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挖矿太阳系,从奥陌陌开始

第123章 开启地月运输业务

  “苍穹C-2201,距离1000……开始减速……”

  此时云霄乘组01号带着03、04两名宇航员已经飘到港口对接舱,三人迅速到达各自的岗位,开始检查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情况。

  其实航天器与空间站对接都是系统自动控制的,只有在出现特殊情况才使用手动对接,但是为了确保准确,还是以自动为主。

  “苍穹C-2201,开始减速……距离900……开始校准……目标2号接口……”

  “校准完成……距离300……”

  “距离100……”

  “距离50……”

  “对接机构拉紧完成……对接锁锁紧完成……组合体起控……”

  “对接完成……平衡压力……打开平衡阀……开启舱门……开始检查……检查完成……开启对向舱门……”

  这些流程大都是空间站和飞船系统自动操控完成,宇航员只需要一旁观察,避免意外发生,两边的舱门则是需要半自动开启,不过对宇航员来说也是很轻松的事情。

  开启舱门之前需要平衡两舱室的压力差,检查连接处是否有异物存在这些工作。

  “云霄”空间站的航天港口舱段,为了方便运输货物,舱室接口比一般航天器的对接口大了一倍,达到了1.6米的直径,这样的对接口一共4个。

  普通的人员通道对接口也扩展到了1米的直径,同样是4个,而实验舱段和训练舱段也各有3个对接口,也就是说整个“云霄”空间站可以同时接驳14艘航天器。

  “云霄”空间站这14个对接口有3个是常年各连着一枚返回舱,而每枚返回舱最多可以挤5名宇航员,其实就是当做逃生舱使用,一般宇航员还是乘坐“玄鸟”穿梭机往返地面和太空。

  “03进入苍穹C-2201核对货物”01安排道。

  “03明白”说罢拉住舱口扶手,一个助力钻入苍穹C-2201飞船的货舱之中。

  “单号:202107070111369核对无误,是否开始转运……”没一会站内通信频道里传来03的声音。

  “收到,开始转运”01回道。

  “04负责舱口接收”01安排到。

  “收到”04回道。

  说罢,一个一个裹着防撞海绵,周围是长条支架的罐子从通道中送了出来,这些罐子都是特殊金属打造,专门盛放液化后的氦3。

  罐子是圆柱体,长度1.8米,直径50公分,四周是合金的支架,成一个长方体的形态,也是便于码放。

  要是在地面上,三个壮汉都不一定能抬起一罐,但是太空,没有重力,加上空间站这一边舱内有可移动的轨道机械臂辅助。

  这批货物不多一共只有10个罐子和6个箱子,但是氦3可有1.3吨之多,价值近40亿刀,是1号“前哨站”大半年的采集量。

  自1号“前哨站”建成半年后,于洋就追加了资源采集模块的扩建,其实也很简单,每月一次发射到月球的货运飞船,除了存储氦3的金属罐,就是增加一台“吸尘车”(资源采集车),现在每月能采集提纯200公斤左右的氦3。

  当然还少不了负责挖掘秘密基地通道的机械螃蟹,每次夹带5-8只,现在都有100只机械螃蟹的规模,在环形山之下,已经挖掘出10000立方的地下坑道空间。

  10罐氦3,加上罐子的重量,有3吨的重量,6个普通密封金属箱子,每个也是500公斤的重量,加一起也是3.3吨。

  箱子里装的是普通的月壤和月岩,就是在“前哨站”旁边随便挖的。

  当初银河集团的月球“前哨站”往蓝星运回氦3的时候,自己的混沌研究院都不够分,为了和府院打好关系,送给了府院旗下的研究所一些。

  但是很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得不到的,最后找银河集团,希望购买一些氦3,按市场价15000刀1克的价格。

  普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用不到氦3,但是月壤和月岩可以啊,也希望买一些。

  银河集团高层见这也是一门买卖,而且几乎是独门的,正好可以补贴高昂的飞船发射费用。

  于是就有了往返蓝星的时候捎带一些普通月壤和月岩,反正飞船的运力还有很多空余,闲着也是浪费。

  这些月壤和月岩除了卖给夏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会通过府院卖给海外的一些友好的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当然价格得区别对待,亲疏有别。

  16件货物,在机械臂的辅助之下,半个小时就完成了运输,存放在“云霄”空间站航天港的货舱之中。

  空了的苍穹C-2201飞船并没有着急返回月球,而是在等待“玄鸟”穿梭机从蓝星地面带来的货物。

  “苍穹”—乙飞船仍然采用传统的桶型,直4.6米,全长12.8米,货运型号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载人型号在飞船前段加了一截梯形的载人舱。

