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打通渠道
方局想想也是。
都21岁的人了,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了。
方局一咬牙说:“那好吧,我先找陈主任聊聊,看他愿不愿意帮忙。”
苏天佑看着潮水一样涌进学校的学生,说道:
“说干就干,趁上学人多,咱们现在就进学校,找陈主任聊聊。”
方局还是有些畏缩不前,“我没带礼物啊。”他耸耸肩。
苏天佑拍拍衣兜,“我早有准备,走吧。”他不容方局犹豫,径直朝校门走去。
方局愣怔一下,只能紧紧跟上。
1980年的学校,生源充足,学生密密匝匝,如过江之鲫,涌入校门。
校门管理很松散,苏天佑和方局大大方方混在没有校服的学生中,很容易就进了校门。
总务处设在学校西北角一排简陋平房里。
两人很快找到陈主任的办公室。
陈主任正拿着一个马口铁皮的茶叶罐,三指捻出一小撮茶叶,放进一个硕大的罐头瓶,准备沏茶喝。
方局一进门就热情打招呼:“陈叔叔好!”
陈主任一看见方局,顿时眉开眼笑,“哎呦喂,小方来了,是来找方主任吗?”他显然和方家很熟悉。
“我路过学校,专门来看看您。”方局说起胡话,也不逊色,“返城后,一直想来看看陈叔叔,就是没机会。”
“亏你小方的还想着陈叔。”陈主任已察觉到方局有所图,直接问道,“说吧,有什么事求我呀?”
方局也不再遮掩:“陈叔,我想借学校刻字钢板、铁笔用一下。”
“最近学校正在刻印考卷,十块钢板都忙不过来,陈叔还真没法借给你。”陈主任一口回绝了方局,“再说了,印刷工具哪能随便外借,万一落在阶级敌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啊。”
方局嘿嘿尬笑,一时无言以对。
苏天佑仔细观察陈主任的表情,从这位主任滴溜溜的眼神中,看出他是个十分活泛,极富民间智慧的人。
前世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遍地开花,也没见阶级敌人兴风作浪。
一个简单的油印工具,外借也就外借了,没必要言过其实。
陈主任显然是借题发挥,待价而沽。
这也不奇怪,利益交换向来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法则。
苏天佑满脸笑容说:“陈主任,我们只是自用,保证不让钢板、铁笔落到阶级敌人手中。”
他掏出一张蓝色的纸片,毕恭毕敬放在陈主任桌上。
这是苏天佑父亲荣获矿业公司“先进生产者”的奖励——一张盖有商业局红印的烟酒票。
这张烟酒票,可在国营糖烟酒门市部,以每包6角购买五包牡丹烟;以每瓶7元购买两瓶泸州老窖特曲。
苏天佑很清楚这张烟酒票的分量。
在物质不充裕的1980年,就算有钱,不一定能买到想要的商品。
春节就要到了,手头有这样一张稀缺商品的烟酒票,足以用来疏通一些关系。
陈主任瞅一眼桌上的烟酒票,嘴角上扬,笑得很灿烂。
“小方,你们借用钢板刻蜡纸,要去做什么呀?”
方局嘴唇哆嗦一下,不知如何作答。
他如果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陈主任肯定不会出借学校油印设备。
如实说借油印设备,为了刻印高考学习笔记出售,这件事百分之百要黄。
方局看向苏天佑,满眼都是求助。
苏天佑很镇静,毫不慌乱。
他突然觉得陈主任是个非常合适的生意伙伴。
陈主任大名陈大明,原本是学校的电工,那些年用人不唯文凭论,陈大明只有中专文凭,三混两混,当上了总务主任,管理一中的后勤工作。
陈大明喜欢结交朋友,是个热心肠的人,谁请他帮忙,他都笑脸相迎,尽力而为,人缘极好。
陈大明问方局借油印设备干什么,方局眼神闪烁,回答不上来;他又见苏天佑在桌上放了一张烟酒票,便警惕起来。
“小方啊,油印设备学校管得很严,明令禁止出借,陈叔实在为难啊。”
方局原本就不爱求人,只能红着脸尬笑。
苏天佑说道:
“陈主任,我们只是刻印一些诗歌,诗友互相交流切磋,你放心好了。”
“诗歌这玩意儿,也不能随便印发的。”陈大明警惕性持续高涨。
苏天佑估计陈主任大概还记得当年“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的震撼力。
苏天佑笑道:
“陈主任放心,我们是纯文学诗社,闲来无事,大家写点朦胧诗,互相交流而已。”
“原来是文学青年们互相学习呀。”陈大明含笑点头,“朦胧诗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这个年代的“文学青年”,就像刚出锅的糖炒栗子,光亮无比,热乎得烫手,连陈大明对朦胧诗都耳熟能详。
苏天佑用“朦胧诗社”,轻松化解僵局。
方局长舒一口气,眼中写满赞赏,心中不由感叹:
“要论扯淡功夫,还得是苏天佑。”
陈大明紧接着说道:
“小方啊,你要刻印诗歌,就星期天来学校吧,我给你文印室钥匙。”陈大明瞟一眼桌上的烟酒票,“设备你们只管用,但是不能出借到校外。”
方局听了,满脸尴尬。
苏天佑却一口答应下来:“谢谢陈主任对我们诗社的支持,我们这星期天就借陈主任宝地一用。”
苏天佑和方局告辞出来。
方局忍不住埋怨道:
“天佑,咱们刚才再磨一磨陈主任,他也许就同意出借设备了,你怎么就答应他在学校刻蜡纸了?”
“在文印室刻蜡纸,也有好处,咱们借出油印设备,也没处去刻蜡纸,搞印刷,不如顺势而为,先利用星期天,在学校干起来。”
“可是在学校刻印苏天成学习笔记和高考试卷,万一学校知道了,对我爸和天成都不好啊。”
“没事,我们只要赢得陈主任支持,一切都好办。”苏天佑语气很轻松。
总务处陈主任在教辅的采购的资金申请,对接供应商,以及保管发放上,有很大的话语权。
陈大明能让他们在文印室干,说明他对这种事,没有后顾之忧。
方局嘴角下撇说道:
“天佑,你想得太简单了,你以为一张烟酒票,就能让陈主任允许我们刻印高考辅导材料?”
“一张烟酒票没那么大效力,只能拉近关系。”苏天佑说,“我们除了印刷资料,还要销售,我考虑让陈主任成为我们合伙人,一中的市场,就是我们的了。”
“啊,这,这怎么可能?”方局瞪大眼睛,“陈主任不可能和我们一起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