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 小城赶路人

第三十五节

小城赶路人 作家散淡阿迪 3035 2024-07-06 12:57

  35.寻访茶场

  常一帆带党政班子成员,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踏上古驿道,寻访紫木茶场。

  明清朝代,这条古驿道连接南北,是通往省城的交通要道。如今模糊残缺的遗址上,现在仍有关隘、驿站痕迹,想必当年游贾走商、寒窗学子奔波在古道上,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如今数百年光阴飞过,历史烟尘隐去,古道两边早已变身茂密丛林,只有蜿蜒的古青石阶,透露着曾经有过的繁荣和历尽的沧桑……

  常一帆前两年刚上任时,经过这条古道,但只是横穿过,到隔壁白云村走访。他知道紫木有一条古驿道,跟文化中心主任叨咕几次要踏山寻访,几次周末不是因开会或下山,都没去成。

  早上出发时,常一帆开玩笑说,今天让大家出出汗,咱们今天寻访古迹和现场办公两不误。班子成员对茶场情况略有耳闻,心知肚明,两位主官在打茶场的主意,只是彼此心照不宣罢了。昨天晚上办公室一通知,班子成员个个一副短打扮,登山的行头都披挂齐整了。山区乡镇干部就是这样,下乡能够行车的村不多,大部分都得开动“11”号,徒步登山。

  走了约一个小时,路途将近三分之一多点,常一帆叫休息。在山涧形成的小溪上,有一排“丁步桥”穿溪而过,连接两岸。常一帆饶有兴趣驻足桥上,已经被溪水经年冲刷得发亮的青石桥板,愈发沉着青黛。常一帆想考考大家,这“丁步桥”还有个别称,谁知道啊?

  宣传委员说“马齿”。常一帆笑道:“回答正确!看来宣传委员还是有研究的……”常书记侃侃而谈,说这“马齿”桥,学名称丁步桥,形象生动,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山涧溪流,小江小河,适用于水位不高、溪面不宽的地方,既解决通行问题,又不影响山洪或江水过境,一举两得。当然,现在还是古迹,又有旅游价值。青山绿水间,一条古青色“马齿”桥横卧,桥齿青石间溪水淙淙而过,人在水中行,水在树中流,不是风景胜是风景。由此可见,封山育林、保护生态,才能涵养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呵……

  乡长开玩笑说,书记不愧是作家,诗兴大发,把紫木都说成人间仙境了!宣传委员说,有了有了,我们紫木的旅游口号是:人间仙境,生态紫木……常一帆叫道,这个好这个好,版权归宣传委员所有啰!

  爬山涉水是体力活,一帮人说说笑笑不觉得累。对于山区乡干部来说,这是家常便饭。可要是平原乡镇和机关来的,一口气爬三四个小时的山路,不累趴才怪。这就是术业有专攻的道理!

  临近中午,一行人才到达茶场工区。茶场的承包人也是老乡长的小儿子鲍总,昨天已经上山准备了。乡长昨天跟他通电话说午饭干粮自备,鲍总说这不是撕我脸面嘛,大鱼大肉你们也吃不着,山旮旯就地取材,土鸡土鸭还是有的。

  常一帆说,不合适吧,鲍总猴精猴精的,他会不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还在那吃饭,这有点……乡长说,不至于那么小肚鸡肠吧,我让他焖地瓜饭,配土鸡汤,平均下来也不超标吧?如果硬要自带干粮,两边反而僵着,对下一步谈判也不利嘛。

  常一帆说,那好吧,我办公室还有一套大学同学送的紫砂茶具带上,算是回礼送他吧……

  乡长说,怎么让您拿私人东西送,不好吧?常一帆说,留着也是闲着,我哪有闲心泡着喝工夫茶。

  开饭时,常一帆让办公室主任把茶具拿过来,打开一看,嚯,光亮精美。当着众人的面,常书记说,鲍总,来而不往非礼也。今天我们享受了你的美味土鸡汤,得回个礼呵!

  鲍总接过一看,书记书记,这么贵重礼物,不敢当,我不能收!

