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摄政大明,从淳安书吏开始

第61章 也该让皇帝老儿知道咱的好了

  巡抚大堂。

  “一个废物,两个废物!我踹死你个狗日的!”

  何茂才看着蒋徐二千户,怒不打一处来。

  桌上能摔的茶碗全都被他摔了,满地碎茬子。

  蒋千户躲了一下,眼见得何茂才要踹空摔倒,赶紧上前扶住。

  郑泌昌坐在那烦的要死,见何茂才还在闹腾,无奈的皱眉闭眼。

  “啪!”何茂才一巴掌正扇在旁边没躲的徐千户脸上。

  蒋千户一愣,怎么突然打老徐?

  还没等愣过神,何茂才又是一巴掌扇在了他脸上。

  “两个千户,几百个兵,杀几个人都杀不了!”何茂才怒道:“他妈的废物!”

  想要喝茶,方才发现茶碗全碎了。

  坐在椅子上,气喘吁吁。

  蒋徐二人待他气消了消,方才把发生的一切详细的讲了一遍。

  何茂才还要发火,被郑泌昌制止。

  “你们俩先下去吧,院子听命。”

  二人如蒙大赦,谢恩退下。

  “说吧,怎么办?”郑泌昌强忍着性子看向何茂才:“通倭是不行了,没有口供,没有案卷,清晨抓人,上午禀报就到了杭州,还说是二十年的刑名,你们怎么就露出这么大的一个把柄让那个海瑞抓住。”

  何茂才气的说不出话来,坐在椅子上,别过脸去。

  “牢里其他的倭寇放了么?若是没放不能再放了!”郑泌昌只能自己收拾烂摊子:“还有答应给他们的丝绸也不能给了。”

  “放心!我待会马上安排下去。”何茂才转过脸来:“现在只能马上把井上十四郎还有那些刁民在牢里做了!”何茂才道:“然后就以这一条便可羁押海瑞!”

  “谁去做?你去,还是我去?还是蒋徐俩人去?他俩能羁押知县么?”郑泌昌怒火也快烧完理智了。

  何茂才拍着脑袋:“哎!要命!咱俩不能搅合进去!”

  郑泌昌站起身:“我叫高翰文去!你马上让蒋徐二人去第一件事。叫高翰文后脚赶到,让他去羁押海瑞。一定要赶在胡宗宪到淳安之前做定!”

  何茂才恍然大悟:“正好!买田的事,就让高翰文和沈一石在那办了!”

  郑泌昌火气略小:“这可是最后一步棋了。做不好,黄泉路上见吧!”

  ...

  粮仓附近小村。

  田三六没有去县城,反而把看守粮仓的杂役和村民们全都聚集起来,聊了一上午。

  小老爷的名气在淳安,属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且威望很高,虽然他在县衙“执政”的时间很短,但整个淳安焕然一新。

  胥吏们不再害人,更不会各种吃拿卡要,甚至迎面碰上后,对方对他们理都不理。

  没错,在百姓们眼里,胥吏们不理他们,便是莫大的幸福了。

  田三六更是询问他们对“改稻为桑”的看法。

  热情淳朴的村民们哪里知道田三六的想法,全都一五一十的说了。

  首先,改稻为桑肯定是好的,但是最开始的没人告诉他们,到底怎么改,到底怎么弄,更没人告诉他们种了桑谁来收,价格多少。

  尤其是种桑比种田每亩多五成这事。

  官府确实是说了,也一直说。

  可为什么多五成,这五成是怎么来的,没人告诉他们。

  尤其是改道为桑后,衙门里也说,粮食的问题百姓们不用担心。

  可没人告诉他们具体是怎么保障的,是借贷还是直接补偿。

  借贷的话,息前怎么说算,什么时候交,若是交不上怎么办?

  如果遇到旱灾洪灾,又该怎么说。

  这些细节,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人告诉百姓,只有田三六。

  最后也是田三六出面,通过乡老筹资买粮,大户们捐粮借粮,给了他们改桑的胆子。

  尤其是他们村,粮食就在附近,看得见摸得着,该的最是顺利。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是情深意切。

  看田三六的眼神更是愈发的激动。

  尤其是有人提到粮食被烧之后,之前县衙答应他们的还算数么。

  田三六拍着胸脯保证,还会有粮食运来,绝对不会耽误。

  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激动的赶紧跪下谢恩。

  田三六连忙把他们拉起来,话里话外引导着“改稻为桑”是皇帝为浙江百姓们的日子更好,方才定的国策。

  百姓们自然又是对嘉靖感恩戴德,直呼皇上万岁英明。

  只可惜沈八没在身边,若不然的话,田三六一个眼神,沈八就会引着百姓们齐呼:能活在嘉靖朝,真是我们大明子民的福气呀!

  一切全都被秦青看在眼里,默默的记了下来。

  锦衣卫百户,眼光最是毒辣,能够看出这些百姓说的是事实,情感更是发自肺腑。

  一直到午时四刻,悄悄在县衙里打探情况的沈八回来了。

  把县衙里发生的事一说,田三六颇为意外的样子,秦青则暗暗点头。

  这新来的知县海瑞,倒是一个审案的好手。

  他敏锐的察觉到,淳安县通倭的案子绝对有问题。

  看向田三六,忽而好奇,他有没有意识到案子有问题。

  田三六见秦青看自己,长叹一声:“只怕海知县凶多吉少了。”

  秦青一愣,连带着张先和胡亮也是有些错愕。

  “小田大人,为何这么说?”胡亮不明白其中的干系,有些好奇,海瑞秉公办理,刚来淳安,怎么会凶多吉少?

  “通倭的案子有问题,两个千户明显是要杀人,把齐大柱做成通倭铁案。海知县坏了臬司衙门的事...”

  田三六忽而感伤起来。

  “依着小老爷这么说,咱们抓了臬司衙门放火的兵,岂不是也得罪了臬司衙门,得罪了布政使?”

  张先依旧是那副生人勿进的冷脸,言语之中带着三分愤怒。

  他不想升官,就是见多这这种官场上的腌臜事。

  秦青则不屑冷笑:“区区浙江布政使,都不如永定河里的绿毛王八稀罕,有什么好怕?这些事我会如实禀报京师,他们还遮不了大明的天。”

  郑泌昌何茂才干什么,秦青都不会管,也不会带私人情感。

  只会把自己当做一个工具人,一个人肉记录者。

  可他们想要烧粮,灾民们如何活对他也不重要,阻挠了淳安的改稻为桑,便是坏了嘉靖的安排。

  坏了嘉靖的安排,他们这些皇帝的家奴是绝对不能坐视不管的。

  就等你这句话了!

  田三六赶紧起身,向着秦青郑重行礼:“三哥,杭州八县十几万灾民的冤枉和几十万百姓能不能按时完成改稻为桑的国策,全赖三哥了。”

  他很清楚要让秦青这个老油子锦衣卫插手地方上的事要说什么话。

  秦青郑重点头:“放心,他们敢坏了皇上的事,便是不把我们锦衣卫放在眼里。”

  有了这话,田三六心中大定,又和看粮的杂役们聊了一个多时辰。

  把自己不在淳安这半个多月里,淳安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了然于心。

  秦青跟着听了一个时辰,越听越急,不知道田三六这个关口在这墨迹什么。

  正要发问,沈八又回来了。

  脸上惊慌焦急,差点一个趔趄倒在地上。

  “小老爷,不好了,堂尊死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