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救救大唐!

第十九回 痴呆儿冲龄继位,朱全忠独霸朝堂(1/2)

  皇帝的死讯很快传到了四面八方,洛阳城内百姓自发素衣素食,各家各户也悬挂灵幡,亿万大唐子民如丧考妣,哭声震天。

  皇宫内,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徐彦若领着一班学士商议着大行皇帝的谥号、庙号,朱全忠则统兵维系着京城内外的安定。

  七日后,皇太后何孔雀领着十二岁的太子李柷在洛城殿正式登基,百官跪拜朝贺。

  天子登基,百官升级,徐彦若被擢升为丞相太子太傅,朱全忠则升任太尉兼梁王。只有德王李裕依旧被软禁在后宫,虽然德才兼备,却无用武之地。

  何太后坐在小皇帝的身旁,看着满满一朝堂的两班众臣,神色茫然。

  这是她第一次在这个角度俯视这个帝国,然而,先帝的死让她的心碎了一大半,物是人非,朝堂早已被梁王架空,她一个女人又如何支撑这份沉甸甸的基业呢?朝会上,大臣们纷纷回忆起老皇帝一生的仁政和功德,不禁潸然泪下。

  小皇帝李柷痴笑着听着堂下老臣们的谈话,眼睛一会儿东瞧瞧,一会儿西望望,时不时地含着手指,仿佛眼前的一切和自己一点关系没有。

  身旁的何孔雀看到这一幕,心情沉重,可又为之奈何。

  就在此时,一只杜鹃翩然飞进大殿,正巧不巧落在皇帝宝座前的一盏宫灯上。

  “这是?杜鹃?”徐彦若艰难地眯眼辨别着。

  “是,是杜鹃,是杜鹃!”旁边的大臣纷纷附和道。

  看到杜鹃,大家的心情更难过了,老臣们纷纷想起了“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千古名句,心中不免又想起了刚刚辞世的先帝李晔。

  忽然,十几岁的小皇帝猛地站起身,指着杜鹃说道:“母亲,你看,小鸟!”说着,便起身追去。鸟儿受惊飞起来,李柷则跟着小鸟一直追出了大殿。

  百官也尾随其后追了出去,独把何太后晾在了一旁。

  何孔雀此刻的心里百感交集,不禁问自己,李柷这孩子,真的能治理好这个国家吗?哎,先帝啊,你把抚育太子的任务交给我,臣妾却没有做好……

  “好了,大家都给我回来!”站在宝座前的何孔雀大吼一声,群臣皆惊,立刻缓过神来,各归原位。

  何孔雀坐在宝座上,胸前的大礼服因为过于激动而上下起伏,半晌,稍缓情绪说:“我无德,没有能力辅佐皇帝。今后这大唐……”何孔雀顿了顿,眼神掠过百官,落在了坐在大殿一侧的梁王的身上。然后继续开口道:“诸位放心,我会遵从家法,绝不干预朝政。”

  “太后。”这时,站在群臣中的蒋玄晖突然站出来,道:“适才太后所言极是,祖宗有家法,后宫不得干政,先帝在位时一切军国大事均依靠梁王,而今新主年幼,一切朝政更应请梁王断决!”

  “是啊!请梁王做主!”朱珍等一班武将从旁附和道。

  众臣错愕,纷纷揣测着:这是朱全忠公然篡位的前奏吗?

  只见,何孔雀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口对百官说:“皇帝年幼,亲政尚需时日,从今往后,朝中大事就交与梁王决断了。”

  “臣等谨遵懿旨!”徐彦若叹了口气,随百官一起俯身应答道。

  “哦,臣遵旨。”半晌,朱全忠才反应过来,敷衍地应答道,但语调明显轻快地多。

  散朝后,何孔雀没有再回到帘后,她推辞了清流们要求她代天辅政的建议,从此退居后宫。

  然而,短暂的和睦并没有维持多久。

  很快,在第二次朝会上,群臣就起了争执。

  蒋玄晖对徐彦若一班人拟定的谥号不满,遂借题发挥,攻击徐彦若一班清流。

  清流们也不示弱,联名上书弹劾蒋玄晖、朱珍等跋扈擅权。朱全忠闻讯大怒,停发了所有清流御史的薪俸,清流们无奈,纷纷以辞官相威胁,朝局中的斗争由此越发尖锐。

  御史台内,数十名辞官的御史相约去先帝灵庙前哭祭,半路上,被朱珍派出的御林军拦住,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时,朱珍突然下令,将为首的几个御史拉到洛城殿外,当庭杖毙。

  一时间,人来人往的大殿前成为了修罗道场。

  “你说什么?!”得知此事的徐彦若急得吐了血,连夜进宫找太后理论,却在宫门外被朱全忠指派的护卫拦住,无奈,只好在宫外跪了一夜。

  何太后对朝中发生的事也有耳闻,但无奈,此刻的她在行动上已经不那么自由了。

  自从她放弃垂帘听政以来,朱全忠便趁机协理了宫禁大内,连何太后身边都安插了眼线,此刻,她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梁王朱全忠的掌握之中。

  “大人,大人?”小太监伸手去戳徐彦若,却发现此时他的身体毫无反应,如冰雕一般坚硬。

  “大家快来了,徐大人,徐大人不行了。”值夜的太监们纷纷跑来。

  寒风刺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穿越瓦罗兰之我的老婆是凯尔海贼之铁铠冥魂进化时代之英雄之力穿越:我在超能世界练武从零开始经营冒险者公会诡艺从名画开始狐鸦小传群星的观察者全职法师之林枫穿书只为磕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