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老子的厨房刚开张,六七个厨子……”
“市面上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盐?”秦哲捏了一把盐,对王胖子道。
“小主人,府里采买的盐已经是市面上最好的盐了。”
但是,奴听说除了青盐外,还有一种叫“雪盐”的细盐,通体细如米面,晶莹如雪。
不过价格极其昂贵,连皇宫里都极少使用。
但奴从来没有见过,也不知真假。
看王胖子一幅神往的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想女人呢。
秦哲觉得好像抓到了几个重点,细盐很贵,品质很高,产量很低。
纵然排除了王胖子有些夸张的语句,市面上几乎不可见,价格也同样不言而喻。
唐朝前期对盐、铁、酒类采取与百姓共之的办法,这是“薄赋于人”的方针,国家没有实行独占经营,池盐的管理或设盐屯,或招民营种。
《唐律》之中更是没有对贩卖私盐的处置之法。
秦哲不会忽略盐在古代的利润和地位。还是交给父亲处理,让他头疼去吧。无非也就是两种结果,一是,多找一些背景深厚的合伙人合作。二是,上交给国家。
不过在此之前,秦哲必须提纯出细盐,才能具有说服力。
“来志,你在府里带多少年了?”秦哲好奇道。
“小主人,奴自幼跟随家父在府里长大,今年十二了。”
来志不知小主人为何突然发问,只好如实道。
“你父亲也是府里的人?”
“是,府里的管家就是家父。”
“哦,那没事了。”
“……”
房间内,是秦哲让来志寻来的各种物品。
足有四指宽的中空竹管、木炭、沙子、麻布、漏斗、药蹍子、粗盐等;
秦哲把房门关好,让来志在门外守住,任何人不得打搅。
秦哲本来想让来志帮忙的,但经过再三考虑,还是决定自己动手。
下面开始粗盐提纯实验。
将竹管的一端用麻布封口,
依次向竹管内加入研磨后的木炭、麻布、细沙、麻布、木炭,
最后再以麻布封口。
这样,一个竹管就有七层过滤网。
农夫山泉也只经过十八层过滤而已,而秦哲却丧心病狂的做了三个一样的过滤管。
他要做二十一层过滤!
毕竟,我们不生产盐,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空瓦罐置于最底层,过滤管居其中,漏斗在其上,将溶解后盐水倒入漏斗。
反复如此,将三个过滤管都使用一次。
最后,就得到了几乎无色透明的盐水。
把过滤管处理完毕,通知来志拿着已经过滤完成的盐水去厨房蒸煮。
锅内不断沸腾的盐水,让秦哲不禁想到当初在学校实验室做的粗盐提纯实验。
酒精灯、蒸发皿、不断搅拌的玻璃棒,蒸发掉水份,就能得到提纯后的盐。
在大火不断烘烤下,锅里的水份越来越少。
终于,在等了一刻钟的时间后,该检验成果了。
“小主人,这……这是…盐?”王胖子看到锅里晶莹如雪的盐,激动地浑身颤抖。“小主人,您知道获取细盐的方法?”
“对,以前师父他老人家交过。不过,差点就还回去了。”
秦哲下定决心,以后再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统统把锅甩到师父头上。
“那您师父可真是神仙般的人物。”王胖子由衷的赞叹道。
“把锅里的盐刮出来,再把它碾碎一点,也不要太碎,细如米面就行了。”
“……”
秦哲提着刚刚研磨好的细盐来到书房。
“咚咚…咚,阿爷,是我。”
书房内,秦朗刚煮好一壶茶,正准备好好品尝。
最近,酒楼的生意每况愈下,营收越来越惨淡,使人忧愁。
正所谓,何以解忧,唯有品茶。一来思考下解决对策,二来也看看自己煮茶的手艺是否精进。
“哦,哲儿,快进来吧。”
“来,哲儿坐,尝尝为父煮茶的手艺怎么样?帮为父品鉴品鉴。”
秦朗说着,就给秦哲沏了一杯茶。
“阿爷,我…我喝不惯这种茶。”
秦哲看着碗里黑褐色的茶水,扑面而来,除了茶叶的涩香味,还有葱、姜、花椒的麻辣味,不禁一脸苦笑,这真的是茶?
这特么都能直接煮茶叶蛋了,好吧!
您老有没有考虑过茶圣陆羽的感受?
刚出锅的中药都比这香吧!
“说吧,找为父有什么事?”
秦朗举杯慢慢品尝,顿感唇齿生香,回味无穷。嗯,盐有点放多了,可以补几个红枣中和一下。
秦哲取出盐袋放在桌子上,打开。
“阿爷,你看这是什么?”
“哦,什么…这是…细盐?”
秦朗看着袋子里的晶莹如雪的细盐,有些不确定道。
“阿爷,这是我从粗盐里提炼出来的。”
“粗盐,提炼…让为父看看…”
秦朗伸手在袋子中捏了一把,手感细腻,非常好。
尝了下,并无粗盐特有的苦涩感,只有纯正的咸味。
“你师父…教你的?”
知子莫若父,刚回来就能提炼粗盐,其功劳不言而喻。
“对于这盐,你有什么想法?”
