他的这个老根,其他的部众也就自己溃散了。”史宁笑着说。
“刺史大人果然聪明。”俟斤采纳了史宁的建议。
双方经过简单分工,即刻采取行动。俟斤率兵从北路攻击贺真(青海乌兰县茶卡盐池附近),史宁带兵从南路攻击树敦(青海共和县东南)。突厥、西魏联军已悄然来袭,夸吕还刚到贺真落脚休息,他叹着气:“回到老家了,这下总算安全了,这突厥和魏国怎么就知道了本王的行踪呢?”
回答夸吕的正是突厥人的喊杀声。库头带着先锋骑兵已经距离贺真不足五十里了!夸吕吓得直哆嗦,只想着跑路,谈什么防守?夸吕逃得太狼狈,以至于把老婆孩子都丢下了。俟斤来就是收割人头的,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很轻松就俘虏了夸吕的妻儿。另一边,史宁也拿下了树敦,俘虏了吐谷浑的一个王爷。
联军在青海湖胜利挥师,俟斤对库头说:“史将军是条汉子,像咱们突厥勇士一样勇猛,我很佩服!”库头点点头:“他是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俟斤给史宁赠送了许多宝马良驹,以表示欣赏和感谢。
经过这一次胖揍,夸吕算是老实了,此后几十年,吐谷浑虽然还是入侵,但再没有对中原政权发动过大的战争。
4.枭雄逝去
十月初一,巡边的宇文泰在牵屯山(宁夏隆德县东)病倒了,贺兰祥和蔡佑二人在床前伺候。宇文泰第一时间想到了宇文护,于是派尉迟纲传唤宇文护,二人在泾州(甘肃泾川县)相见。
宇文泰已经是皮包骨,脸上再没有昔日的严峻狠辣,他拉着宇文护的手:“护儿呀,我的儿子们年纪都小,天下尚未平定,周边的敌人都很强大,国家大事都交给你了,你要实现我平生的志愿!”
宇文护一边哭一边飞速转动脑袋:国家大事交给我?那我究竟是要辅佐堂弟呢还是自己取而代之呢?这老奸巨猾的叔父怎么到死也不把话说清楚?
看着一脸迷茫的宇文护,宇文泰显得很平静。宇文泰未必不知道宇文护的威胁,他对刘备托孤、曹睿托孤的事情了如指掌,权力交割无论怎么安排,都会存在漏洞和危险,宇文泰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含糊其辞,以便留有余地。一方面表达对宇文护的信任,另一方面又没有明确说宇文护可以取代自己的儿子。
至于以后谁说了算,那就只能把希望放在自己那几个聪明的儿子身上了。
“叔父,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宇文护只能说这些客套话。
初四,宇文泰在云阳县(陕西淳化县西)去世,蔡佑哭得像个泪人,这么多年,蔡佑对宇文泰忠心耿耿,宇文泰死前应该是满意的。
宇文泰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拥有一切明主应该具备的品质,如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脸厚心黑、杀伐果断、高瞻远瞩等。宇文泰之所以能从同辈的群雄尔朱荣、葛荣、高欢、侯景等人中胜出,一方面是他年轻他活到了最后,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另一方面,时代给他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相比于葛荣,宇文泰出身高贵,眼界更高;相比于高欢,宇文泰占据了关陇天险,地利优势让高欢再怎么英明神武也没有用武之地,另外,宇文泰活得比高欢长,也是一个巨大的创业优势,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整合国内的资源。
从尔朱荣身上,宇文泰继承了兵法战术和生杀予夺;从侯景身上,宇文泰捞取到了巨大的政治利益和领土人口。
