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代言情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第六十二章 学馆里的女儿生活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儒奕 8865 2024-07-11 19:42

  每天馆主见到大家,第一件事便是把孩子们好好夸一遍,仪态好,精神好,换了新衣服,新发髻,新头饰,都有被夸到。学生们礼尚往来,早上第一见也纷纷问候馆主和师傅们,适当吹捧一番,气氛相当松弛。师傅们在这里工作也很和谐,都把彼此带的学生看跟亲生孩子一般。

  这天馆主细细看了大家选好的题材,决定系统讲一下蜀绣的针法。

  正在练针线的女孩子们,忽然看见馆主带人抬进来一架屏风,徐徐展开,总共十二扇,皆出自三国的经典故事,从第一幅到最后一幅分别是: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单骑救主,官渡之战,隆中对,舌战群儒,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单刀赴会,威震逍遥津,七擒孟获。原来针下不止可以杜鹃啼血,也常见铁马冰河。

  这十二幅作品是由十多位师傅和馆主一起通力合作而成,每人拣拿手的针法模块分工,总耗时三个月,囊括蜀绣现阶段百余种针法,精美无比。之所以选三国题材,主要是这段时间三国的故事尤为风靡,无论唱戏说书,讲的都是这类故事,以这些作品来讲解,孩子们也更感兴趣。

  得知这一幅需要一个师傅绣上两个月,永昀便问:“普通绣品只要一个月便能完成,对师傅来说,顶好的绣品需要多久呢?”

  一旁古师傅道:“看绣作的精美程度,越能展现绣作的神韵和灵魂,用在细节处的丝线劈的越细,我最好的一幅绣品就用了一年时间。”

  永昀:“师傅绣的是什么?”

  这时夏师傅上前笑道:“古师傅绣了一幅财神,我见过那财神完全就像真神下凡,自那以后你们古师傅就开始财源不断!有见过的人想出高价购买,古师傅舍不得出手,一直放在家中。”

  众人瞬间震惊了,纷纷围着古师傅表示想看看。古师傅只得无奈笑着,勉强解释道:“不是不给看,财神爷肯定在家好生供着,哪能随便出门呢!”

  “我们可以去您家里看!”

  馆主怕大家商议着要出去,连忙让大家注意看绣屏,接下来讲解每一幅的针法构成,特别强调主体针法是哪几种,要求大家掌握。

  娇儿表现的很是听话配合,对第一幅“桃园结义”的针法做了细心观察,这与她当下一幅作品也较为接近。讲到草船借箭,画面虚实结合,远近对照,一看便是瞿师傅的风格,大家都在为船口逼真入微的草人,和中间幽幽发光的灯火所震撼。

  典典一眼看出“赤壁之战”这幅在那十一幅之上,应该是馆主的手艺,便详细观察了当中的风云水火。

  鹓鶵在这群同学中最早接触刺绣,其技艺也得到了馆主的认可,一直作为得意弟子培养,她今天只对这些作品上的千百种神态尤其是眼睛作了一番研究,也跟馆主进行了一些探讨。

  为了讲明白绣眼睛的五种针法,馆主特意上手做了示范,干她们绣娘这一行,特别是绣品出了名的,平时都把双手保养的干干净净,不常用的无名指和小指上养着薄如蝉翼的指甲用于劈线,多数高超的作品在细节处能把一股线劈到好几十分之一。

  芍贞看着这些细微的展示,又对“舌战群儒”和“煮酒论英雄”上面衣锦纹针比较感兴趣,特意向馆主进行讨教。馆主也为此做了示范。

  文冉女红最全,却在刺绣上功力有所欠缺,便问:“馆主的刺绣造诣高深,只这项相比其他女红,有什么特别值得你耗心钻研的吗?”

