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明!大明!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1月23日),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从太平乡孤庄村的凄风苦雨到皇觉寺的孤灯茕影,再到淮西路上的托钵僧;从滁州城里的刀光剑影到鄱阳湖上的滔天巨浪和冲天火光。朱元璋,这个曾经的放牛娃、叫花子、农民、和尚,一路走来,走到应天府,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
自1367年10月的北伐起,如今终于到了与元朝正式翻脸的时刻,徐达和常遇春率领的25万大军
于1368年四月占领山东河南等地,同时做相关修整并补充兵力。
此时的山东的济南府中心位置,一位装扮似书生模样的人在一队军士的陪同下宣读着《谕中原檄》,“檄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之人曰: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周围挤着的人群虽面黄肌瘦乃至衣不蔽体,但脸上兴奋的神色难以遮掩。也许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能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让他们热血沸腾。
“军爷,报名参军管饭吗?”
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在此时响起,那书生先是一愣,随后笑着大声说:“参军当然管饭,只不过能吃几顿就是天说了算啊”。随后他抬眼四望,找到了声音的来源,一个满脸青色又带有倔强的半大小伙。
书生走向前去,小伙子不由自主的向后退了两步,书生用目光示意身后的一名军士上前,那军士一把捏住了这个小伙子的胳膊,在小伙惊吓的目光中用力捏了一下,小伙吃痛但不敢反抗,生活的重压早已让他明白审时度势。
这名军士在一番摸索后,转头道:“瘦是瘦了点,但骨架不错,应该是个好苗子。”
书生听罢一拍手,叫了声“好”,随后看向少年那警惕的双眼,将声音放得平缓道:“你可恨这先前的县太爷?”
话音未落小伙便说:“我的父母皆死于县令手下的小吏之手,我恨不得亲手了结他。被人一刀砍死真是便宜他了。”
书生心中一听暗喜,随即上前一步,“我们乃是原吴王手下北伐军队,今者大明一朝已经建立,你可愿入我帐下随我出征?”
少年抬头问:“管饭吗?”
“包管的啊,有我一份绝对就有你的一份。”,书生背后的军士忍不住回答,“当兵就知道吃,我好歹还有追求。”
“得了吧,就你那追求,娶老婆也算追求吗?”书生无奈的说,然后看向少年,“愿意跟我们走吗,管吃还管住。”
少年紧攥着的拳头慢慢松开,像是下定了一个决心,用力点了点头,“我跟你们一起走!”
“好!就喜欢这种爽快!”那名军士笑道,随后对周围大喝一声,“还有没有再来的,过时不候,老子是来招兵不是来求兵!”
先前呐喊的人群一瞬间四散开来,嘴上喊喊就行,真为了这一番言辞而拿自己的生命作为赌注,他们还是不能接受。
“既如此,那我们边走吧,时候也不早了,咱们刚到,还是要给百姓留一个好的形象,不能强行征兵”,书生摇了摇头,随后带着这队军士转向城门放向,回头道,“走吧,带你去军营见见世面,免得上了战场拿不住枪”。
“就是,到时候被吓尿裤子了可别哭”,几个士兵都笑了起来,少年脸色涨红,想反驳但看了看自己的细胳膊腿还是放弃了。
就这样,一行人迎着夕阳向城门走去。
“名字,年龄,祖籍何处”,一处帐篷前,少年正在做入营登记,“我姓陈,没有名字,今年16,济南府人”。
登记的那名士兵听见他没有名字并没有过多反映,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他头也不抬的说,“既然你没有名字,那进军营后就按我给你这个,叫陈济。好了,去李百户手下报道吧,就是带你来这的那个人。”
陈济并未过多纠结自己的名字,他此刻正在想百户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以及自己能不能吃上这顿晚饭,想着想着,他走到了军帐前,“进去之前好像要请示来着”,他嘟囔着,大声喊“陈济求见”,里面传来那道熟悉的声音,“进来”。
掀开帐篷,里面是一张桌子和一张摊开的地图,那名书生和一名将领模样的人正坐在桌前,看他进来停下了手中的活,“哟,这么快就登记好了,效率还不错”。书生笑着走上前来,向那名将领介绍到,“这是我发现的一个好苗子,只要经过训练,绝对是一等一的好手。”
“真的假的,既然你这么说,那便让他到我的步兵营里练个一练,能被你这么推荐的人可不多”,那名将领有点惊讶的说道。
“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我姓陈,单一个济字,刚才登记的时候那个人帮我取的。”
书生和那名将领闻言对视一眼,看来又是一个苦命人,没有自己的名字。言尽于此,那将领摆摆手,“好的我知道了,明天你就来步兵营,我叫徐达,今晚把饭吃饱,明天有你小子受到。”说罢,便一甩披风,走出了帐篷。
“今天也就到这,下次再来找你。”将领猛然回头朝书生说,“没问题,我这里一直清闲,随时欢迎你。这次我也就不送了,走好。”
将领挥挥手表示放心,随后大步走了出去。
少年看着这一幕,四周的“明”字映在他的眼中,“大明么”,少年小声念叨着。今天的经历给他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他迷茫着自己的未来,看着眼前的书生。
“愣着干什么,去领铠甲和武器,然后就准备去吃饭吧。”
书生看他愣着不动,笑着挥手让他离开,“去吧,你的新的人生也就快开始了,从明天起,你就是一名真正的明军士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