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好汉劫

第42章 喜事连连

好汉劫 清徐散人 2929 2024-11-15 08:43

  那瓜家族羌人猝不及防,仓皇失措,被那宋朝兵将士卒杀得狼狈逃窜。瓜家族头人从睡梦中惊醒,忙披衣提刀,眼见手下丢盔弃甲,哭爹喊娘,无心恋战,手下众人簇拥着便要逃窜。迎面撞上杨志,如猛虎下山,也不多话,一连砍翻数十人。那头人料难得脱,只得率众投降。

  此时天已大亮。

  杨志命人清点战场,除杀死不到百人外,共俘获包括瓜家族头人在内五百余人,并缴获大量兵器马匹及粮食,真个大获全胜。

  种谔闻听战报大喜,亲自出岷州迎接杨志。那羌族头人率其它战俘皆要投降活命,种谔应允。杨志又来请战,种谔即命他率部下发兵铁城,助战包顺。

  原来那包顺本名俞龙珂,也是青唐羌人酋长,受秦州边官王韶招纳,率众十二万投降,宋神宗授其殿直藩巡检,因其崇拜宋名臣包拯,又赐名包顺。多次抗击吐蕃诸部,受封蕃部都巡检使。然种谔因其是羌人,终究不放心,即杨志请战,便派他去助战,以免意外。

  种谔见杨志办事干练,作战勇敢,便动了心思。原来种谔膝下有一女,名叫种锦,小名锦儿,年少十六,天生丽质。种谔便有意将小女许配杨志。

  回到府衙,种谔便将心思与夫人女儿说了。锦儿闻听杨志是杨令公之后,又中武举,多有边功,便同意父母做主。只得杨志回来,便要挑明订婚。

  不几日,传来捷报,铁城大捷,包顺攻克铁城,俘敌三百余众。而洮州方面洮东安抚使种谊会同熙河边官李宪派来的援军包围洮州,乘雾突袭,攻破洮州城,俘敌千余人,活抓羌酋鬼章。

  捷报频传,钟谔自然满心欢喜。这日正在书房休憩,管家报说杨志回来了,钟谔即命有请。

  少顷,杨志满面春风进得书房,行礼毕,按捺不住心头喜悦,便讲起此回攻打令丁谷和铁城真个痛快,那些羌人不堪一击。

  种谔看他喜上眉梢,连连点头。杨志自觉失态,反倒有点不好意思。

  种谔道:“国家多难之际,你能忠心报国,实在难得”。杨志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些羌人着实可恶,前脚归附,后脚反叛,反反复复,一点诚信道德都不讲”。

  种谔道:“番邦蛮族,不识礼仪,不守信义,即不可赶尽杀绝,杀生造孽,又不能姑息养奸,纵容行凶。只能因势利导,慢慢教化。杨将军乃国家栋梁之才,日后必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杨志忙道:“全赖老相公栽培,某家刻骨铭心,不忘大恩”。

  种谔又问道:“杨将军乃少年才俊,不知家中还有何人?”

  一句话问到杨志痛处,黯然失色道:“洒家父母双亡,流落关西,四处奔波,更无家舍”。

  种谔道:“老夫看你忠厚,愿将小女锦儿许配于你,不知意下如何?”。

  杨志闻言又惊又喜:“承蒙老相公错爱,洒家家贫如洗,貌丑如鬼,只怕令嫒不肯”。

  种谔道:“休说此话。杨将军才智双全,忠厚实诚,乃少年英雄,有目共睹。小女生性端淑,若能与将军结为连理,也不失为一段好姻缘。你若愿意,老夫便与你主持庆典,小女也算有个好归宿”。

  “俺求之不得”,杨志忙伏地叩头,连声称谢。

  种谔便与夫人商议,择定喜日,杨志和种锦儿拜堂成亲。王韵、李宪等多官皆来贺喜。新人夫妇自是相敬如宾,恩爱有加。

  又过月余,朝廷遣黄门内官童贯传谕赏功,种谔升任鄜延副总管兼文州刺史,诏杨志回京,拟在殿帅府中任职。

  谢过皇恩,种谔便给童贯送上金银,说些客套恭维话,杨志看不惯,面皮上不好看,童贯也看出来,记恨于心。

  童贯走后,杨志便怨道:“一个小小宦官有甚了不起,岳丈何必对他毕恭毕敬?”