除了继承和学习,宇文泰之所以能开创西魏、北周甚至隋唐帝国,他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民族融合政策。相比于符坚的民族大杂烩、后赵的民族隔离以及孝文帝的全盘汉化,宇文泰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柱国制、六官制、均田制以及汉人、胡人互相改姓等等,这些改革把汉人和胡人都统统打包成一种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彻底摆平了六镇军民的待遇问题,是一个利益与共、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群体,不论胡汉,不论你是中央军还是边防军,互相通婚联姻,资源共享,对内可休养生息,搞水利农田,对外可整合资源发动战争。
而这也正是魏、汉、吴三国一统几十年就陷入三百年乱世,而北周、北齐、南陈后三国一统却迎来了三百年盛世的原因:三国只是被武力统一,而没有塑造民族共同体;后三国是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中统一的,有强大不可分割的想象共同体。这也就是后三国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
三国只是汉族英雄的舞台,而后三国却是各民族共同谱写的华章。三国的影响只存在于书本之中,而后三国的故事却镌刻在每个中国现代人的基因之中。
宇文泰和曹操一样,生前没有篡位,他并不是不贪图这个虚名,而是六柱国之间的互相制衡使然。这一点从宇文泰杜独孤信、李虎的长年打压就可以看出来,从宇文泰立世子对独孤信的恐惧都能看出来。
有人会反问,既然独孤信、于谨等人这么牛,为啥他不做带头大哥,反而心甘情愿让宇文泰领衔关陇贵族集团?势力庞大,不代表你敢去死,当带头大哥是有风险的,战争顺利,好处是大家的,如果战争不顺利,那罪魁祸首就是带头大哥。至于贵族大佬嘛,换一个领导照旧吃香喝辣。冰山一角并不能决定整个冰山的规模、动向、速度。
你有实力做股东,但你不一定有魄力做董事长。聪明的人如于谨,完全可以躲在幕后左右政局,宇文泰不可能不给其他股东面子。这也就是六柱国是那几个大佬,六官还是那几个大佬,而韦孝宽、王思政、杨忠等人无论多猛也要靠后排的原因,没办法,人家的原始股占比高呀。
总体来说,宇文泰在西魏的地位远不如曹操在汉末朝廷的地位,他和六柱国的关系不过是联盟关系,本书多次提到,这里不再赘述。故而,篡位的事情,只能留给他的儿子们了。
5.搞定于谨
当天,宇文护护送宇文泰棺椁回到长安,并发丧。宇文泰谥号为“文”。初五,世子宇文觉被傀儡皇帝元廓任命为安定公、太师、柱国、太冢宰,继承了宇文泰生前所有职位。
宇文泰在西魏朝廷都不能只手遮天,更何况晚辈宇文护?六官的其他成员都想来辅助宇文觉,没有谁会真的对宇文护心服口服。所以,摆在宇文护面前的就是如何立威的问题,他必须搞点大动作出来,才能确定宇文家族的独尊地位,也就才能确定他自己的地位。
首先,宇文护需要拉拢六官成员,六官之间并不是铁板一块。他第一个看重的就是大司寇于谨。
宇文泰还在掏鸟窝的时候,于谨就带着柔然可汗阿那瑰平定破六韩拔陵起义了,不论是名望、功劳、出身、资历,于谨都在宇文泰之上。于谨有九个儿子,其中于实、于翼、于义三子均成年而且掌管一方军政要务,家族实力庞大。可以说,于谨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位于六官之首。
宇文护亲自登门拜访,跪拜道:“于老,叔父将辅政重任托付于我,我自知资历短浅,恐怕各位王公贵族有想法,还请您指点一二!”宇文护平时对于谨也是很恭敬的,每次见面都是行跪拜礼。
面子也给了,尊重也有了,剩下的就是选择站队问题。于谨还是选择了让宇文家来领衔,他深情地说:“我于谨早就蒙受先安定公(宇文泰)非同一般的知遇之恩,这恩情深于骨肉之情。涉及到国家大事,我一定以生命去争取成功。如果面对各位王公大臣商讨确定国策,您一定不要退让。”
