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大秦造反,开局抓了祖龙

第344章 大秦右相选拔,陈平成功通过

  “右相的位置已经空缺了好长一段时间,你好好准备一下,估计三日之内便要开始右相的选拔了。”

  陈平听到这句话,并没有惊讶。

  “只是萧何还没有醒过来,当真是可惜了。”

  张策听出了陈平语气中的惋惜,只不过这样的事情也是没办法的。

  第二天朝会结束,张策前往嬴政的寝宫。

  昨天的事情并没有在朝堂上进行公布,百官们觉得必定是嬴政出面将这件事情给压了下来。

  嬴政了解张策,自然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而且他的处理方式也是目前能够找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

  张策对嬴政说了自己的想法。

  “无论如何,推恩令的事情是绝不可能停下来的,现在没将他们这些人处理了,就是等于握住了他们的把柄。”

  “到时候将推恩令搬出来的时候,如果他们想要站出来阻止,也得考虑一下握在我手里的把柄。”

  “相反,如果在这个时候处置了他们,反而还会带来坏处,到时候推出推恩令,恐怕他们就要闹个鱼死网破。”

  嬴政看着张策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倒是比原先要周全了不少,朕倒是有些不满了,这新王登基为何要有那么多繁琐的仪式?!”

  张策笑了两声,紧接着又提到了右相的事情。

  “如今右相的位置空缺已久,萧何恐怕在短时间内醒不过来,此事不宜再继续拖下去。”

  嬴政点了点头。

  他心中明白,原先张策一直想等到萧何醒过来再处理这件事情,既然现在改变了主意,也就说明萧何恐怕短时间内真的醒不过来了。

  经过商议,两人将右相选拔定在了两日后。

  自从大秦一统六国,这是朝中首次发生右丞相之位的转变,相关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右丞相马上就要换人了。

  “这么多年了,右丞相的位置终于有情况了。”

  “反正现在大家都是这样说的,这事应该是没跑。”

  “我记得我爷爷当初还在的时候,右丞相就是王绾,即使年纪大了,不是身子骨也没什么大问题吗?怎么现在就突然不干了呢?”

  “现在做大秦的官员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估计是他年纪大了,再加上现在做官又非得做事,所以就胜任不了了。”

  “这话你可不能瞎说。”

  天下人对于王绾卸任的事情议论纷纷,但是每个人心中都有每个人心中的想法,王绾本人也没有站出来回应。

  关于新一轮丞相的选拔完全公平公开,因为这个位置极其重要,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参与选拔。

  如果没有功名在身的,可以根据过往的成就来评判是否可以参与本次考核。

  如果原先便是朝廷的人,想要参与选拔则需要通过投票,只有七成以上的人同意了才可以参与。

  两日后,正式开始进行右相的选拔。

  来参加这次选拔的人数不胜数,即使条件苛刻,也有不少人能够满足,只是最终只有一个人能够坐上这个位置。

  评判标准先前就已经公开过了,与科举的时候是一模一样的。

  开始时要进行三天时间的考核,经过重重筛选,最终走到嬴政面前的只剩下了几个人。

  大秦的右相便要从这几个人中选拔出来,陈平也在此之列。

  此时的陈平十分激动,只是唯一遗憾的是,萧何不能与他一起站在这里。

  参与考核评判的除了嬴政与张策之外,还有左丞相和三公九卿。

  与此同时,王绾也在现场,担任考官之一,这也是大秦给予他的尊重。

  刚开始的时候,他听到这件事情还想要拒绝,不过张策一直坚持,他最终就答应了下来。

  当时,张策告诉他。

  “即使现在您不是我大秦的丞相,但是毕竟这个人是接替您的位置,所以也得让您能够放心才是。”

  听了张策的话,王绾这才答应了下来。

  最终的考核极为严苛,因为最终留下来的这些人水平是在众多人中拔得头筹。

  过去了一整天的时间,才终于得到了结果。

  陈平凭借能力,最终获得了右丞相的位置。

  朝中的许多大臣先前就已经知道陈平,只是那个时候他们只知道太子的府中有两位能臣。

  如今太子能够获得这样的地位,也是得益于这两位的帮助。

  只是大臣们疑惑,太子居然一直没有让这两个人进入朝堂。

  今天他们才明白过来,张策不是想耽误他们,而是想让他们走到更高的位置。

  只是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萧何究竟是什么情况,心中有些疑惑。

  “先前不是听说太子府中有两位能臣吗?为何此次只看到陈平过来参加考核?萧何反而不见了踪影,难不成是先前就被淘汰了?”

  有知情的人站出来解释道。

  “这个事我倒是知道,先前太子府里的萧何被歹人抓了去,如今还昏迷不醒呢,这一回没能赶得上这一次的考核。”

  所有人都觉得有些遗憾,甚至觉得陈平此番是捡了便宜。

  对于这件事情,百姓们也有许多说法。

  对于陈平成为右相的事,朝廷中有许多官员对此不满。

  因为陈平先前从来都没有踏入过朝堂,如今一来就直接成为了右丞相。

  这些人在朝廷中干了一辈子,也没能坐上这样的位置。

  可张策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们不满也是正常的。

  按照从前的制度来讲,陈平想要成为大秦右相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也正因为诞生了科举制度,所以他们即使心中不满,也能够接受。

  冯去疾对此事始终难以释怀。

  他跟在王绾身边多年,一直以来都是与王绾统一阵线。

  只要有王绾站在前面,冯去疾必定跟在他的后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