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76. 一颗佛牙藏灵机
回到旅店,张青雨和胡杏儿早已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一天的见闻。张墨玉兴奋地向爷爷奶奶描述着山上的美景,而张墨琮则安静地吃着饭,偶尔露出淡淡的微笑。
这一夜,峨眉山格外宁静,仿佛连战争都暂时远离了。
陈莲香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山影,说道:“我归国后加入黑室,成为军统的一员。这件事有利有弊。有利之处,在于能为国效力,还能获取秘密资讯;不利之处,在于军统杀人如麻,不是一个好去处,我在里面待着很不开心。”
张明澈知道,“军统”是青白党两大特务组织之一,在戴笠的领导下,军统特务大肆搜捕杀害赤党分子、民主进步人士以及青白党内部反蒋的人物。
比如说重庆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9年,戴笠为审讯、关押的保密起见,将其选中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从此,白公馆和两公里外的渣滓洞,成为了迫害革命者的两口“活棺材”。
陈莲香每天待在这样的地方,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她继续说道:“前两日,我得到一个消息,军统在贵州息烽建立了一所秘密集中营,将一批批优秀的革命青年送进去,名义上安排他们留学,实际上关进集中营。”
张明澈叹了口气:“像这种消息,即便报上去,也没有太大意义。”
“是啊,我党主要力量在北方,贵州一带没有兵力,派不出人去解救。”
“如果了解详情,掌握足够的证据,或许能借助舆论的力量,对青白党施加压力。毕竟在明面上,两党合作抗倭,正处于蜜月期。”
“就算找到证据也没用。因为青白党会将人偷偷换个地方关押。”
“如果能拍到名人照片,还是有可能救出来的。”
“既然你这么说,那我抽空跑一趟,拍些照片回来。其实不光息烽集中营,还有渣滓洞、白公馆,都该去曝光一下。”
张明澈站在妻子身边,望着远处阴沉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
作为一位修炼到炼气八重的修士,他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能力。如果他愿意,完全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将那些被关押的革命志士救出。但是,他不能这么做。
这是末法时代,修真者寥寥无几。
张明澈深知,修士的存在本身就违背了常理,一旦暴露,将引起轩然大波。他会被视为“异类“,甚至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更重要的是,修士受天道约束,不能为所欲为。他们的存在意义,在于通过修炼提升个人能力,追求身体健康、肉身强大、精神自由,最终跨越生死桎梏,获得较长的寿命。
多年来,他潜心修炼,不仅是为了追求长生,更是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然而,随着修为的提升,他也越发明白修士的责任和限制。
“修士的自我修养,要求自我约束,尽可能韬光养晦。“张明澈喃喃自语。
他知道,自己必须融入现有的社会秩序,表现得跟常人一样。不能因为拥有超凡的能力,就妄图改变历史的进程。世上本没有救世主。社会变革不能靠某个人来实现,而是靠劳苦大众的综合力量完成的。
历史上的中国,是大赤党领导四万万百姓,沐风栉雨,披荆斩棘,好不容易渡过百年劫难,最终走上繁荣昌盛的。
想到这里,张明澈的眉头舒展开来。他作为一位成功的金融家,可以用合法的方式支持革命,而不必暴露自己的修士身份。同样,他的妻子陈莲香也可以继续潜伏在军统内部,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我们不到危机关头,不能展示个人实力。“张明澈对妻子说道。
陈莲香点点头,她理解丈夫的顾虑。作为一位地下党员,她也深知保持低调的重要性。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时,张明澈轻轻叫醒了家人,新的旅程开始了。
他们抱着一双儿女在峨眉山周边游览。
张明澈发现,峨眉山的灵气相对丰富,跟青城山差不多,虽然不如异世界,但比上海大都市强太多了,比重庆鹅岭还强三倍。
有灵气的地方草木丰茂,空气清新,待在这里让人心旷神怡,每个细胞都感到兴奋。
他们去了几家寺庙,包括万年寺、伏虎寺、华藏寺、报国寺、仙峰寺、洗象池。
张明澈站在万年寺的大殿前,目光被那颗传说中的上古“佛牙“所吸引。这颗长42厘米、重6.5公斤的宝物,静静地躺在玻璃柜中,散发着淡淡的金色光芒,紫色条纹若隐若现,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据寺中僧人介绍,这颗“佛牙“是明嘉靖年间由锡兰友人所赠。虽然名为“佛牙“,但实际上它是20万年前剑齿象的牙齿。张明澈仔细观察,发现这颗牙齿表面温润如玉,色泽金黄,透出一股神秘的气息。
“奇怪,“张明澈心中暗想,“为何这枚上古佛牙会带有如此丰富的灵气?难道上古年间地球蕴含着丰富的灵气,那头剑齿象是高阶妖兽不成?“他回想起修真界的传说,只有妖兽才能自我修行,在骨骼中积聚灵能。如果真是如此,这颗佛牙的价值就非同小可了。
张明澈闭上眼睛,细细感受着佛牙散发出的灵气。他惊讶地发现,这颗佛牙蕴含的灵气,比极品翡翠还要强上百倍,其等级几乎可以与传说中的“玉骨“相媲美。他心中不禁激动起来:“如果用它来制作法器,大概率能得到高阶法宝。比如说储物法器,内部空间扩大百倍,那可太珍贵了!“
然而,兴奋之余,张明澈的心里有些纠结。他知道,这颗佛牙是万年寺的镇寺之宝,深受僧侣和信徒的敬仰。如果他悄悄取走,这不是正人君子该做的事。
“佛牙是属于谁的?“张明澈在心中自问。他想起僧人常说的“四大皆空“,既然什么都空了,还要佛牙做什么?这个想法让他心中一动,但随即又摇了摇头。他知道,这只是自我安慰的借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