有了于谨的承诺,宇文护心里就有底了。第二天朝会上,文武群臣聚集在一起商讨军国大事,于谨主动站出来,清了清嗓子,严肃地说:“过去孝武帝受到高欢胁迫,魏国帝室陷于倾覆的危险之中,要不是安定公迎纳并辅佐了他,国家就没有今天这种局面了。现在安定公突然去世,嗣位的世子虽然幼小,但中山公(宇文护)是他亲堂哥,又接受了安定公临危时的顾命之托,军国大事,按理应该归他统一掌握。”
看于谨这副架势,大家愣住了。什么情况?大佬都带头表态了?按照事前的剧本,宇文护该出来表态了:“辅政之事,也是我们的家事。我虽然平庸愚昧,但又怎么敢推辞呢?”这回答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果敢而自信。于谨拱手道:“您要是出面统一管理军国大事,我们这些人就都有所依靠了。”
赵贵双手抱胸,鼻孔朝天叹息了一下:“呵,思敬呀,思敬。”
赵贵表现出的不满,于谨早有预料,但他并不理会,而是直接给宇文护下跪,表示愿意接受宇文护的领导和管理。独孤信、侯莫陈崇、李弼等人一看,这双腿也不听使唤,也径直跪了下去,向宇文护表示臣服。至于皇帝元廓嘛,只是默默地看着大佬们的表演,不敢说一句话。赵贵目瞪口呆,尴尬得不知所措,还得独孤信识趣,赶紧拉他的裤腿,让他跪拜,赵贵这才不情不愿地跪下来。
本来独孤信等人是瞧不起宇文护的,可是在公共场合,你不追随于谨的步伐,那就是公然反对宇文家执政。宇文家是关陇贵族集团共同推举出来的带头大哥,你反对宇文家也就是否认自己曾经的创业史,就会造成关陇贵族集团的分裂,成为公敌。所以,即便是心中不服,那么口头上和面子上也得表示臣服。
这样一来,宇文护就占据了法理上的制高点,他的执政地位取得了合法性。宇文觉在一旁观察着宇文护和群臣的对峙,本来他才是全场的主角,但没有人把他当回事,他隐约感觉到身上有一股无形的压力,让自己喘不过气。
十二月四日,西魏给宇文泰举行下葬。仪式上,有肝肠寸断的,比如宇文毓、宇文觉、宇文邕等亲儿子,以及蔡佑、贺兰祥、尉迟纲等亲信;有痛哭流涕的,如于谨、杨忠、李弼等;有虚情假意的,比如皇帝元廓及其宗室;还有表情怪异、交头接耳的,比如赵贵和独孤信,二人小声嘀咕着什么。这一切,都被一双眼睛默默注视着,他就是宇文护。
站在权力最高处,不管你曾经是什么人,此刻开始,你就是最紧张、最谨慎、最害怕失去权力的人,所以,可能会变成嗜血、多疑、猜忌、凶横的人,和道德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
6.北周开国
十七日,皇帝元廓把岐阳之地分封给世子宇文觉,并封他为周公,加九锡之礼,享受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参拜不名三大权臣特权。懂的都懂,曹丕、司马昭、刘裕、萧衍、萧道成篡位前都是这样干的。当然,宇文觉和前面的篡位者都不一样,前面的篡位者都是名副其实的真皇帝,而宇文觉一开始就是宇文护的傀儡。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开国之君。
与其说是宇文觉篡位,不如说是宇文护篡位。那宇文护为何要篡位?连宇文泰都不敢做的事情,他这个晚辈为何这么横?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宇文泰和六柱国(六官)之间是互相制衡的关系,联盟合作关系。宇文泰一死,这动态平衡必定要被打破,宇文家可能失去带头大哥的地位。摆在宇文护面前两条路:一,让出权力,让六官重新推选一个带头大哥,继续关陇贵族集团的平衡;二,向前一大步,直接带领宇文家称帝,以皇帝的身份从法理上压制其他贵族,彻底打破这种势力均衡。
显然,面对权力的诱惑,正常人会选择第二条路,再进一步。
一方面,宇文家是带头大哥,另外,宇文护又得到了于谨等贵族的认可。既然都承认宇文觉的世子地位、宇文护的执政地位了,那么,宇文觉再提出一个改朝换代的要求,这不过分吧?这在心理学上也讲得通。对别人提要求,一开始提过分的要求肯定被直接拒绝,但一开始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那往往被爽快答应,一番得陇望蜀的操作下来,前面都答应了,后面过分的要求也只得答应,以维护自己前后一致的人格。
