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再伐北汉
解决好内部问题后的宋朝,终于想起来北面的北汉了。
公元976年,赵匡胤命大将潘美领兵数万,兵锋直指北汉。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场必胜的战役。
的确会成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北汉经过上次宋朝的“人口迁移”,“坚壁清野”后,让本就不富裕的国家雪上加霜,到现在已经奄奄一息。就连上次被宋朝军队打垮的城墙都修不起,七凑八凑,拼命的搜刮民脂民膏才勉勉强强重修。
城高池固的太原城早已人心尽失,没有民心的城池如同朽木,一推即倒。
潘美的心情应该不错,赵匡胤把这么个美差交给了他。他只要赶在契丹援军来之前,连续攻打,必能攻克。
看似容易其实也真的很容易。宋朝不费吹灰之力连破数城,加上上次来过,道路很熟悉了。几天以后,宋朝大军就又到达了太原城下。
刘继元望着城下黑压压的人头,很头大。他的契丹叔叔即使不停的抽马屁股,也需要十几天才能到。自己能不能撑到那时候还很难说。
之后就是老套路了,集结士兵,训一番话,发起进攻,然后士兵刀一提就往城头上冲。
正当宋兵卯足了斤奋力斯杀时,长官突然下达了命令。“暂停进攻,全军撤退”。士兵丈二摸不着头脑,也憋了一肚子火,撤退的途中不免骂骂咧咧了起来。
可是当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就都变的鸦雀无声了起来。
就在刚才,从开封传来一条惊天动地的消息。
他们那英明神武的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了。
就在点兵出发前还生龙活虎的赵匡胤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
一代英主,就此落幕,时年50岁。
初成年讨生活的一波三折,历经郭威黄袍加身,再到高平之战的初露锋芒,滁州之战的机智夺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扫平南汉、吴越、后蜀、南唐、两征北汉。这就是赵匡胤的一生。
如此重要的人物就在十二月二十的夜晚不明不白的死去,这很奇怪,非常非常的奇怪。
“公元976年,十二月二十,癸丑夕,帝崩于太岁殿”,。
宋朝官方仅廖廖数语就简单概括了赵匡胤的死。
这似乎是一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