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70. 鹅岭藏灵筑新居
张明澈在重庆周围走了很多地方,找到一个灵气相对丰富的区域。
于是乎,他将新居建在此处。
他站在鹅岭的山腰上,感受着空气中若有若无的灵气流动。
鹅岭虽不高耸,却因靠近长江而独具灵气。江水奔流不息,水脉中蕴含的天地精华在此处汇聚,形成了一处天然的灵气节点。
更让他感到惊喜的是,在一次深入探查中发现,鹅岭地下竟隐藏着一条微型灵脉。虽然灵脉微弱,但对于他这样的散修来说,已经是难得的机缘。
一个月之后,新居建造好了,他开始着手布置聚灵阵。
搬家那天,胡杏儿抱着刚满月的孩子,站在新家门口,望着远处的长江,眼中满是期待。
张明澈则忙碌地在屋内布置阵法,他将精心雕刻的玉符按照特定的方位摆放,随着最后一枚玉符归位,整个房间顿时被一层淡淡的光晕笼罩。
“成了!“张明澈长舒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他能感觉到,空气中的灵气正在缓缓向屋内汇聚。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宗门的修炼圣地,但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
陈莲香出了月子后,立刻投入修炼。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屋内时,她就会在聚灵阵中心盘膝而坐,开始一个小时的打坐。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这里的灵气比之前浓郁了许多,修炼效率也大大提高。
胡杏儿和张青雨虽然不能修炼,但在灵气的滋养下,身体也明显好转。胡杏儿脸上的皱纹渐渐淡去,原本灰白的头发开始转黑。
两个小婴儿则一天天茁壮成长,小脸总是红扑扑的,充满了生机。
张明澈虽然成了政府官员,但他的官职是虚的,不需要坐办公室。他在修炼之余,留在家里看孩子。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会趁天气好的时候,推着婴儿车散步。
他还想去较远的地方走一走。因为四川是充满传奇的地方,这里出过很多仙人,留下数不清的神话。他想多考察一些地方,看有没有前人留下的洞天福地。
如果找不到洞天福地,他的修炼不会太顺利,就算勉强筑基,未来也无法走太远。一旦到了筑基期,需要的灵气将大幅增加。没有充足的灵气,一切都是虚妄。
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妻子听。
陈莲香笑道:“你想去就去呗,反正家里不缺人,孩子会健康成长。”
此时,他们在鹅岭的家中,不单有两位老人,还有保姆、司机,以及几位安保人员。如果有必要,还可以请更多的人。
这些安保人员是张明澈花钱聘请的。
另外,陈莲香作为“黑室”特聘专家,还有四位军统特务做护卫,这是官方配备的,负责出行安全。
7月9日,张明澈的几名手下,从上海来到重庆,这几人分别是于龙、王浩、黄勇、李青、赵时春。
其中,于龙负责股市交易,王浩负责房产租赁,黄勇负责黄包车行,李青负责珠宝玉器的买卖,赵时春负责进出口贸易。
张明澈虽然离开了上海,但生意还要继续做下去。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国民政府抗战的决心虽然坚定,但怎奈技不如人,装备与训练水平远弱于倭军,因而节节败退,到1937年11月,金融中心上海被倭军占领。
随着战火蔓延,许多期货公司和债券公司关闭或撤退,上海投资市场出现了短暂的“真空”。但很快,大量股票交易公司、证券商纷纷开业成立,迅速填补了市场“真空”。
到1938年夏天,上海股票市场的交易基本上恢复了。
因为张明澈离开了上海,原先答应为张仁奎操盘的事,自然告一段落,从此之后,他人在四川,跟青帮渐行渐远。
根据他的认知,此后几年股市迅速成长,尤其是在1939年欧战爆发后,国内外局势更为紧张,大量来自内地其他地区的避险资金逃向自由之港上海,使上海成为当时的游资汇聚之地。
1940年一、二月间,上海的外商股票投机达到空前狂热,各公司股票的市价扶摇直上。根据该年二月出版的《经济统计月志》记述:“今年一月四日开市以后,证券成交额大量扩增,致全月成交总数已突破一千万股之大关。同时新丰洋行所编之证券市价指数复超出基期指数之上,蓬勃之气慨,尤为前所未有。”
比如说,上海的头牌地产股,在1939年9月价格仅只有5元,在12月的股价上涨到15元,到1940年5月上涨到40元。
再比如,到了1942年,永安、庆丰、达丰三家染织公司,其票面100元的股价分别溢价33倍、18倍和16倍……炒股获暴利的消息在市场不胫而走,老百姓对此趋之若鹜。
在上海这座战争的“孤岛”,股市成为游资的“避难所”。
在当时特殊的时局之下,这个纯粹投机的市场,为毫无其他投资管道的民众创造了一个财富博弈的平台,让乱世之中的老百姓继续做着投机发财的迷梦。
因此,张明澈跟几个手下约好了,让他们隔段时间来一趟重庆,
他分别跟每个人交谈,将事先写好的“锦囊妙计”发下去,让他们照计划执行。
黄包车行的生意照常进行,没什么好说的。
珠宝玉器的买卖不容小觑。
张明澈叮嘱李青做两件事,一是加强极品翡翠原石的收藏,而是用赚来的钱收购字画。
他在缅甸的翡翠矿坑有投资,每个月都有一批原石运往上海,因为市场的容量有限,那些上品翡翠无法全部消耗,留下不少的冰种和玻璃种原石,可以通过轮船运至重庆,还有一部分收藏在珠宝店的地下室保险箱里。
乱世的黄金,盛世的珠宝。
这些翡翠原石,在战争年代卖不出高价,但等到百年后比黄金还珍贵。
至于说购买名人字画,这也是一种长线投资。包括明清时期的画家,以及民国年间的画家留下的字画。这些字画在战争年代都贬值了,很多人逃离故园,只求活命,连口饭都吃不上,不得不将珍贵的字画低价出售。
因此,张明澈指示李青收购精品字画,将其放在银行保险柜里。这种投资的收益极高,不比持有美股的回报低。
与此同时,他还让进出口贸易的经理赵时春,增加纱布、药棉、绒布和药品的进口。不管这些物资能否转到根据地,只要运到国内,就能发挥救死扶伤的作用。
至于说股市嘛,起起伏伏很正常。
他虽然人不在上海,不能做短线投资,但可以做中期波段,照样能赚钱。因为投资分散,不怕血本无归。
不管怎么说,他在国内的资金有一半投资在房产上,那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而且,他在钢铁厂有49%的股份,随着产量的稳定增加,每年的收益很可观。
除此之外,他在1937年夏天归国前夕,还在米国股市留下1000万美元的投资,持有十几家历久不衰的老公司股票,那才是真正的长线投资呢,一个甲子内不需要操作,等到80年代国门打开,再去摘果子也不迟。
因此,张明澈不担心自己远离上海,手下人弄虚作假偷走他的财富。