  馆主笑着讲道:“刺绣纺织等妇功之事,乃是女子四德之一。而今女子不能像男子一样出去立一番事业,却也有自己的钻研之向,尤其刺绣上可荣登大雅,下可作为立身之技,若在这一项学有所成,必能彰显自身德行出众,也不失为博名之法。”

  大家听馆主这般说,忍不住低低议论。娇儿则不屑听这些,正因为妇功为四德之一,她才不得不学一点儿,只不过技艺再怎么出神入化,也比不上她的身家实力重要,思及如此,又忍不住看看雅俗,发现雅俗对此也是一番浑不在意的表情。

  馆主见大家饶有兴趣,益发热情讲解,又指着北墙道:“大家每天看的这片蜀都之绣,就是照着杨雄的《蜀都赋》发挥想象所做,其中‘丽靡螭烛,若挥锦布绣,望茫兮无幅’这几句说的便是蜀绣场景。好的刺绣作品,价无上限,便是王公富贵之家也求之不得。”

  讲了半天,发现雅俗一番不上心的表情,便唤:“雅俗!”

  只喊了个名字,把雅俗从分神中拉了回来,忙恭敬道:“馆主有何指教?”

  馆主笑道:“你来了这么些日子,天天忙进忙出,想也有了收获,说说你选的题材。”

  雅俗:“我绣的是马。”

  大家本意为雅俗会说几句,怎知就这么一句就没了下文,馆主等了半天,笑道:“就绣个马呀?”

  雅俗:“我绣八骏图,您今天展示的这些作品,于我很有参考价值。”

  馆主:“要用心听讲。”

  雅俗笑着“嗯”了声,态度十分虔诚。

  杜为霞指向北墙一面蜀都之绣,问道:“馆主,看这幅蜀都之绣上面不少齐谐志怪,我们平常居于宅院,也不曾见过,如何绣的出来?”

  馆主忙解释道:“这上面的鸟兽都在野外有迹可循,并非杜撰。”

  为霞又道:“我想绣一只老虎,也不能去见真的老虎,怎样才能绣出精髓?”

  馆主这才笑道:“你虽然没见过老虎,却知道有这种东西,说明知道未必一定要看到,有个成语叫‘胸有成竹’,靠的是想象力的发挥,多观察画作,尤其此类名画,这便是你发挥的关键,平时观察类似动物,也可以模仿借鉴。”

  玉衡忙道:“跟老虎相似的就是猫了。”

  一句说的大家都笑了。为霞也道:“倘若如此,岂不是照猫画虎,或者绣出来的不是老虎,而是绣虎不成反类猫呢!”

  古师傅则在一旁道:“为什么一定要绣老虎呢?选个见过的花儿鱼儿绣出来,也是不错的。”

  馆主:“龙凤在现实中也没人见过,为何总有人画得好,绣得好,譬如说凤之象也,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颧颡鸳腮,龙纹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如何将这现实中不存在的神鸟展现出来,并且赋予其神韵,就要发挥你的想象力,利用你的观察力,以及看你对绣作本身的领悟。好的书画作品追求‘得意忘形’,在刺绣中也可以适用,绣品的展示脱离不了人的联想,如何将心中图景展现出来,并赋予灵魂和美好的意义,便在你的用心和功力。”

  一旁的贺宝幼忍不住问了句:“馆主的绣工有多少年了?”

  馆主淡淡一笑道:“我四岁就能绣出简单的花朵,到如今算来,已有四十几年功夫了。”

  众人惊叹一片,又问技艺高超的瞿师傅多年了,她出身刺绣世家,在这里的凭技艺获得威信,公认仅次于馆主,绣出来的花鸟瓶樽在视觉上乍看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瞿师傅道:“我没法跟馆主比,到现在连头带尾也就绣了三十二年。”

  大家又是一片惊叹,纷纷问各自指导师傅把这行干了多少年。

  原来能进来当师傅的都是二十年功力起步,而且必须有拿得出的作品,即便是最末的夏师傅也绣了足足二十一年,她的绣品挂到店里卖,小件也起码是一两银子,在这里教习的师傅,各个都是蜀绣领域的佼佼者。