  常一帆开玩笑说,好茶具要给懂茶的人用,给我是糟践了,给你就是“养壶”,越用越有灵气呵。

  鲍总经他一抬,说那是,全紫木有哪比我更懂茶。那好,我就当仁不让了,谢谢领导厚爱……

  吃完午饭开会。刚才在饭前,鲍总已经带大家在工区村逛了一圈。这个工区村建场时很简陋,真正形成规模是在六七十年代。那时,这里是全县著名的知青点,高峰时有一两百号知青,四个知青连。加上农场职工,当地村民,人口上千人。医疗所、供销社、招待所、制茶厂,等等一应俱全,堪称一个“小社会”。县知青办和农办投入大量资金,建了一些房子,现在还完好无损,只是老旧了些。

  茶场和茶业公司办公就设在当时知青点的营部大楼,这座外观仿苏的青砖楼,灰黛色外墙仍保持原样,里面显然装修过了。

  鲍总说,这些楼都有年代历史,我不敢私自动拆,那可成历史罪人啦。常一帆表扬,鲍总有眼光,你做得对。心想,这小子十来年下来,少说赚了大好几百万,总算有点良心,把工区村完整保留了下来。

  鲍总把茶场情况汇报了一下,说到经营时,大叫苦,说是茶山范围大,粗犷经营,茶叶品质低,市场销路差,采茶人工费年年上涨……总而言之一句话,没赚头!

  乡长听了耐不住,说:“鲍总,既然你把茶场说成烫手的山芋,没钱赚,何不如干脆趁手甩了吧……”鲍总嘿嘿笑着说,这个这个,时间久了有感情嘛,什么叫情怀?我这就是情怀,一生只做一碗茶嘛。

  鲍总的茶叶公司,品牌绿茶红茶,就叫“一碗茶”。现在省城,县里开了许多分店,价格不菲,腰包分分钟进帐。什么叫商人?老板,睁着眼都会说瞎话,而且脸不红心不跳。

  常一帆一声不吭听完汇报,尔后让分管副乡长、乡长和人大主席先发表意见。几个领导都点出合同的公平性合法性问题,乡长扳着手指头给鲍总算帐,说你还叫穷,明着话我就不说了。

  常一帆见火候差不多了,怕再说深会引起反弹。这事不能急于冒进,只要让茶场有“兵临城下”的压力就行了。

  他最后讲话,肯定鲍总保护工区村的行为,但也指出问题:一是工区村搞多种经营,建“户外驿站”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刚才沿路过来,发现有的茶山毁林种茶,得马上制止;三是希望茶场尽快调整外包茶山,改变切块承包,多家茶山凌乱开发的局面;四是乡里下一步要搞清产核资,茶场是乡里集体资产,必须考虑保值增值。

  鲍总表态说,乡里想什么,我也清楚。我也不是不通情达理,死扛着对我也没好果子吃。但是,我们双方是正儿八经签了合同的,乡政府不能一方毁约吧?!

  常一帆说,鲍总,你放心,乡里会依法办事,不会乱来的。协调谈判是肯定的,谈不拢再走司法程序吧……

  鲍总阴沉着脸,没说话。

  回到乡政府时,已是晚上七八点了。一行人饥肠辘辘,在食堂稀里哗啦吃面条。

  乡长悄声跟常一帆说,书记,我不担心鲍总,他是台面上的人,又是政协委员,江湖上行走,不会赖着浑到哪里去;我是怕他那爹老鲍……常一帆抹一下嘴角,你是说老乡长,不至于吧?这合同明摆着,上上下下谁不晓得,他鲍家捡了十多年便宜。再说了,这也是给乡里建设筹钱嘛!

  乡长摇摇头,没那么简单,你等着瞧,过两天该有好戏看了。常一帆将信将疑,不以为然。

  过两天,乡里很平静,仿佛没有茶场这个事一般。正当乡里正在讨论,下一步与茶场的谈判方案时,出事了。

  常一帆听完乡长和所长汇报,让分管乡长打电话给石材厂厂长,让他来领人。限半个小时到,中午一点钟之前把人领回;否则,下午联合县相关部门,强行关闭石材厂;石材厂厂长不到二十分钟,把人乖乖领回去了。

  常一帆当然知道,这事来得蹊跷。早不闹晚不闹,偏偏在去了趟茶场两天后闹事,不是那么偶然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