  货运型载重10吨,客货两用型可载6名宇航员和6吨货物,客运型飞船可载12名宇航员,主要以往返月球和蓝星近地轨道中的太空港为主。

  “苍穹”飞船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直接在月球表面着陆,返回的时候直接弹射起飞。

  从乙型飞船开始只需要与空间站对接,不用再返回蓝星地面,可重复使用200次以上,大大的降低了太空运输的费用。

  但是和“玄鸟”穿梭机相比就差远了,“苍穹”飞船对于洋来说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太空交通工具,忽悠漂亮国这些航天大国的。

  ……

  一个小时后,“玄鸟”4号穿梭机稳稳的停靠在“云霄”空间站航天港5号接驳口。

  以“玄鸟”穿梭机的载重,一次运来了苍穹飞船3次的货运量,还有“云霄”空间站乘组的物资补给。

  好在“云霄”空间站的航天港舱足够大,可以存放近200立方的货物,现在是太空运输的起步阶段,这么大的空间足够用几年了。

  “玄鸟”穿梭机已经对接“云霄”空间站上百次了,宇航员们对接的流程非常熟练,从最开始的半小时,到现在的5分钟完成对接,动作丝滑流畅。

  检查完毕,打开两边依次打开舱门,“云霄”乘组在空间站各处的都过来了港口舱,毕竟一个队的队友来了,怎么都得见见面打个招呼。

  寒暄了几句,还是先把任务完成再说,这次“玄鸟”4号穿梭机送来的物资,分成了三份。

  空间站自身的补给,需要送至各个舱室放置,组长01指挥着07、08号宇航员将他们8人的补给品带走,一共20个行李箱大小的软包,两人一前一后,用绳子串起来拉着就飘走了。

  接下来就是苍穹C-2201飞船要带回月球1号“前哨站”的物资,1台拆分折叠的小型资源采集车,4箱展开后可达200平方的太阳能发电薄膜板。

  4箱高能电池和充电设备,1台多功能维修机器人,其余的则是8台折叠后的螃蟹机器人和30套维修替换用零部件,全部用标准货箱封装,宇航员们只需要核对货物编号,其他一概不知。

  这些物资由“玄鸟”穿梭机舱内机械臂传递过来,空间站内的机械臂接住,再送往苍穹飞船里。

  苍穹飞船内部空间有限,只能人工去码放这些物资,依然是03在飞船里接,04在空间站这边往里送。

  剩下的就是下一次苍穹来拉的物资,同样的是资源采集车、发电薄膜、电池和螃蟹机器人这些,由05、06号宇航员负责操作机械臂运往另一间舱室安放。

  01和02则是一人指挥一边,“玄鸟”穿梭机的货舱清空之后,接着就开始将之前苍穹飞船从月球运来的16件货物转移到玄鸟的货舱,还有“云霄”空间站8名乘组这些天产生的垃圾,一并打包带回地面处理。

  一番操作下来,看似繁琐杂乱,实则有条不紊,太空中没有重力,又有机械臂辅助,非常的轻松。

  一切就绪,苍穹飞船最后更换了4枚燃料舱,检查完毕,关上舱门,在空间站和地面指挥中心的操控下,缓缓的脱离了“云霄”空间站,返回月球1号“前哨站”。

  从“苍穹”乙型飞船开始,飞船的主动力被更换为电力驱动的大推力离子推进器,但是一些辅助推进器仍然使用化学燃料。

  为了避免在太空中加注燃料时发生意外,研发人员设计了一款可随意拆卸的燃料仓,像普通的石油桶一样大小,更换的时候直接拆下用完的,换上新的,既安全,又简便。

  “玄鸟”穿梭机停靠“云霄”空间站,到完成物资转运,一共只过去了55分钟。

  指挥中心给“玄鸟”4号下达的指令是在“云霄”空间站停靠一个半小时,现在还剩下35分钟的休息和检查时间。

  “云霄”乘组8人和“玄鸟”机组5人,就直接在空间站的港口舱,悬空而坐,只是不能围炉煮茶。

  两组人都拿出各自准备的一些太空小零食和饮料,边吃边聊,人在太空,周围是无边的黑暗和深渊,甚是孤寂,所以这种坐一起面对面聊天最是能缓解心理压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