宇文家做皇帝,其实对六官其他成员没有实质性伤害,他们该有的土地、人口、权力一分不会少,只不过要改口而已。以前叫宇文泰大哥,现在叫宇文觉大王而已。就是一个面子问题,是一个思想转变过程问题,可以接受,那么继续荣华富贵,不能接受,那么必然要流血。
宇文觉封周公后,接下来就是走程序了。卢辩等秘书班子开始制定新朝的礼乐制度,贺兰祥、尉迟纲等外甥去找皇帝元廓“做思想工作”,元廓能咋办?只能听天由命。宇文护为了恶心赵贵和独孤信,居然让赵贵手持节杖、捧着登基的表册,让独孤信负责印绶和玉玺交接。禅位诏书谁来写?王褒、王克自告奋勇,争着要为新朝立功,他们这一行为让庾信、王颁、刘璠等南梁遗老鄙视不已。宇文护把这任务交给了王褒。
颜之推不想卷进政治斗争中,本来想借道北齐回到南方,在路途中,被等候多时的魏收等才子拦下了,高洋任命他为奉朝请,从此,颜之推开始了在北齐的仕途。人各有志,哥哥颜之仪选择了留在长安。
557年正月初一,登基仪式举行。王褒站在元廓身旁宣读诏书:“予闻皇天之命不于常,惟归于德。故尧授舜,舜授禹,时其宜也。天厌我魏邦,垂变以告,惟尔罔弗知。予虽不明,敢弗龚天命,格有德哉。今踵唐虞旧典,禅位于周,庸布告遐迩焉。”
随后,赵贵捧着表册:“咨尔周公,帝王之位弗有常,有德者受命,时乃天道。予式时庸,荒求于唐虞之彝踵。曰我魏德之终旧矣,我邦小大罔弗知,今其可久怫于天道而不归有德欤。时用询谋。佥曰公昭考文公,格勋德于天地,丕济生民。洎公躬,又宣重光。故玄象征见于上,讴讼奔走于下,天之历数,用实在焉。予安敢弗若。是以钦祗圣典,逊位于公。公其享兹大命,保有万国,可不慎欤。”
王、赵的台词说完后,该独孤信了。独孤信从元廓手上接过印绶、玉玺,转交给宇文觉,宇文觉推辞,百官劝进,然后宇文觉收下。
周公宇文觉即天王正位,改国号为“周”,点燃篝火禀告上苍,在朝廷外的大门前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等等,为啥宇文觉不是即皇帝位,而是做天王?一方面,宇文泰遵循的周礼改革中,周代最高统治者周天子就是叫“王”;另一方面,宇文护也是稳扎稳打,直接称帝的话,给其他贵族大佬的压迫感就太大了。反正就是一个称呼而已,天王的权力和皇帝一样。
宇文觉追封父亲文公宇文泰为周文王,庙号太祖,母亲冯翊公主为周文后,大赦天下。宇文觉册封元胡摩为王后,元胡摩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的女儿,二人感情很好。周朝体现五行中的木德,以表示继承西魏的水德,实行古代夏朝的历法,服装的颜色以黑色为上。
宇文觉任命李弼为太师、赵国公,赵贵为太傅、大冢宰、楚国公,独孤信为太保、大宗伯、卫国公,宇文护为大司马、晋国公,侯莫陈崇进爵梁国公,于谨进爵燕国公。李虎被追封唐国公(大唐帝国的称呼来源),具体待遇嘛由李昞继承和享受。
宇文护居然把大冢宰之位给赵贵,不得不佩服这家伙的老谋深算。你赵贵不是跟老子对着干么?好,老子以退为进,先把你捧得高高的,最高职位你来担当,给足你面子,麻痹你的警惕心。
达奚武、豆卢宁、李远、贺兰祥、尉迟迥、宇文贵、王雄等进封柱国大将军;蔡佑、尉迟纲二人执掌禁军;杨忠官升小宗伯,也就是大宗伯独孤信的助手;韦孝宽升职小司徒,继续镇玉璧;权景宣进位大将军,接替王悦出镇江陵;杨檦、裴侠、王悦、长孙俭等人也都进位大将军,出镇各方。
兄长宇文毓进封柱国将军、岐州刺史,四弟宇文邕进封大将军、同州刺史。宇文觉把兄弟弄到地方上去当官,有利有弊,好处是增强自己的威慑力,以制衡宇文护;坏处是,如果宇文护搞事情,宇文毓、宇文邕鞭长莫及。这是后话。
封退位的西魏皇帝元廓为宋公,元廓被“请进”大司马宇文护的府邸居住。
宇文觉建立的周朝,后世称为“北周”,北周也就成为了后三国第二阶段中的第二国。第一阶段:南梁、东魏、西魏。第二阶段:北齐、北周、南陈。南陈?是的,陈霸先坐不住了,想要当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