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这点事上部

削权

  节度使是唐朝发明的官职,相当于给你划分一片地方,你就是那里的皇帝,不过你还是要归最大的皇帝管辖的。当然全凭你自觉,如果你不服气,可以造反,但一个节度使的力量是不足以和朝廷抗衡的。

  凡事都有例外,唐朝后期随着节度使日益增强,朝廷的腐败。皇帝压制不住时,就麻烦了。安禄山就是例子。

  美其名曰节度使实际上就是分封制。手下的力量过于强大,中央就得麻烦了。

  赵匡胤看着周围的这些军阀,感到很不自在。

  在赵匡胤心里,这些人也有当皇帝的心,黄袍加身的事难免不会再发生一次。

  削潘成了新国的大事。

  赵匡胤采用了丞相赵普的建议,把藩王的土地统一收归中央,军政钱粮大权也回同时到了中央,国家又恢复了活力。

  凡事都有利弊,以往的皇帝不是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相比之下,他们更知道塞外那些胡人,蒙古等少数名族的厉害。失去了这些将军们的庇护,王朝也同样容易坍塌。

  赵匡胤生活在分封制危害最厉害的五代十国,亲眼看到无数的节度使反叛的事实,自己也是这么上位的。

  他管不了那么多了,宋朝的江山在自己死后不能在换主了,这种日子该结束了。

  为此赵匡胤设计了一种独有的方案,简单概述就是外敌入侵时,将军拿着朝廷给的令牌,去调兵。如果你分到老弱病残,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真正做到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大家都互不认识,谁原意跟你去反叛?当然,对抗外敌时也是同样的心理。战斗力可想而知。

  赵匡胤极力推崇文人担任武职,在他看来,文人是极易控制的。

  从小读着四书五经的他们,“尽忠报国,忠于国家,忠于皇帝“,老老的印刻在他们脑海了。反叛几率几乎为零。

  赵匡胤是天生的打仗能手,可以不需要将军,可他忘了自己的后人怎么办呢?指望天天在深宫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公子哥们去打仗吗?

  赵匡胤的这一措施,彻底的终结了藩王反叛的时代。中央集权高度集中,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自太宗之后,军队战斗力日益下降。打仗调动部队程序繁琐,必须经过层层核查,战场支援速度极其的慢。后面的方腊反叛宋朝的反应深刻提现了这点。

  不能说赵匡胤这样做的有什么不好,根据当时的社会风气,武将反叛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在不加以克制,估计赵匡胤死后,国家又会易主。

  针对当时的情况来说,这是最有效的改革,毕竟赵匡胤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外面的藩王解决了,说到底都是陌生人,自己下刀子快,也没什么不舒服的。

  到了自家兄弟那,就有点难办了。石守信,韩令坤,慕容延钊等人都是拜把子兄弟,国家刚成立就卸磨杀驴实在有点难为情。

  不过很快赵匡胤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七月的某日,晚朝后,赵匡胤留下了石守信等人,设宴款待。酒过三巡,赵匡胤忽然长叹一声,显得有些闷闷不乐。手下人看见老领导的样子,连问何故。赵匡胤缓缓说到:“这天下若不是你们全力扶持,也不会有我的今天,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你们的好。可是……

  石守信等人又连忙追问,赵匡胤顿了顿说道:“皇帝在世人的眼里是很风光,真是如此,才有很多的人想要争夺它。

  手下人也不傻,听到这就回过味了。吓得目瞪口呆,扑通一声跪在赵匡胤面前,连声说道:“陛下,臣等万万没有此心啊!

  赵匡胤听了群臣的话,继续道:“我们是兄弟,我当然知道你们不可能有异心的“。但是你们的手下难免有人贪图富贵,一旦把黄袍披到你们身上,虽然你们不想当,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武将们听到这,自能一边磕头,一边哭道:“我们太愚蠢了,没有想到这些。陛下就可怜我们,给指一条活路把!“赵匡胤等的就是这句话,直接了当的说:“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忙忙碌碌,还不是为了“富贵“二字。这样吧,我赐给你们金银田产房屋,终生享受不尽,回家养老吧!

  第二日,石守信等人纷纷告老还乡。让无数帝王头疼不已的问题,就这样被赵匡胤打太极般的化解。

  从此以后大宋王朝彻底摆脱了祸害了几百年的藩王叛乱问题。

  

小说推荐阅读: 穿越瓦罗兰之我的老婆是凯尔海贼之铁铠冥魂进化时代之英雄之力穿越:我在超能世界练武从零开始经营冒险者公会诡艺从名画开始狐鸦小传群星的观察者全职法师之林枫穿书只为磕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