  指点完一片衣锦纹针,馆主继续给大家讲解屏风中的针法,又针对学生不通之处,拿现有作品示范讲解,她的针法行云流水,轻一丝,浅一丝,晕一针,虚一针,都能覆盖在精华之处。

  等到馆主一遍讲完,众人纷纷回到座位,开始接下来练习。雅俗见馆主离开了,绣不了几针便对上娇儿使来的眼色,二人很默契起了身,一起手挽着手出去倒茶喝。

  喝完茶,又一起到别处玩。闺学这一带空间宽敞,除了钟灵毓秀,还有鸾翔凤集、人杰地灵、鸿轩凤翥几处,建筑装修都相当豪华,只是现在都作空置,雅俗娇儿一偷空便四处玩一会儿,期间谈人生,聊理想,探讨每日读书所学,钻研经世智慧法则,甚觉相知。超过时间,便有人来通知馆主视察来了,二人连忙回去。

  下午到了休息时间,大家都往两边的耳房里歇息吃茶。两边各有五六张小桌,每桌配四把椅子,放着用给冲茶的甜糖茶叶都是外头献给高国太的精品,她那里用不完,都赶着送来给这些小丫头用。

  桌上摆的也是高国太让人送来的食品,今天上来的品目都是:荔枝甘露饼、荔枝蓼花、珑缠桃条、荔枝好郎君、缠枣圈、酥胡桃、缠梨肉、缠松子、香莲实煎、香药葡萄、糖霜玉蜂儿、白缠桃条、香药木瓜、紫苏柰香、椒梅、香药藤花、砌香樱桃、砌香萱花拂儿、甘草花儿、砌香葡萄、姜丝梅、梅肉饼儿、水红姜、杂丝梅饼,全是按照古代名品食单所复制。

  俗量娇昀等也不大在意这些,她们自己都带了点心,由着大家随便拿去分食,只顾围着小桌聊天说笑。

  娇儿一边吃着面前小碟子里的点心,一边说:“今天那架三国名景图屏风好有神韵,我看完总在想着《三国演义》的情节。”

  雅俗喝了两口茶,因问娇儿:“你把《三国演义》读到哪里了?”

  娇儿:“目前读到‘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一回,第一遍粗读,比较晦涩。”

  雅俗:“这一回紧接着败走麦城,关二爷的故事该说完了。”

  娇儿感叹道:“前两回才说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的故事,把我看的心血沸腾,紧接着便是吕蒙白衣渡江,徐晃沔水之战,再到关羽败走麦城,被马忠所擒,接着就被孙权斩了,那天读到‘关公父子皆遇害’几个字时,我便看不下去了。”

  雅俗:“从英风震于华夏,逼得曹公不得不与孙权联手,到英雄气尽不过短短两回,你也不必进入太深,缓几日再看。”

  永昀喜欢观察雅俗舒雅的坐姿,对比娇儿的雍容,二人真是赏心悦目,听她俩说起三国,便插一问句道:“关羽不是被吕蒙所杀么?”

  娇儿:“书里说是孙权下令斩的,他本想劝降关羽,但是主簿左咸劝他除掉后患,所以就把关羽斩了。”

  永昀:“左咸是什么人?”

  雅俗:“不见于正史,只是书中一个劝孙权除掉关羽的人。”

  永昀:“关羽被马忠所擒,马忠不是刘皇叔的部将么!”