秦朗沉吟半饷,缓缓道。
“没有,但凭父亲做主。”
秦哲表示,自己只想安静的炒个菜而已,可从没想过卖盐致富。
“阿爷,这是提炼粗盐的秘方。”
秦朗觉得手中接过的不是纸,而是一座金山,重若千钧。
“这件事,为父会妥善处理好的。”
秦朗语气沉重,缓缓道。
“是,父亲,孩儿先回去了。”
事了扶衣去,深藏功与名。
像我这样淡泊名利的人,给2021届穿越者丢脸了。
惭愧,惭愧啊!
盐已经处理好了,下面先把糖提炼出来吧。
对秦哲而言,糖可是制妹法宝。
一想到刚醒来就被小萝莉嘲笑了两次,简直是叔叔可忍,哥哥不能忍。
秦哲觉得必须要树立起作为哥哥的绝对“权威”。
最主要的还是,妹妹一定要趁小玩。
等到她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就不可爱了。
糖的主要来源是甘蔗和甜菜。
甜菜的制糖方式,秦哲没见过。但是,《天工开物》上倒是详细记载了甘蔗制糖的方法。
购买甘蔗回来榨汁太过于麻烦,秦哲打算省略这个步骤。
在唐朝,甘蔗汁又叫蔗浆,只是唐朝人民的一种日常饮料,无论平民、贵族都很喜欢。
厨房内,秦哲看着让来志买回来的两桶甘蔗汁,有些激动。
制糖的理论方法,自己知道的很清楚,但还从来没有亲自实践过。
“小主人,您想喝蔗浆,但也没必要买这么多。放久了,就不新鲜了。”
王胖子看着满满两大桶的蔗浆,很是不解。
“我是要制作白糖。”秦哲解释道。
“白糖?小主人,什么是白糖?”
王胖子听完更迷惑了。
“额…和细盐一样的东西,只不过味道是甜的。等下你就明白了,来,开始吧。”秦哲催促道。
甘蔗汁有了,直接就省略了第一个步骤。
接下来就是熬制了。
往甘蔗汁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石灰,
再架起三口铁锅,呈“品”字型排列。
然后将甘蔗汁集中舀进一口锅中熬煮。
在熬制的过程中,不断从前一口锅内舀出甘蔗汁放入后面的锅内。
直到水分蒸发,第三口锅里就会熬出浓浓的糖浆。
按照上面的方法,熬煮出来的糖浆是黑色的。
那么,糖是如何从黑色变成白色的呢?
熬糖时要注意观察甘蔗汁沸腾时的水花。
当熬到水花像小珍珠一样一个个往上冒时,
就用手摸一下,如果粘手就说明已经熬好了。
这时的糖浆还是黄黑色,把他们盛装在桶里,让其冷却、凝结成糖膏。
现在要请出瓦溜了。
瓦溜上宽下尖,像一个大大漏斗,底下留有一个小孔。
先把瓦溜的小孔用草堵上,再把糖膏倒入瓦溜中。
等糖膏凝固后,就拿掉塞在小孔中的草。
从上面浇下起到脱色的、除蜜作用的黄泥水。
这时,黑色的糖浆就会被淋进缸里,留在瓦溜中的就是白糖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优质的白糖加热熬化,用蛋清澄清并去除表面上的浮渣。
再将新鲜的青竹做成三厘米长的小竹片,撒入糖液中,经过一夜后,糖液就自然凝结成捎带黄色的冰糖了。
“小主人,这就是白糖?”王胖子惊讶道。
果然很白,晶莹剔透和细盐一样。
“你可以尝尝,看看怎么样?来志,你也尝尝。”
这两人跟着自己忙活了半天,是时候品尝胜利的成果了。
“是,小主人。”王胖子和来志异口同声道。
“甜吗?”
“甜,小主人,就像吃了蜜一样。”
王胖子砸吧嘴,一脸回味道。
秦哲也尝了一下,觉得十分满意,确实是白糖。
不过,近25公斤的甘蔗汁才得到4公斤的白糖,这水分也太多了吧。
让王胖子取些白糖和水按照二比一的量放入锅中熬煮。
等到水变少,糖水沸腾的已经冒出细小密集的泡沫时,用筷子蘸一下糖浆,如果能微微拉出丝来,那就表示已经熬好了。
将锅子倾斜,可以让山楂全部都蘸到糖,取出让来志刚刚串好的山楂,贴着熬好的热糖泛起的泡沫上轻轻转动,裹上薄薄一层即可。
再将蘸好糖的山楂串,放到水板上冷却二三分钟就算完成了。
秦哲拿起一串糖葫芦尝了一下。
“来志、王胖子,你们也尝尝。”
山楂的酸搭配上糖衣的甜,酸酸甜甜,很有童年的味道。
“小主人,这不太好吧。”王胖子咧着嘴,推辞道。
“不吃就算了。”秦哲没好气道。
“吃吃,谢小主人。”王胖子感激道。
“来志,等下吃完,把剩下的这些给父亲、母亲和妹妹送去。”
秦哲打算先让小萝莉尝尝甜头,知道哥哥,不,是知道糖葫芦的威力。
“是,奴知道了。”
来志咽下口中的山楂,连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