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的书没翻几页,就听见张商英说‘起草完毕,烦请陛下预览。’
赵佶接过夏荷递过来的诏书,瞅了好一会,不认识字。。。
诏书上龙飞凤舞般的笔墨印迹很是好看,但是那些字却看不懂。
赵佶满头黑线的让夏荷把诏书递给张商英。说道,
“张卿字体很漂亮,请张卿给我读一下诏书内容。”
“是,陛下。”张商英接过诏书看了好一会,却没有出声。
“陛下,请容老臣再写一份。这份写的太过急切,不够煽情,文笔不好。”张商英看着面色不善的赵佶,心跳加快了几下。。。
“夏荷,给张卿添茶。张卿先平静一下心情再落笔吧。这次用正楷字体。”
赵佶也是无语了,你写草书可以,反正是草诏,后面还要修改,重新抄好几份以后才会正式下发。可你写的自己都不认识那就过分了。。。
‘你是大佬,惹不起,惹不起。等我掌权后看我怎么收拾你。。。’
张商英喝着茶,构思着诏书内容,心里也不怎么踏实。毕竟赵佶的第一份草诏被他给办砸了。。。
张商英再次落笔。这次写字的手摆动的幅度没有之前那么大了。赵佶也收回目光,翻动着手里的书。
这次用的时间长多了。赵佶都去解了一次手,张商英那边才写完。
“请陛下一观。”张商英这次自己亲自送过来,躬身行礼,双手奉上诏书道。
赵佶接过来一看,这次认识了。果然还是正楷字看着舒服。
诏书中说,朕以眇身继大统,任大责重,不知如何治理天下。四海之大,问题之多,非朕一人所能便察,还赖朝中诸公及文武百官和庶民多进忠言,以匡扶朕之不足。举国之内,集思广益,村氓百姓之中,偶也有可采之言。凡朕之缺失,如朝中大臣是否贤明,政令是否妥善,风俗是美是恶,其他如朝廷的恩泽不能普及民间,百姓的疾苦无人关心等问题,均可直言,不要心存顾虑。朕正开言路,消除积弊,对于良言佳谋,唯恐听不到。其言可用,立即有赏,所言不当,亦不加罪。中外臣僚以及庶民百姓,各许实封言事,在京言事者,送给所属正域主官,外地言事者,送给所在州军主官转呈。
赵佶看完,觉得写的不错。至少把自己想法大致都写进去了。美中不足的是,不是大白话,断句和符号也不太清晰,估计读书不透彻的人看着有些吃力。
‘看来要尽快把标点符号给普及下去了。要不然断章取义之下,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端。’
张商英见赵佶面色缓和,连忙出声道,
“陛下,诏书内容可还满意?若是没有需要修改的,老臣去转呈政事堂,即早发下去才是。”
张商英想溜了。
“去吧,张卿给政事堂说一声,以后公文必须用正楷体。还有别忘了你的那份扎子。我等着呢。”
赵佶先是暗讽了一下张商英,然后又提醒他准备上扎子。
张商英面色一红,躬身行礼道,
“尊陛下旨意。臣告退。”
说完看到赵佶点头,就出门去了。步伐有些小快。。。
等张商英走远,赵佶问夏荷道,
“下次上朝是什么时候?”
夏荷回道,“二月初五。还有两天。”
见赵佶不再言语,翻看着公文。夏荷就静静的站在门后。
直到天色渐晚,赵佶先去给太后请安,然后又给哲宗上香,就带着一群内侍宫女回寝宫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