  雅俗:“刘皇叔手下是黄忠,黄忠是百步穿杨的神箭手,也是被马忠射死的。”

  永昀笑道:“我前日得空听了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故事,到底是武圣关公,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

  雅俗:“我就那里没看出厉害,关公斩文丑仗着赤兔马快,追上他脑后下手,对战颜良更是不等人反应过来,打对方个毫无准备。”

  娇儿放下手中小茶杯,笑道:“这就较真了,所谓兵不厌诈,看看白衣渡江,关键时刻背信弃义,偷袭盟友,彻底坏了规矩。”

  雅俗:“战争都是越打越没规矩。”

  娇儿又道:“看了这些天《三国演义》,还是有很多感人的地方。”

  雅俗:“比如说?”

  娇儿颇为动情道:“曹操和陈宫的故事,我觉得很感人,曹操抓到陈宫的时候,对他是有旧情的,只是陈宫再无挂念,一心求死,曹操哭着送他,假如陈宫肯归降曹操的话,未必不能施展报复,毕竟是第一个弃了官职跟随曹操的人。”

  雅俗笑道:“曹操的遗憾便是文不得陈宫,武不得云长,你看‘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之后的几回,是不是也很感人,英雄之间都是惺惺相惜的。”

  娇儿:“我心里还是更替陈宫觉得不值,毕竟关羽有大哥,陈宫有的是老母妻子,众人见曹操对他有留恋之意,都拦着不想他死。”

  雅俗笑道:“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终究道不同不相为谋,陈宫是彻底看不上曹操了。”

  永昀疑惑问道:“陈宫为什么看不上?”

  雅俗笑道:“可听过曹陈二人初见的故事,本来计划好好的一起为国除害,一句‘缚而杀之,何如?’吓得曹操一口气除了吕伯奢家人八口,救了一口猪。半道上又把遇到的吕伯奢砍下马。知故而杀,大不义也!曹操回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让目睹经过的陈宫和他关系彻底完了。”

  娇儿:“看得人怪难受的!”

  永昀又向雅俗道:“你把句子都记得这么清楚!那三国第一猛将是谁呀?”

  雅俗忙道:“当然是吕布了!三国时期的英雄都以战于吕布画戟下而不死为荣,可见其勇猛。第五回破官兵三英战吕布,说的就是刘关张兄弟三人盛年之际围攻吕布一人,终未拿下,关羽张飞都是三国顶级大将,能同时对战他们兄弟的,全书除了吕布,再没有别人。”

  永昀:“关羽张飞厉害我知道,刘皇叔很厉害么?”心里觉得刘皇叔打架肯定拖后腿的。

  雅俗:“不厉害的话,怎能带着厉害的人共举大事!”

  娇儿也笑道:“不要小瞧,人家皇叔年轻的时候也是很勇猛的。说到吕布,我最喜欢辕门射戟那一段,一百五十步之外,一箭射中画戟小枝,这样的绝技在三国再没有人达到!”

  永昀笑道:“既然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毋庸置疑,那你说吕布能不能算是有文史记载的千古第一神射手?后羿神话不能算。”

  娇儿思索笑道:“我想大概没有比吕布更厉害的了!他这人的问题就是反复背主,没有信义。”

  雅俗忙道:“单说箭术怎么可能?忘了还有李广将军!”

  娇儿疑惑道:“李广将军有什么记载?”

  雅俗笑道:“没石饮羽还不算厉害?这是载于《史记·李将军列传》的,能把一整支箭全部射进石头里,还不比吕布射戟厉害!”

  二人都笑了,连忙道不错。永昀又道:“《三国演义》我没看过,却是零零凑凑听了一些,那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书里有说是曹植七步作的吗?”

