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洛淡淡地说道:“命人送受伤和战死的军士回城,抚慰事宜待我回来之后再行商议,我们继续上路”。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刺杀没有发生。
禁军首领先是平胸一礼,而后大声领命而去。
绿衣女子回到车上,昂洛站起身来对着她拱手一礼,真诚地说道:“今次掌教于朝廷危难之时出手相助,不胜感激”。
绿衣女子拱手回礼,说道:“昂大人高义,自不必客气,匡正天下正是我匡正道教的立教宗旨”。此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在胤国极具影响力的匡正道教之掌教—非东篱。
是时民风开放,对教派之人没有什么过多的约束。这匡正道教之内,便就默契的分有两大类别。一类称为出世道人:就像宏正道长一样,丢弃本名而用道号,不娶妻生子,一生以教为家。另一类则称为入世道人:就像宏正的大师兄佘青一样,以本名修行,娶妻生子就如平常人一般。而两者的共同之处,便都是时刻以匡正天下为己任,如是而已。
非东篱是匡正道教前任掌教宏正道长的关门弟子,深受其喜爱。三个月前,年事已高的宏正道长意识到自己大限已到,便召集门人确定这继任掌教之事。按照惯例,最有可能接掌匡正道教的是宏正道长的大弟子—正远道长。正远道长年近五十,武艺高强,又在教内有很高的威望。按理说,宏正将掌教之位传于他是毫无争议之事。可这宏正道长却偏偏将此位传予了他最小的弟子—非东篱。于是这胤国上下,发出一片质疑之声。
匡正道教历经数代,而每任掌教均是由出世道人担任。虽然教义之中没有明文规定,可是在潜移默化之下,教众自然认为已经形成惯例。可是今次,宏正却是力排众议,一定要让非东篱这个出世道女接任。而他回答众人之疑问,只是淡淡的一句,“此为命数”而已。
匡正道教的发源地为宾州九重山,立教之时便定下“匡正天下”的宗旨。只是后来天下纷乱,匡正道教秉承宗旨,盛世入山修行、乱世出山救世,才将总坛设于胤都之内。虽说现在的总坛设在胤都城内,但匡正道教的根基还是在九重山上。
当时的宏正掌教为了磨炼子弟,便命其大弟子正远道长和大师兄佘青带领众人前往胤都匡正。而自己,则是继续在九重山专研道法。非东篱作为关门弟子,便一直跟在师傅宏正身边。
说来也怪,这非东篱小小年纪便已是不可方物的美人胚子。胤国乃至中原其他大国,来向宏正求亲之人也是络绎不绝。宏正本人也是希望非东篱能走出深山,过上平凡人的生活。不知是受什么影响,这非东篱偏偏不愿意,一心只是想跟着师傅专研道法,修炼武功,想着哪一天匡正天下。一来二去,来求亲的人死了心,这非东篱现在也是将近而立之年的老姑娘了。
虽说她没有成家,可是教内始终清楚她是入世之人。此次宏正让她接掌掌教,可是暗地里却也少不了众人的一些闲言碎语。
不管旁人怎么说,可非东篱这掌教之位却是坐得稳稳的。一来,宏正道长在世之时威望太甚,无人能及。二来,宏正的大师兄佘青道长更是坚决的拥护和支持。三来,非东篱得宏正真传,武功高强难知深浅。另外,匡正道教的掌教象征,绝世神剑—“潜龙”,便是宏正亲自交到非东篱手上的。
“潜龙”是一把全透明的绝世神剑。它不仅拥有其他好剑削铁如泥、坚硬刚直的特性。它的神奇之处更在于,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晚,你都看不见它。换句话说,它是真实存在的,可以摸得到但是看不到。刚才,“废墟”的多名杀手便是死在这“潜龙”之下。他们直到死去,也没有弄清楚是什么杀了自己。而锻造“潜龙”之人,想必也是一个完美主义的铸剑大师。因为,这柄剑的剑鞘也是全透明的。试问,如果不是这样的大师,怎么不用这等奇材,铸成两柄剑呢。
而此次应昂洛相邀助阵,非东篱带来的也不是普通教众,而是之前随侍在宏正身边的年轻一辈子弟。他们虽作昂洛家将打扮,但确确实实是匡正道教之内的精英弟子。
短暂的整理之后,昂洛的车队便继续朝着天宁卫驻地出发。
在昂洛奔走在胤都四军之时,祖相子早已带着心腹手下悄悄的潜入了中隧城中,着手准备垚国的另一件大事。
垚国通过晴日族密道,入侵胤国岭州的计划其实有两套。第一套计划是:通过秘密道路袭取岭州府,在岭州府站稳脚跟之后,便出兵席卷岭州其他地区,最后达到控制岭州全境的目的。完全控制岭州之后,将垚国本土、晴日族故地和新占领的岭州联成一片,成为垚国新的国土范围。此计划的关键,便是在突袭岭州府成功。只要在岭州府站稳脚跟,实则上,从垚国至晴日族故地再至岭州已然是相连的。只不过,这种相连是以“一条线”的形式存在,并非占领岭州全境之后的“一大片”这么牢固。第一套计划成功之后,一旦将岭州的各项资源消化完全,那么垚国的国力便能实现质的飞跃。那时候,是继续向东强攻中遂城还是向西收复青疏、额尘、则西三城,垚国便都拥有了主动权。
第二套计划,则更是大胆:通过秘密道路袭取岭州府,在岭州府站稳脚跟之后,立即袭取中遂城。如若能成功占领中遂城,垚国便能将胤国的救援部队,完全隔断在中隧城外。那时,垚国便能用最少的军队抵御胤国的救援,然后在从容的攻占岭州全境。同样的,在完全控制岭州之后,将垚国本土、晴日族故地和新占领的岭州联成一片,成为垚国新的国土范围。只不过,这时的垚国在与胤国的斗争中,将更为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