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坻的日子里,袁了凡的治理之道深得民心,竟接连引出两件被百姓口口相传为祥瑞的奇事。当时,万历皇帝深信道教,对祥瑞之兆颇为着迷。民间若有此类吉兆出现,只需上报朝廷,便能取悦皇帝,满足他的虚荣之心。一旦皇帝龙颜大悦,那些上报的地方官员自然也会因此受到嘉奖。
这两件祥瑞之事,在宝坻地区传得沸沸扬扬,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袁了凡虽心知肚明,这些祥瑞不过是民心所向、治理有方的自然体现,但也不禁为之欣喜。毕竟,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整个宝坻地区安定繁荣的最好证明。
第一件是野谷子祥瑞。袁了凡积极组织抗洪抢险,在洪水退去之后,田间地头莫名其妙地长出来一种野草,当地人都没见过,很快就长得到处都是。这种野草的种子能吃,味道还不错,有的穷人靠这个渡过粮荒。下面人都劝袁了凡上报朝廷,说这是袁知县一心为民,感动上天带来的祥瑞。
袁了凡不但坚决拒绝了,而且还写了一篇《野草解》,文章对这种野草从科学角度进行了分析,说这就是一种野谷子,不是我带来的祥瑞,还发布公告号召百姓要爱惜这种野谷子,不要吃饱肚子就浪费粮食。
第二件是求雨祥瑞。水灾后面一般都连着旱灾,这个道理现代人都知道。果然,水灾结束,宝坻大旱,三月不下雨,作物都快枯死了。袁了凡亲自写了一篇《祷雨自责文》登坛祭天求雨,当众宣读,把不下雨的责任全部揽到了自己身上,连提了40多个为什么,内容全部是批评自己的错误。
也是神奇,史书记载:“时不雨三月矣。祷毕,白日方烈,阴云忽生,公未旋车大雨如注。明日又雨,四郊沾足。遂成丰年。”祷告完毕,刚刚太阳还在,突然阴云密布,袁了凡都没来得及上车,大雨就下来了。第二天又下了一场大雨,灾年变成了丰收年。这事儿老百姓认为是袁知县感动了上天,是祥瑞。袁了凡依然没有上报朝廷。
还有一件,它对袁了凡来说,也是非常奇特之事,他在梦境中与神仙邂逅,这也是发生在宝坻任上的事。
从1583年发宏愿做一万件善事起,时光过得飞快,转眼间就过了十几个年头,虽然一直坚持做善事,但离一万件还差得太远。
袁了凡的妻子沈氏观察到他行善之举日渐稀少,不由得紧锁眉头,忧心忡忡。她曾在家乡时,与丈夫并肩行善,三千善事如飞而逝。然而,自从袁了凡步入仕途,她便在后衙默默守候,难以再插手凡尘俗事。她不禁忧虑,这一万件善事,究竟何时方能圆满完成?
袁了凡心知肚明,对夫人的担忧感同身受。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某个夜晚,当他缓缓沉入梦乡,一位如梦似幻的神仙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那位神仙犹如从云雾中走出,飘渺不定,恍若仙子,带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清雅与神秘。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困惑倾诉于神仙。神仙闻言,嘴角泛起一抹笑意,宽慰道:“此事何须忧虑?你在宝坻县为百姓减税之举,已胜却人间万千善行。仅凭此举,你的一万件善事已然圆满。”
话音刚落,袁了凡就从梦中惊醒。他不知道这是神仙托梦,还是自己胡思乱想,但真有减税这个事。当时宝坻百姓每亩地要缴二分三厘七毫银子的税,袁了凡同情百姓,认为赋税太高,上报朝廷给争取减到了一分四厘六毫。
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人在公门之中,修行之路反而更为宽广。无论你身处何种地位,无论你是高官显贵还是一个小领导,只要你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做一件事,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你所能带来的恩惠都能温暖一方百姓的心田,这样的功德,无疑是巨大的。在权力的漩涡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改变他们命运的关键。因此,身在公门,更应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使命,用实际行动去造福百姓。
正当袁了凡对梦中之事感到半信半疑之际,幻余禅师恰好自五台山远道而来,探访他这位故友。得知袁了凡的困惑后,禅师便耐心聆听了他对梦境的叙述。袁了凡问禅师:“此梦可信否?”
幻余禅师与袁了凡同乡,二人情谊深厚,已有多年交情。回想起1573年,他们曾一同在魏塘的塔院(大胜寺)修行,共同追求佛道真理。之后禅师前往五台山苦修,虽相隔千里,但心中始终惦记着袁了凡。
听完了袁了凡的叙述,禅师微微一笑,道:“了凡啊,你可知道,诚心诚意行善,即使只是一件小事,也能胜过万件虚妄之举。你为全县百姓减税,其恩泽惠及的不止一万人,此乃大善之举。梦境所示,正是你内心善良之回响,岂有不可信之理?”
禅师一番话,让袁了凡豁然开朗,心中的疑虑烟消云散。他决定更加坚定地行善积德,造福苍生。于是,袁了凡的内心终于平静了下来。他不再纠结于过去,而是决定以自己的行动去践行心中的信仰。他不仅撰写了一篇充满虔诚的《刻藏发愿文》,更是毫不吝啬地拿出一年的薪俸,委托幻余禅师在五台山举办盛大的斋戒供养活动,以此供养一万名出家人。
这场供养活动不仅彰显了袁了凡的信仰和决心,更是他内心平静与满足的象征。他相信,通过这样的善举,他能够为自己和家人积累更多的福报,也能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和谐与安宁。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袁了凡仅仅代表了宝坻百姓与佛家的利益,从助印《嘉兴藏》之外就是上疏要求减税,然后拿出薪俸斋僧一万。这样做,老百姓是开心了(减了税),自己也开心了(完成宏愿),可是朝廷却不开心了(损失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