  雅俗:“娇儿很快就要读到那里了,曹植七步作的是以墙上一幅斗牛画为题,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曹丕听完惊叹于曹植的才华,又说:七步成章,犹以为迟,又让他应声作一首,以兄弟为题,便有了你说的七步诗。”

  永昀叹道:“应声作诗,果然才高八斗,不过曹丕也太不仁了,怎可这般逼迫兄弟。”

  雅俗笑道:“书里说是因为曹操离世,曹植不来奔丧,才被曹丕问罪,当时曹植听从丁仪丁廙的挑唆,棒打使者,还整日喝的烂醉如泥,别说汉朝以孝治天下,就是现在寻常百姓家,处置这样不孝的行为也不会轻的。”

  永昀:“原来起因是这个呀!一直以来都以为是曹丕想除掉曹植,无故逼他七步成诗。”

  娇儿惊喜道:“我也没听过这些,无视父丧确实不能饶的。”

  雅俗:“华歆建议曹丕对曹植以才试之,不能即杀之,以绝天下文人之口,可他们毕竟一母所生,说的再狠,终有手足同胞之情。何况就凭曹植能写出《洛神赋》的才华,恐怕在曹丕看来,七步成诗是绝对难不倒曹植的。”

  二人恍然大悟,都道原来如此。三个人带上雅量一桌,在那里把近来风靡的《三国演义》故事说的一套接一套。

  这边令淑尝了一遍几样期待的美食,满心喜悦道:“雅俗和娇儿带来的点心这样精致,连风禾堂的也比不上。”

  文冉吃足了点心,一边喝茶一边笑道:“大凡钟鸣鼎食之家,厨子的手艺都是代代相传,国公府的家厨自然可与孔府相媲美。”

  莘莘吃糕果吃的欢喜,便向大家道:“咱们闺学的饮食大概是全京城最好的了,我还没有见过高国太,已经吃了她老人家这么多东西。”

  高国太听说女孩子们爱去四喜铺子,也不拦杜二娘财路,双日子就由着她们去,只命守门的盯好人,她这边则按照单日派人往钟灵毓秀给丫头们送吃的,每次一送都是几个提盒。

  文冉越发笑道:“确实,再这般吃下去,恐要日渐丰腴,如果见到太老夫人,我一定要好好感谢她老人家。”

  陈心悟:“有这份心就够了,她老人家大概看不上咱们什么谢。”

  莘莘:“我表姐在乐群侯府的闺学,那里专教诗书,虽然乐群伯府是显贵门第,可听表姐说起她们闺学的条件,实在跟咱们这里是没法比的。”

  另一桌的杨神爱凑过来问:“你表姐说的条件指什么?吃的喝的不如我们这里正常,你也知道咱们闺学的饮食属全京城最好的。”

  文冉也道:“一般闺学里头茶饭都是现成的。”

  莘莘:“不单是茶饭,表姐她们闺学只有八个人,中午烧一桌饭菜,都在一起吃,至于学馆就是个素雅的厅堂,完全比不上我们这里的条件。”

  神爱不以为然道:“如何能一样呢,外面大大小小的学堂遍地都是,闺学讲起来不过跟着女先生后面习字诵读,准备些笔墨纸张,请个先生也不大破费,咱们这里教的可是蜀绣技艺,馆主又是一代国手,就咱们这个学馆,在官府乃至宫里都是有报备的。”

  莘莘:“我们学馆自然没得挑剔,只是我目前认得些许字,诗词学问一概是不通的。好不容易学了蜀绣,天天不敢分心,就怕这样下去,学问上再也追不上表姐了。”

  文冉:“你表姐既然跟你说,她怎么看你这么小就学蜀绣的。”

  莘莘:“表姐说我学问不好,既是上学馆,当学些四书,把刺绣当作闺学,图个名好听。”

  文冉笑道:“女红本是女子必修项,况且外面大多闺学都指定教授女红,在这里学个顶尖的有何不好呢!”

