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只想活着的我,称霸天下

第138章 嗯,合理!

  将阎象和戏志才送走,典沐想了想,发现暂时没有什么大事后便带着五个亲兵出了府衙,想着出去溜达溜达,放松一下心情。

  刚出府衙,便有一铁甲兵拿着竹简在与侍卫沟通。

  见此,典沐叹了口气,颇有些无奈。

  很明显,事情找上门了!

  从会盟结束到现在,他可是一天都没歇息过,整天不是公文就是公文,真这么下去恐怕仗还没打完,人先承受不住。

  如果不是偶尔发生的事情给他的生活添了几味调剂,恐怕现在已经疯了。

  不过,抱怨归抱怨,遇到正事还是要处理的,典沐收拾了一下心情,正色道:

  “军中之兵前来何事?”

  汉代的制式铁甲有札甲、鱼鳞甲和环锁甲三种规格。

  前者最为常见,由长方形铁片通过皮绳或金属环连接而成,因造价相对低廉,防护和灵活性都不错,是诸多诸侯麾下精兵最常使用的。

  鱼鳞甲由小型铁片叠压排列,形似鱼鳞,故而得名,防护性在铁甲中是最高的,不过造价相对较高,通常是将校及以上武官所用,典沐在外一般便是披此。

  环锁甲由铁环相互套接而成,又称锁子甲,通常是骑兵所用。

  而眼前的铁甲兵便是身披札甲,明显是营中步兵。

  听到门口传来的声响,侍卫和甲兵皆是扭头看来,待看见是典沐一行人后侍卫行礼,甲兵跟着抱拳道:

  “报将军,广阳四县县兵尽至并训练成效,我受许校尉之命前来奉上名录,望将军拨发粮草。”

  “你且呈上与我观之。”

  典沐微微颔首。

  虽是如此说道,但他脚下像是生了根一般,纹丝不动。

  “遵将军之命!”

  甲兵说罢便从怀里接连掏出三个竹简,将其递给亲兵便站在一旁垂头等候起来,脚下不住的挪动,看起来有些躁动不安。

  “既然名录已至,传我命令,拨发粮草,若无其他事宜,你可先行回营复命,就说,今日太阳落山之前粮草必到。”

  确认竹简没有问题后典沐没有急着打开,而是打量了步兵几眼,见其模样不由失笑摇头起来。

  他又不吃人,这么怕他干嘛?

  步兵闻言欣喜抬头,似是觉得不妥又低头行礼拜谢,随后匆忙奔往城西而去。

  等跑出了典沐视线,步兵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背后不知何时已被汗水浸湿。

  他苦笑道:

  “嘿!牛老先生不是说将军和校尉是兄弟嘛,长得俊朗,怎的如此骇人!”

  待缓了口气,步兵起身悠哉悠哉的往城门走去,自语道:

  “罢了罢了,我还是好好当差吧,牛老先生真是害死我了!”

  他原以为这是趟寻求入眼升官发财的好机会,但真正见到典沐他才发现,想法和现实是有差距的!

  经过坊市的一处巷口时,巷内那非同寻常的对话吸引到了他,让他没忍住驻足偷听起来,他偷看了一眼,是一高一矮的两个百姓,可交谈的内容,却完全不是寻常百姓该提及的:

  “典子瑜行事为何?可有出兵之意?”

  “已扣下我等运来粮食例行盘问,并未有调兵之意。”

  “呵呵,对得上他的性子,若不出所料,等到初春之时,他就会出兵伐袁,好为我等做嫁衣!”

  “所言是极!那我等今该如何行事?”

  “依首领之计行事,待盘问结束后,以百八十文全部抛出,到时候再派几个弟兄以高于官价收购麻匹,不怕他典子瑜坐得住!”

  因为气候寒冷,街道上并没有百姓走动,为了糊口的茶摊小贩在收了茶钱后也是在旁边店里取暖,对此毫无理会。

  因此,两人的对话并没有掩盖声音,步兵很是激动。

  功劳,这不就来了!

  但怕死的心态让他没有直接上前,而是记下地方后换了个方向,径直往府衙的方向轻声离去,离开数十步之遥时,他才提速飞奔而去。

  ……

  看完竹简后,典沐有些疑惑,遂不确定的又翻看了一遍,眉头跟着锁成一团。

  有问题!

  这个县兵数量,不太对劲!

  汉代各郡县均会设置地方兵马,与军中一样是有兵、卒之分。

  不过,与军中以是否披甲称呼兵、卒有所不同,郡县中的兵卒是以负责的事宜、来源划分。

  郡兵、县兵是负责地方军事的主要力量,负责守城防御和维护治安,按照地区和城池人口数量的不同规格也会有所差别,几百人至上千人不等,属于军制,拿的是军中俸禄。

  通常每三、四个县会设置一处军府用来统一训练,训练结束后会返回所在城池行使责任,由县尉、郡尉管理。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如果负责管理这方面的官员不在,便会由县官一同管理,当初谯县的几百县兵便是被县官管理,随后被带走成了私兵。

  而郡卒、县卒则是负责城池外围的农田看守、挖修水渠、维护堤坝等,处理的多为杂事,是地方上的徭役人员组成,要自己准备粮食,每月会有俸钱,但是没有禄米,由县官、郡太守管理。

  不过,一般都是由县官管理,太守有兵权,遇到事情会直接调动军队,基本看不上这点人手,需要政绩时才会接手处理事宜。

  广阳郡虽然吸纳过部分流民,又经过仁政,人口有所上涨,但真正算下来,是不到四十万的。

  那对应下来的各县县兵应该在八百人左右。

  当然这是只计算明面的人口,要是将郡内隐户全部加起来,五十万绰绰有余。

  在这样的情况下,四县县兵加起来应该在三千人左右,用来练一支奇兵刚好足够。

  但问题是,现在送来的名录里人数直逼六千大关,多了差不多快一倍的兵数。

  因为直管军队,地方县兵这方面他交给了各地兵曹及其掾吏代为处理,对这方面基本没有过问。

  所以,对这其中是否有隐情,他并不知晓。

  看了眼周围的亲兵,典沐直接出声询问起来:

  “你等常年伴我左右,对军政之事尚也明白许多,现在集结县兵数量翻了近一番,其中缘由你等可有人知晓?”

  “若有人答的上来,准许入营为将,亦可换取赏赐。”

  自己身在局中看不清,这时候群众的智慧就显得很有用了!

  不管是为了好处还是入眼,亲兵们闻言一个个思索起来。

  好半晌,就当典沐快要放弃此事时,身边一亲兵轻声开口:

  “主公,此为燕、代之地!”

  典沐闻言先是一愣,旋即哑口失笑的摇起头来。

  他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是啊,常年面对异族的地方,军事力量本就是越强越好,现在拼不了质量,那就只能用数量堆了。

  嗯,合理!

  没想到这一点,是因为太久没有异族寇边的行为,让他差点忘了这是兵事之地。

  “你想要什么?”

  认可想法后,典沐问道。

  “小的想要一口百炼宝刀!”

  亲兵也不扭捏,而是在众人羡慕嫉妒的目光下咧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飞来横财啊兄弟们!

  典沐呵呵一笑,对接下来的行程有了新想法,乐道:

  “备马,去城西军府。”

  “如果你言无误,归来后许你入军械库自取!”

  “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