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赵官家

第36章 中书舍人张商英

大宋赵官家 王旭锦 1366 2024-11-15 07:00

  “中书舍人到崇政殿随侍。”赵佶想了想,吩咐夏荷道。

  赵佶刚喝了一杯茶,夏荷就说道中书舍人张商英来了。

  “传。”

  赵佶看到一位身着大红袍服,头戴长翅帽,手持笏板,腰间系着银腰带,略有些微胖的老者。目不斜视的走进来,径直来到赵佶面前弯腰行礼道,

  “臣中书舍人张商英参见陛下。”

  “张卿勿用多礼。我想让你起草诏书,来回通传太过麻烦,索性直接召卿前来。张卿切莫见怪才是。”赵佶随口说道。

  “臣不敢,多谢陛下体谅。陛下初登至尊,便体恤我等臣子,实乃圣君在世。”张商英也不含糊,直接一个马屁拍过来。

  “我初登至尊,怎敢当‘圣君’之名。夏荷,给张卿备茶。先休息片刻在起草诏书也不迟。”赵佶微笑着吩咐夏荷道。

  张商英躬身行礼,谢恩后坐在外间靠左侧的桌案上喝着茶,准备着笔墨纸砚一应事务。

  夏荷备好茶水后,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她很谨慎,怕被指责窥探机密,意图不轨。

  等张商英喝完一杯茶,赵佶才开口道,

  “张卿,我初登至尊位,应当‘开言路,用忠良,停边事,降农税’。有劳张卿为我参详一二。”

  “陛下所言皆乃我大宋当务之急。但事有轻重缓急,‘治大国如烹小鲜’,陛下应当徐徐为之。若数令并举,臣恐朝局动荡,不利于国家安定。”张商英沉思了一会,才说道。

  “那依卿之见,我现在应该做什么?”

  赵佶也转过弯了,张商英的意思是先掌握朝堂,再实行政令,避免朝臣抗旨,那样不利于新君威严。

  “当前首要是‘广开言路’,有利于陛下了解朝堂和地方的诸多事务。”张商英思索了一会,说道。

  赵佶想了好一会,才明白这老先生是谁也不得罪的说辞。。。

  既解决了你问得问题,也说明了这么做的原因,但是具体会知道什么事务,只字不提。

  赵佶想了想,开口问道,

  “张卿可有何事告知于我?”

  “陛下,臣现在没有想好。”张商英继续打着哈哈。

  ‘现在没想好?是不想当出头鸟吧?我刚刚登基,又才第一天亲政。看不出我的执政方略,不能轻易表态,以免日后被清算?行,既然这么喜欢和稀泥,日后我让你和个够。’

  “既然如此,那张卿先拟诏吧。日后念头通达了,在给我上扎子。我可等着张卿你。”赵佶也岔开话题道。

  “是,陛下。老臣遵旨。”张商英说完就坐回椅子上思考了一会,然后落笔。

  赵佶看张商英龙飞凤舞般写字,也不在盯着他看。拿起了带过来的《资治通鉴》,一页一页的翻看着。

  他也没办法,虽然大内里藏书很多,但是他能看懂的不多。彻底融合了这个位面的徽宗后,字都认识,不过连在一起就弄不太清楚了。

  因为没有断句,没有符号,没有注释。。。

  并且,作为一个君王,最适合用来装逼的就是一些历史相关书籍。里面有历代君王执政方略和经验教训。

  其中以《资治通鉴》为佼佼者!

  是君王这个职业用来装逼的不二利器!

  张商英偷瞄过赵佶,看到他手里的书后微微松了口气。

  司马相公可是个保守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