  对面贺宝幼听了道:“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乐府民歌都把女红排在诗词前面,你现在学的东西比你早识几个字重要,还记得馆主的话么?刺绣上可荣登大雅,下可作为立身之技,况且你现在还小,想多学几个字有的是机会。”

  刘鹓鶵也在那边笑道:“男子读书是为了实现志向,除了教书和屡试不第,谁都不把学问守着一辈子,于咱们略识得几个字便好了,至于现在我们可是在学一样足以掌握终身之业,你以为我们在这一年半载是为了什么!除了蜀绣这项技艺,还有指导我们的老师是一代国手,礼仪指点出自宫里,用的是保国府的地方,都是画龙点睛之处,你且好好用心。”

  向晚也笑道:“说明白就是出身看门第,才德看师承,即便不论刺绣这项才艺之长,咱们这个学馆也不简单。”

  典典听了半天,却向雅俗娇儿那一桌道:“你们今天在聊什么呢?”

  永昀笑道:“她俩正就着《三国演义》里的几位名臣名将,互相交流意见。”

  典典笑道:“依你所见,谁的意见更胜一筹?”

  永昀:“我又不大懂这些,不过依目前来看,雅俗句句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的确才华横溢。”

  雅俗忙道:“难为你不懂还听得饶有兴致,不妨说说你懂什么,我们说些你懂的。”

  永昀笑道:“馆主今天教的东西我都懂了,要不咱们说说今天学的!”

  二人都道:“这有什么好说的!”

  永昀:“如何不好说,我瞧馆主和师傅们总在一起研究绣品的针法,相当敬业。”

  娇儿:“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蜀绣于我们只是锦上添花。”

  杜为霞笑道:“雅俗和娇儿不屑于这些雕虫小技。”

  雅俗笑道:“蜀绣名扬天下,怎会是雕虫小技,不过懒怠些,让姐姐见笑了!”

  文冉问道:“术业有专攻,艺多也不压身。一直想问雅俗上了几年家塾?”

  雅俗:“我在自家家塾刚好学满九年!”

  文冉感慨道:“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雅俗:“谈不上大学,爹娘只是没功夫管我,嫌我淘气了才把我放在家塾。”

  莘莘:“看文冉姐姐也是饱读诗书呢!”

  文冉:“小时候家里给我请了一位先生,教了两年。”

  莘莘:“姐姐只学了两年,便有如此学问,我表姐上闺学四五年,看起来不及姐姐。”

  文冉笑道:“我跟先生听了两年圣人文章,习得些功底,后来自己读书练字,不为学问,只为明白些道理罢了。”

  贺宝幼笑道:“文冉姐姐这话说在正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读书于我们不为科考,不求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第一步明理才是正经。”

  鹓鶵:“读书也是为了开拓眼界,怡养品性,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不管学什么,都应当孜孜不倦。”

  杨神爱却道:“艺多不压身,免不了浅尝辄止,这与术业有专攻是否矛盾了?”

  虞子期笑道:“举凡纺织、缝纫、刺绣、编结皆属于女红范畴,你想样样皆通,还是专攻一项,看你自己嘛!”

  芍贞:“这里就目前看来,应该是文冉姐姐的女红最全,大凡涉及女红的细碎活计,没有文冉姐姐不擅长的。”

  鹓鶵笑道:“难怪姐姐说艺多不压身,我也该好好学学姐姐的勤谨。”

  文冉:“单论刺绣,我必不如你,只是涉猎的女红方面多一些,你既有刺绣天赋,不如像馆主那样专心钻研,好的绣作天下知名。”

  馆主算着时间,估计孩子们都吃好了,特意找来看,果然一个个神慵意懒,笑容甜美,于是问大家都聊些什么。众人觉得馆主最是和蔼,也开了几句玩笑。馆主格外喜爱这群聪慧水灵的女孩子,每日忙中抽暇,过来看着一遍又一遍,无论绣作还是言行礼仪,总能给予每个人要点上的指导,而且这些女孩子个个很听话,她也很是欣慰。众人都十分喜欢馆主,她胖胖的,不算美女,却颇有一副和蔼可亲的菩萨面相,说起话来总是让人如沐春风,随即便在馆主的示意下回到座位继续练习绣品。几个桌上剩下的点心,被归并在一起,留着师傅们这边和各家随行来的下人在一起分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