  种谔道:“李宪乃边防走马承受,监察西北防务,位高权重。而童贯乃李宪门生,如同义子,日后必有大显,虽是内官阉人,不可小觑。此等人宜敬而远之,不可冒犯,得罪不起“。

  杨志不以为然。

  种谔又道:“朝廷调你回京,必有重用。倘能封妻荫子,也算光宗耀祖。然京官虽比边官安逸,然勾心斗角,须得处处小心,以你秉性,心直口快,难免得罪于人,须得收敛才是”。

  杨志道:“岳丈说的是”。

  种谔又道:“老夫与户部判官韩忠彦乃是故交,其父乃恩相韩琦。你到东京,有事可寻他”,言罢写封书信,交于杨志。

  杨志打点行装,雇辆马车,请娇妻锦儿乘坐,自己骑一匹高头大马,夫妇二人远赴东京任职。

  种谔舍不得女儿,却又无奈,将二人送出数十里之外,再三叮嘱,方与女儿女婿依依惜别。

  杨志夫妇新婚燕尔,情意缠绵,一路上恩爱有加。路上不大太平,走走停停,及至东京,已两月有余。

  东京汴梁,天子脚下,自然繁华至极。宫殿庙观,栉比鳞次;勾栏瓦舍,管弦不绝。三教九流,商贾云集,热闹非凡。

  杨志夫妇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只得先寻个旅店住下。

  次日,杨志便要上朝报到,锦儿道:“边官赴京,恐受排挤,不妨依家父所言,先去拜会户部判宫韩忠彦,他与家父交情最好,也好有个照应”。

  杨志道:“那韩忠彦与俺也是旧识,颇有些交情,正好拜会”,于是夫妇二人上街买了四色果礼,直寻得韩忠彦府上,报上名讳

  此时韩忠彦已升任礼部尚书,下朝回来,正在书房休息,听闻杨志登门拜访,不禁喜出望外,即传请进客厅。

  杨志夫妇进入客厅,拜见韩忠彦。韩忠彦道:“一别数年,甚是挂念。听说你在西北多有边功,真乃后生可畏”。

  杨志道:“承蒙官家器重,老大人帮携,始有小功,只求萌妻封子,光宗耀祖,死而无憾”,即叫妻子锦儿拜见韩大人。

  锦儿道个万福,道:“锦儿见过叔父”。韩忠彦听说她是种谔之女,喜道:“好好好,当年老夫与令尊最好,莫逆之交,见你时才二三岁,老夫还抱过你,乖巧的很,一晃都这么大了,可惜误了喝你的喜酒”。

  锦儿笑道:“侄女这不是买了些好酒孝敬叔父来了”。

  韩忠彦笑逐颜开,道:“好呀,老夫须得包个大红包,给你们贺喜。”

  杨志夫妇连声称谢。

  韩忠彦又道:“令尊经营西北多年,车马劳顿,甚是辛苦,身体可好乎?”

  锦儿道:“承蒙伯父挂念,家父身体康健,已调任鄜延路都副总管。此番杨志调任回京任职。还望叔父提携”。

  韩忠彦道:“这个自然。老夫与杨志乃忘年之交,素闻杨志与党项人多有交锋,夏人一听青面兽杨志闻风丧胆。又在河湟之地,与羌人争战,屡建奇功,朝廷自然重用。老夫与令尊相交甚厚,于公于私,都尽力而为”。

  当下韩忠彦又设家宴,招待杨志夫妇。

  席间,韩忠彦问知杨志夫妇初来乍到,尚居无定所,便道:“老夫在西门处有座私宅,虽有些狭小,足以容身,你夫妇可先住那里”。

  杨志夫妇拜谢不已。

  于是杨志夫妇便搬到西门韩宅居住,刚搬过去,锦儿便身体不舒服,呕吐嗜睡,分明是害喜。杨志知锦儿有孕,满心欢喜,更加细心呵护妻子。

  想着要有儿子了,杨志美得手舞足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